江南四大名城經濟對比(曾為春秋戰國最富裕城市)
2023-07-01 17:22:59 3
春秋戰國,齊楚燕韓趙魏秦相繼稱霸,湧現出一系列大都市。齊有臨淄、楚有郢都、秦有鹹陽、趙有邯鄲、魏有大梁等。這些城市雖然都是強國之國都,但是遺憾的是他們並不是最富裕的,戰國時期的最富裕城市在宋國:陶邑。
陶邑的歷史活動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竹書紀年》、《說文》、《史記•五帝本紀》等史書記載,堯治理過陶丘,舜曾在這裡做陶器。西周建立,周武王封其六弟為曹伯,建曹國,都陶丘。曹國在後為宋所滅,陶邑成為宋國所有。
春秋末期,範蠡助越王滅吳國後,歸隱輾轉至陶,「以陶為天下之中」,在此定居經商,「十九年間,三致千金」,被後人尊為商祖,死後也葬於陶。
陶邑之所以能夠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緣於定陶「扼菏、濟之要,據淮、徐、寧、衛、燕、趙之脊」。戰國時開鑿「鴻溝」,更使陶邑水運條件錦上添花。鴻溝會合濟、汝、淮、泗諸水,使陶邑水道交通的聯繫範圍更加擴大,促使陶邑更加繁榮,商業輻輳天下,成為當時「普天之下」的經濟中心,被譽為「天下之中」。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多新興的經濟都會中,陶邑獨享「天下之中」的美譽,說明陶邑的繁榮程度超過了其他任何城市。
自春秋戰國至西漢800年,陶邑一直是中原地區最著名的水陸交通中心、經濟都會。秦漢以後,由於黃河屢次決堤泛濫,淤塞了濟水與菏水,陶邑失去昔日的交通中心地位,商業貿易因失去交通支撐而萎縮,持續繁榮數百年的陶邑開始走向衰落。
如今的陶邑位於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其名字已經為天下所不知曉,淪為徹底的四線城鎮,不禁令人惋惜。
聲明:文章為作者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