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負壓的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7-01 10:46:41 1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模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帶負壓的模具。
背景技術:
在擠出成型模具中,熔融狀態的pp、pe、abs等材料流動性較差,其成型速度慢,生產效率低,而且在生產內部結構較複雜的型材時,其成型質量差,往往會出現成型不到位的現象,導致整批型材報廢,浪費人力物力。現有的解決方法主要有兩種:(1)加大原材料擠出設備的功率,提高擠出壓力;(2)採用多模芯的結構,減少「死角」的出現,確保型腔內壓力均衡。然而,上述第一種方式會增加生產企業的投入成本和生產成本,且對擠出模具的強度要求較高;上述第二種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特殊結構的型材無法使用多模芯的結構方式。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帶負壓的模具,通過結構上的改進,設置負壓通道,使生產的型材內部產生負壓,提高成型質量和成型效率;進一步,設置兩個相連通的錐形通道,提高了熔融狀態成型原材料的壓力,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的質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帶負壓的模具,包括模體以及依次連接於所述模體一端的過渡板、匯流板、支架板、口模板和水套板,所述水套板、口模板、支架板、匯流板以及過渡板內貫通設置有模芯,所述模芯上設置有多個第一通孔,所述支架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通孔相同數量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與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通孔相貫通,形成負壓通道,所述負壓通道有利於生產的型材內部產生負壓,提高成型質量和成型效率;所述模體內部依次設置有第一錐形通道和第二錐形通道,所述第一錐形通道和所述第二錐形通道相連通,所述第一錐形通道以及所述第二錐形通道的設置,提高了進入模體內部原材料的壓力。
較佳的,所述模芯的數量為兩件,且沿所述模具的中心相對稱,採用兩件所述模芯,避免了「死角」的出現,確保模具型腔內的壓力一致。
進一步,所述模芯靠近所述模體的一端呈錐形狀,便於原材料的分流。
本發明的設計原理是:使模具內產出負壓,有利於型材內部結構的快速成型;並且通過設置兩個相連通的錐形通道,提高熔融狀態成型原材料的壓力,有利於流動性較差的pp、pe、abs等材料快速成型,採用兩方面相結合的方式提高了型材的成型質量和成型效率。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pp、pe、abs等流動性較差的材料出現的成型速度慢,成型質量差的問題,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原材料的利用率,產品質量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支架板和模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模體,2、過渡板,3、匯流板,4、支架板,5、口模板,6、水套板,7、模芯,8、第二通孔,9、第二錐形通道,10、第一錐形通道,11、第一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參照圖1和圖2,一種帶負壓的模具,包括模體1以及依次連接於所述模體1一端的過渡板2、匯流板3、支架板4、口模板5和水套板6,所述水套板6、口模板5、支架板4、匯流板3以及過渡板2內貫通設置有模芯7,所述模芯7上設置有四個第一通孔11,所述支架板4上也設置有四個第二通孔8,且所述第二通孔8與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通孔11相貫通,形成負壓通道,所述負壓通道有利於生產型材的過程中內部產生負壓,提高成型質量和成型效率;所述模體1內部依次設置有第一錐形通道10和第二錐形通道9,所述第一錐形通道10和所述第二錐形通道9相連通,所述第一錐形通道10以及所述第二錐形通道9的設置,提高了進入模體1內部的原材料的壓力。
如圖2,所述模芯7的數量為兩件,且沿所述模具的中心相對稱,採用分體結構的所述模芯7,避免了「死角」的出現,確保模具型腔內的壓力一致。
所述模芯7靠近所述模體1的一端呈錐形狀,便於原材料的分流,有利於型材的成型。
以生產abs門窗型材為例,使用時,在第二通孔8上接入風機,使模具內部產出負壓,模體1連接在擠出設備的輸出端,擠出設備將熔融狀態的abs原材料擠入到模體1內,熔融狀態的abs原材料經第一錐形通道10以及第二錐形通道9提高了壓力,流動性更高,提高了成型質量和成型速度。
本發明提高了型材的成型速度和成型質量,生產效率高、產品的質量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帶負壓的模具,包括模體以及依次連接於所述模體一端的過渡板、匯流板、支架板、口模板和水套板,所述水套板、口模板、支架板、匯流板以及過渡板內部貫通設置有模芯,所述模芯上設置有多個第一通孔,所述支架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通孔相同數量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與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通孔相貫通,形成負壓通道,所述負壓通道有利於生產的型材內部產生負壓;所述模體內部依次設置有第一錐形通道和第二錐形通道,所述第一錐形通道和所述第二錐形通道相連通,所述第一錐形通道以及所述第二錐形通道的設置,提高了進入模體內部原材料的壓力。本發明提高了型材的成型速度和成型質量,生產效率高。
技術研發人員:盧鵬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湖北天瑞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01
技術公布日:2017.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