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旋光儀傳動間隙消除裝置製造方法
2023-07-01 08:42:51 2
全自動旋光儀傳動間隙消除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自動旋光儀傳動間隙消除裝置,由渦輪、蝸杆、彈簧片裝置、旋轉編碼器、螺旋壓縮彈簧裝置、調節螺絲、支架構成,所述渦輪與蝸杆軸向垂直嚙合,所述蝸杆的一端設置有彈簧片裝置,所述蝸杆通過彈簧片裝置與旋轉編碼器連接,所述蝸杆的另一端設置有螺旋壓縮彈簧裝置和調節螺絲,所述蝸杆的兩端分別與支架的兩端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在蝸杆的兩端分別設置彈簧片裝置和螺旋壓縮彈簧裝置,採用旋轉編碼器精確反饋,消除渦輪傳動中產生的機械運動間隙,反覆精確定位,保持傳動平穩性,延長儀器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全自動旋光儀傳動間隙消除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旋光儀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全自動旋光儀傳動間隙消除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旋光儀是測定物質旋光度的儀器,通過對樣品旋光度的測量,可以分析確定物質的濃度、含量及純度等,廣泛應用於化驗分析、過程質量控制等。現有的全自動旋光儀多採用齒輪傳動,存在傳動間隙,導致傳動不平穩,傳動精度不夠高。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保證傳動過程中平穩性好,傳動精度高的全自動旋光儀傳動間隙消除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全自動旋光儀傳動間隙消除裝置,由渦輪、蝸杆、彈簧片裝置、旋轉編碼器、螺旋壓縮彈簧裝置、調節螺絲、支架構成,所述渦輪與蝸杆軸向垂直嚙合,所述蝸杆的一端設置有彈簧片裝置,所述蝸杆通過彈簧片裝置與旋轉編碼器連接,所述蝸杆的另一端設置有螺旋壓縮彈簧裝置和調節螺絲,所述蝸杆的兩端分別與支架的兩端固定連接。
[0005]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蝸杆的兩端分別設置彈簧片裝置和螺旋壓縮彈簧裝置,採用旋轉編碼器精確反饋,消除渦輪傳動中產生的機械運動間隙,反覆精確定位,保持傳動平穩性,延長儀器的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7]圖2是圖1中A-A向剖視圖。
[0008]圖中,1、渦輪,2、蝸杆,3、彈簧片裝置,4、旋轉編碼器,5、螺旋壓縮彈簧裝置,6、調節螺絲,7、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0]如圖1、圖2所示,由渦輪1、蝸杆2、彈簧片裝置3、旋轉編碼器4、螺旋壓縮彈簧裝置5、調節螺絲6、支架7構成,所述渦輪I與蝸杆2軸向垂直嚙合,所述蝸杆2的一端設置有彈簧片裝置3,所述蝸杆2通過彈簧片裝置3與旋轉編碼器4連接,所述蝸杆2的另一端設置有螺旋壓縮彈簧裝置5和調節螺絲6,所述蝸杆2的兩端分別與支架7的兩端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在蝸杆的兩端分別設置彈簧片裝置和螺旋壓縮彈簧裝置,採用旋轉編碼器精確反饋,有效消除傳動間隙,維持傳動平穩性。
[0011]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任何人應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0012]本實用新型未詳細描述的技術、形狀、構造部分均為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
1.全自動旋光儀傳動間隙消除裝置,其特徵在於,由渦輪(I)、蝸杆(2)、彈簧片裝置(3)、旋轉編碼器(4)、螺旋壓縮彈簧裝置(5)、調節螺絲(6)、支架(7)構成,所述渦輪(I)與蝸杆(2)軸向垂直嚙合,所述蝸杆(2)的一端設置有彈簧片裝置(3),所述蝸杆(2)通過彈簧片裝置(3)與旋轉編碼器(4)連接,所述蝸杆(2)的另一端設置有螺旋壓縮彈簧裝置(5)和調節螺絲(6),所 述蝸杆(2)的兩端分別與支架(7)的兩端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F16H55/24GK203770582SQ201420084632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7日
【發明者】劉一峰, 張建波 申請人:濟南海能儀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