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合樹脂塔酸鹼性廢水再利用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11:33: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螯合樹脂塔再生廢液回收裝置技術領域,是一種螯合樹脂塔酸鹼性廢水再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氯鹼化工企業的鹽水精製多採用螯合樹脂塔進行精製,螯合樹脂塔在吸附一定的金屬二價陽離子後需要用31%的高純鹽酸及32%的氫氧化鈉進行酸鹼再生,使其螯合樹脂塔內的樹脂恢復其原有吸附能力,螯合樹脂塔再生後產生的酸性廢液和鹼性廢液均排入汙水處理工序進行汙水處理,由於產生的酸性廢液和鹼性廢液沒有進行回收利用,只是進行汙水處理,致使生產成本增加且對企業排汙帶來較大的環保壓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螯合樹脂塔酸鹼性廢水再利用裝置,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目前螯合樹脂塔再生產生的酸性廢液和鹼性廢液沒有進行回收利用,只是進行汙水處理,致使生產成本增加且對企業排汙帶來較大的環保壓力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螯合樹脂塔酸鹼性廢水再利用裝置,包括螯合樹脂塔、脫氯塔和脫氯鹽水儲槽,在螯合樹脂塔上連通有再生用高純水進入管線,在再生用高純水進入管線上分別連通有再生用高純鹽酸管線和再生用液鹼管線,脫氯塔頂部連通有脫氯氣管線,脫氯塔的上部連通有淡鹽水管線,淡鹽水管線上連通有高純鹽酸管線,脫氯塔的底部與脫氯鹽水儲槽的頂部之間連通有排液管線,脫氯鹽水儲槽的底部連通有脫氯鹽水管線,在脫氯鹽水管線上串接有脫氯鹽水泵,在脫氯鹽水泵之前和脫氯鹽水泵之後的脫氯鹽水管線之間連通有回流管線,在脫氯鹽水儲槽與回流管線之間的脫氯鹽水管線上連通有液鹼管線,該螯合樹脂塔酸鹼性廢水再利用裝置還包括廢酸儲罐和廢鹼儲罐,螯合樹脂塔的再生廢酸出口與廢酸儲罐之間連通有廢酸管線,螯合樹脂塔的再生廢鹼出口與廢鹼儲罐之間連通有廢鹼管線,廢酸儲罐與淡鹽水管線之間連通有酸性廢液輸送管線,在酸性廢液輸送管線上串接有酸液輸送泵,在脫氯鹽水儲槽和回流管線之間的脫氯鹽水管線與廢鹼儲罐之間連通有鹼性廢液輸送管線,在鹼性廢液輸送管線上串接有鹼液輸送泵。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本實用新型將由螯合樹脂塔再生產生的酸性廢液和鹼性廢液分別進行回收,然後將酸性廢液用至脫氯塔前與高純鹽酸一同加入到含氯淡鹽水中調節pH,鹼性廢液用至脫氯塔後和32%的液鹼一同加入到真空脫氯後的淡鹽水中調節pH,這樣,不僅實現了由螯合樹脂塔再生產生的酸性廢液和鹼性廢液能夠回收利用的目的,而且能夠減小高純鹽酸和32%的液鹼的用量,減小了汙水處理壓力,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螯合樹脂塔再生產生的酸性廢液和鹼性廢液分別回收的工藝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螯合樹脂塔再生產生的酸性廢液和鹼性廢液分別進行利用的工藝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現有技術中螯合樹脂塔再生產生酸性廢液和鹼性廢液的工藝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現有技術中脫氯系統的工藝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螯合樹脂塔,2為脫氯塔,3為脫氯鹽水儲槽,4為高純水進入管線,5為高純鹽酸管線,6為再生用液鹼管線,7為脫氯氣管線,8為淡鹽水管線,9為高純鹽酸管線,10為排液管線,11為脫氯鹽水管線,12為脫氯鹽水泵,13為回流管線,14為液鹼管線,15為廢酸儲罐,16為廢鹼儲罐,17為廢酸管線,18為廢鹼管線,19為酸性廢液輸送管線,20為酸液輸送泵,21為鹼性廢液輸送管線,22為鹼液輸送泵。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便於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係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係是依據說明書附圖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附圖1、2所示,該螯合樹脂塔酸鹼性廢水再利用裝置包括螯合樹脂塔1、脫氯塔2和脫氯鹽水儲槽3,在螯合樹脂塔1上連通有再生用高純水進入管線4,在再生用高純水進入管線4上分別連通有再生用高純鹽酸管線5和再生用液鹼管線6,脫氯塔2頂部連通有脫氯氣管線7,脫氯塔2的上部連通有淡鹽水管線8,淡鹽水管線8上連通有高純鹽酸管線9,脫氯塔2的底部與脫氯鹽水儲槽3的頂部之間連通有排液管線10,脫氯鹽水儲槽3的底部連通有脫氯鹽水管線11,在脫氯鹽水管線11上串接有脫氯鹽水泵12,在脫氯鹽水泵12之前和脫氯鹽水泵12之後的脫氯鹽水管線11之間連通有回流管線13,在脫氯鹽水儲槽3與回流管線13之間的脫氯鹽水管線11上連通有液鹼管線14,該螯合樹脂塔酸鹼性廢水再利用裝置還包括廢酸儲罐15和廢鹼儲罐16,螯合樹脂塔1的再生廢酸出口與廢酸儲罐15之間連通有廢酸管線17,螯合樹脂塔1的再生廢鹼出口與廢鹼儲罐16之間連通有廢鹼管線18,廢酸儲罐15與淡鹽水管線8之間連通有酸性廢液輸送管線19,在酸性廢液輸送管線19上串接有酸液輸送泵20,在脫氯鹽水儲槽3和回流管線13之間的脫氯鹽水管線11與廢鹼儲罐16之間連通有鹼性廢液輸送管線21,在鹼性廢液輸送管線21上串接有鹼液輸送泵22。
圖3為現有技術中螯合樹脂塔1產生的酸性廢液和鹼性廢液一起收集混合後送至化鹽工序即汙水處理工序進行處理,圖4為現有技術中脫氯系統的工藝流程,由圖2可以看出,現有技術中脫氯系統是處理電解單元電解完成後的含氯淡鹽水,進脫氯塔2前需要通過高純鹽酸管線9加高純鹽酸調節pH為0.2至2.0,真空脫氯後的淡鹽水出脫氯塔2需要通過液鹼管線加入32%的氫氧化鈉調節pH為9.0至11.0,用以鹽水的循環利用。
本實用新型將由螯合樹脂塔1再生產生的酸性廢液和鹼性廢液分別進行回收,然後將酸性廢液用至脫氯塔2前與高純鹽酸一同加入到含氯淡鹽水中調節pH為0.2至2.0,鹼性廢液用至脫氯塔2後和32%的液鹼一同加入到真空脫氯後的淡鹽水中調節pH為9.0至11.0,這樣,不僅實現了由螯合樹脂塔1再生產生的酸性廢液和鹼性廢液能夠回收利用的目的,而且能夠減小高純鹽酸和32%的液鹼的用量,減小了汙水處理壓力,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以上技術特徵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最佳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的技術特徵,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