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袋支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22:21:46 2
專利名稱:垃圾袋支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垃圾存放清倒的裝置。
目前,人們在存放清倒家庭的垃圾時,還是採用傳統的方式,即利用廢舊的桶和筐進行存放清倒垃圾,既不方便又不衛生,還費時、費力。因此,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環境的日益改善,人們很需要一種既方便又衛生的垃圾存放清倒的專用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垃圾袋支架裝置。是利用專用支架和垃圾袋來解決家庭垃圾的存放清倒問題的,既方便又衛生,還很實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方式實現的。本產品是由支架和垃圾袋組成的,支架的結構是由內圈、外圈套裝而成,並在內圈上裝有可拆卸活動支杆,內圈和外圈之間留有間隙,上述垃圾袋的袋體穿入內圈中,其上口周邊通過內圈和外圈之間的間隙,夾緊在內外圈之中。
以下結合附圖再進一步說明。
附
圖1為垃圾袋支架裝置的主視圖。
附圖2為垃圾袋支架裝置的俯視圖。
附圖3為附圖2中的A-A剖視圖。
從
圖1、圖2看出垃圾袋支架有內圈1、外圈2,在內圈上裝有可拆卸活動支杆3。垃圾袋4的上口利用與內外圈之間的摩擦力被內外圈夾緊,其袋體在內圈中自然垂下,由於袋體與可拆卸活動支杆等長,困此其底部觸地。當垃圾袋裝入垃圾時,垃圾袋不會受到垃圾重物的擠壓,不致於損破,同時也不會因為垃圾本身的重力使垃圾袋從內外圈之間脫落。
從圖2、圖3看出內圈1為截面是槽形的圓圈,外圈2為截面是角形的圓圈,內圈的槽形底面和外圈的一個角邊所形成的圓周面為垃圾袋的夾緊面。兩個夾緊面的間隙是根據垃圾袋的薄厚來決定。採用塑膠袋時,間隙為0.5mm,因此在加工製做時,內外圈同圓度要保證間隙為0.5mm的要求。為了使內外圈更有效地夾緊固定塑膠袋,於是內圈和外圈的夾緊面有一個從上到下向外傾斜的坡度。
從
圖1、圖2還看出,在內外圈上蓋有蓋體5。可拆卸活動支杆為三根,是採用銷孔的插接方式安裝在內圈上的。
本裝置在使用時,先將三根可拆卸活動支杆分別插入均布在內圈上的三個插孔中,再將塑膠袋的上口的周邊均勻地套在內圈上,並在內圈外露出少許周邊,然後將外圈均勻地套在內圈外部,兩圈之間夾緊袋口,而塑膠袋的袋體在內圈中自然垂地,在內外圈上蓋上蓋體,這樣將本裝置放在廚房、衛生間中即可使用。待垃圾裝滿後,拿下蓋體,然後用兩手輕輕地啟下外圈,將塑膠袋口繫上,可隨時清倒掉。同時換上另一個塑膠袋可繼續使用。塑膠袋可一次性使用,也可多次使用。本裝置的塑膠袋可專門生產定做,也可用現有的塑膠袋代替使用,支架和蓋體都採用塑料製品,因此本裝置成本低、經濟實用,使用起來很方便,又很乾淨、衛生,而且還省時、省力。可適用於千家萬戶的廚房、衛生間的垃圾存放、清倒,將大有益於人們的生活方式的改善,也有利於整個社會環境的保護。
權利要求1.一種垃圾袋支架裝置,是由支架和垃圾袋組成的,其特徵在於支架的結構是由內圈外圈套裝而成,並在內圈上裝有可拆卸活動支杆,內圈和外圈之間留有間隙,上述垃圾袋的袋體穿入內圈中,其上口周邊通過內圈和外圈之間的間隙,夾緊在內外圈之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袋支架裝置,其特徵在於內圈為截面是槽形的圓圈,外圈為截面是角形的圓圈,內圈的槽形底面和外圈的一個角邊所形成的圓周面為垃圾袋的夾緊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袋支架裝置,其特徵在於內圈和外圈的夾緊面有一個從上到下向外傾斜的坡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袋支架裝置,其特徵在於在外圈上蓋有蓋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袋支架裝置,其特徵在於可拆卸活動支杆為三根,是採用銷孔的插接方式安裝在內圈上的。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袋支架裝置,其特徵在於垃圾袋支架蓋體都為塑料製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垃圾存放清倒的裝置。本裝置是由支架和垃圾袋組成的。支架是由內圈,外圈套裝而成,並在內圈上裝有可拆卸活動支杆,內圈和外圈夾緊垃圾袋的袋口,垃圾袋的袋體在內圈中自然垂地。在垃圾袋中裝入垃圾再蓋上蓋體,既乾淨又衛生;垃圾裝滿後可取下垃圾袋,將垃圾清倒掉,既方便又省時省力。本裝置採用全塑製品,即塑膠袋和塑料支架,成本很低。本裝置可適用於千家萬戶的廚房、衛生間的垃圾存放、清倒,將大有益於人們的生活方式的改善,也有利於整個社會環境的保護。
文檔編號B65F1/00GK2120098SQ9220856
公開日1992年10月28日 申請日期1992年5月6日 優先權日1992年5月6日
發明者鄒琪, 林向東 申請人:鄒琪, 林向東,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