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風好家訓徵文
2023-06-30 12:24:26 1
範文一
新春期間,央視派出幾十路記者在各地進行「家風是什麼」海採,網友也紛紛通過微博、微信互動。有什麼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麼樣的做人做事態度、為人處世倫理。對於很多人來說,家風甚至影響了他的一生。
「家風」這個詞,從人們的視野中淡出已較長時間了。雖然說在頭腦中還有這個概念,但早已模糊不清。畢竟,現在已極少有大家族,三口之家的家庭佔了多數。「家風」這樣一種基於傳統大家庭聚族而居的概念,在今天這樣的小家庭中難以完全重現。
所以在記者的採訪中,對於「家風是什麼」便會出現種種可笑的回答。有小男孩說,「家風」就是爸爸每周日打我一次;有老大爺說,「家風」就是工資卡全交老婆;還有小朋友說,「家風」就是堅決不能洩露家人信息。
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當「齊家」被列在「治國平天下」之前的時候,齊家的關鍵性便不言而喻。齊家很緊要的一點便是正家風。家風正,家庭自會出國之棟梁,家風不正,自會出不良子弟。這一點已為歷史所證明。
自古以來,凡是名門大家,無不重視家風。甚至那些草根家庭,只要有一些傳統文化在其中,便也對家風百倍珍視。這種精神與文化傳統,不僅是著眼於當代人,更著眼於子孫後代的培養與薰陶,故有一本本的家訓傳世。無論是《顏氏家訓》還是《朱子家訓》,都已成為文學史、教育史上的經典。良好的家庭環境,健康的家庭氛圍,對於人的成長無疑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時時刻刻向下一代人傳遞著正能量。
但是也要承認,今天因為時代的變化、家庭結構的變化,家風這一詞彙漸漸較少聽到了。這是不應該的。今天的中國人,對於家風,不能僅僅狹隘地理解為封建時代大家庭才有的東西,而是必須看到它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所起的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又是誰的影子呢?一代一代人,其實都是家庭的影子,是家風的影子。「富貴苟求終近禍,汝曹切勿墜家風」,現在的人們,為求名求利求富貴奔忙著,又有多少懂得其中的真味呢?
現在重提「家風」,是有積極現實意義的。這是一種文化的回歸,是一種歷史智慧的挖掘與重建。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過,領導幹部要讀點歷史。中國歷史蘊涵著十分豐富的治國理政的歷史經驗和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其中包含著許多涉及對國家、社會、民族及個人的成與敗、興與衰、安與危、正與邪、榮與辱、義與利、廉與貪等等方面的經驗與教訓。如今屢現的父子齊受賄、夫妻同被審等現象,不正是清白家風蕩然無存的反映嗎?
「家風是什麼」,不僅普通公眾,特別是身為領導幹部者,更得沉下心來好好思索一下這個問題。家風與政風有著很緊密的聯繫,很多貪腐分子的墮落起點,正是始於家庭這道「防火牆」完全無效所致。家風不正的人,不可能有一心為公的情懷;家風不正的社會,也不可能有健康良好的民風與政風。
範文二
什麼是家風?一百個人有一百種答案,但不管是什麼答案,追求真善美都應該是共同軸線。關於家風,如果不是今年春節中央電視臺的系列報導,相信很多人已經淡忘,甚至不知道究竟什麼是家風。事實上,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和風尚,每一個家庭都有,只是表現形式和基本內涵不一樣而已。良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家庭興旺發達,眾多良好的家風匯聚成優秀的民風社風,共同構成了「孝敬、謙讓、團結、友善」等核心價值觀,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家風與家規相伴而生,有什麼樣的家規就有什麼有的家風,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家庭成員。眾多的事實證明,凡是家規嚴格的家庭,家風一定淳樸,其家庭成員的言談舉止和所作所為均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近年來很多媒體報導的各種先進典型都有他們良好家風培育的功勞。但讓人遺憾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日漸多樣和多元,很多年輕人已漸漸淡忘了家規家風,即使有記憶,也是非常模糊的記憶。特別是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後,很多獨生子女都我行我素,家長也非常溺愛,全然不把家規家風當回事。今年春節發生在四川某地的15歲少年殺害兩名女童惡性事件,只要認真分析這名少年的成長環境,就可以看出其家庭教育存在問題。一是父母比較溺愛。該少年從小就惹是生非,但家長不僅沒有正確教育和引導,反而放任自流,造成他「小錯不斷」,最終釀成大錯,斷送前程。二是家庭教育缺失。該少年父母很早就外出打工,對其疏於管教,「家規」失去了應有作用,讓其分不清對錯與好壞。雖然這是極端個例,但家規失效,家風淡然的情況卻是很多地方的普遍現象,值得社會深思。
家規屬於隱性的自律規範,沒有強制性,也不具有公開性,由家規約束產生的家風,只有與其家庭成員接觸久了才能感知到。由於每個人的知識水平、道德修養、社會認知不同,家規與家風也具有多樣性。但縱向看,每個家庭的家規和家風應該是一脈相承的,同時也應該是與時俱進的。比如,現在已經是資訊異常發達的網絡時代,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興媒介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怎樣讓家規與時代結合,與「人人離不開電腦」的現實結合,是現代家庭必須思考的重要課題,只讓有家規具有時代性,所形成的家風才會讓家庭成員在現代社會不會迷失方向。
與文風、會風、校風、班風不同的是,家風屬於宗族之間的「世襲」,其更注重長輩的言傳身教。媒體以隨機採訪和講故事形式喚醒很多家庭已經沉睡的家規家風,必將讓很多老一代中國人重塑家規威嚴,重振家庭雄風;讓很多年輕人在腦海中銘刻家規家風概念,在清晰中傳承優秀的家庭美德,從而匯聚成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