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圈用機械手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19:22:51 4
本發明屬於車圈用自動化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車圈用機械手。
背景技術:
車圈是自行車上的主要部件。目前,隨著共享單車的盛行,車圈的需求空前巨大,車圈的生產加工效率是車圈生產加工企業的主要競爭力,生產效率高和產品質量高的企業必然能夠在這場需求浪潮中搶佔更多訂單並創造更大效益。
現有車圈生產加工領域中,車圈的堆碼工作一般由人工完成,耗時耗力,自動化程度低。一些能夠實現堆碼的自動化設備,因對車圈的夾持力控制不佳,輕則對成品車圈造成劃痕,重則令車圈變形,影響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車圈生產自動化程度低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可以對車圈進行自動化夾持,以為車圈自動化生產提供基礎車圈用機械手。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圈用機械手,其特徵在於:包括掛架、雙向氣缸、夾緊單元;所述掛架的左右兩側上具有沿同一直線延伸的兩條槽孔;所述雙向氣缸安裝在所述掛架上,所述雙向氣缸位於兩條所述槽孔之間;所述掛架的下方兩側對稱設有兩夾緊單元;所述夾緊單元包括吊架、c形架、彈性繃帶,所述吊架的上端貫穿所述槽孔並與所述雙向氣缸的缸杆固定,所述吊架的下端固定所述c形架,兩個所述夾緊單元的c形架的開口相對,所述c形架的開口處安裝有封閉所述c形架的開口的所述彈性繃帶。
本發明還可以採用如下技術措施:
所述彈性繃帶的一端通過張緊裝置安裝在所述c形架上。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裝置為車圈實現自動化生產提供基礎。本裝置中的夾持機構為柔性夾持,可以完全避免在夾持過程中裝置與產品的剛性磕碰,且夾持力柔和,最大限度的保證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掛架;1-1、槽孔;2、雙向氣缸;3、吊架;4、c形架;5、彈性繃帶。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一種車圈用機械手,包括掛架1、雙向氣缸2、夾緊單元。所述掛架1的左右兩側上具有沿同一直線延伸的兩條槽孔1-1。所述雙向氣缸2安裝在所述掛架1上,所述雙向氣缸2位於兩條所述槽孔1-1之間。雙向氣缸2具有向左右兩側同步伸縮的缸杆,雙向氣缸2左右兩側的缸杆分別用於驅動兩夾緊單元,以控制兩夾緊單元的開合,實現對車圈的夾緊。
所述掛架1的下方兩側對稱設有兩夾緊單元。所述夾緊單元包括吊架3、c形架4、彈性繃帶5。所述吊架3的上端貫穿所述槽孔1-1並與所述雙向氣缸2的缸杆固定,所述吊架3的下端固定所述c形架4,兩個所述夾緊單元的c形架4的開口相對,所述c形架4的開口處安裝有封閉所述c形架4的開口的所述彈性繃帶5。
本裝置用於夾緊車圈時,彈性繃帶5在c形架4的開口處構成一條用於柔性包扶在車圈外周面槽內的弧形帶,既與車圈無任何剛性接觸,又能夠實現對車圈的可靠定位。
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繃帶5的一端通過張緊裝置安裝在所述c形架4上。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圈用機械手,包括掛架、雙向氣缸、夾緊單元;掛架的左右兩側上具有沿同一直線延伸的兩條槽孔;雙向氣缸安裝在掛架上,雙向氣缸位於兩條槽孔之間;掛架的下方兩側對稱設有兩夾緊單元;夾緊單元包括吊架、C形架、彈性繃帶,吊架的上端貫穿槽孔並與雙向氣缸的缸杆固定,吊架的下端固定所述C形架,兩個夾緊單元的C形架的開口相對,C形架的開口處安裝有封閉所述C形架的開口的所述彈性繃帶。裝置為車圈實現自動化生產提供基礎。本裝置中的夾持機構為柔性夾持,可以完全避免在夾持過程中裝置與產品的剛性磕碰,且夾持力柔和,最大限度的保證產品質量。
技術研發人員:付其均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天津丹陽車圈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15
技術公布日:201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