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上市時間變化(千餘城市快件次日達)
2023-06-30 17:02:03 2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雷晨
1999年,劉燁主演的電影《那山那人那狗》上映,影片講述了兒子接替父親做鄉郵員的故事。一個郵差,漫漫長路,跋山涉水將郵件送到千家萬戶,這便是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郵政」)古早的模樣。
在順豐、「四通一達」及京東物流等民營快遞公司紛紛上市的今天,「老大哥」中國郵政也終於決定革新,以適應高速發展的市場。
6月28日,據《中國郵政快遞報》報導,中國郵政正式啟動全面提速,共覆蓋全國1000多個城市,將在全國多省市地區實現運郵次日達。
在業內看來,中國郵政本次全面提速,不僅有望攪動快遞行業的市場格局,還被視作上市前的鋪墊和布局。對此,時代周報記者聯繫中國郵政相關部門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對方更多信息透露。
要與競爭對手旗鼓相當
據了解,此番提速調整下,中國郵政在全國主要城市可提供郵件次日達甚至次晨達的極速體驗,其中六成以上特快專遞實現次晨達;中國郵政已優化現有郵路400餘條,增加300餘條下行郵路,覆蓋了2000餘縣域,實現1000 城市間寄遞提速。
目前,在運力保障方面,中國郵政擁有以B757、B737機型為主的全貨運飛機33架,已開通運行省際高鐵運郵郵路近90條。此外,中國郵政今年繼續擴大自有幹線車輛規模,更新、加購甩掛車、分體廂式車、場內牽引車等多種車輛680輛,較2019年增加2069輛。
作為國內歷史最悠久、網絡覆蓋範圍最廣的物流公司,中國郵政第一時間成為了討論中心。微博話題「今天起中國郵政全面提速」在短短一天內達到3.8億閱讀量,討論量超1.3萬。
在外界看來,中國郵政此舉,是迫切想撕下多年來身上的「慢」標籤,重新搶食行業蛋糕。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快遞行業市場份額向龍頭企業集中,「四通一達」和順豐五家快遞公司佔據了市場超70%的總份額。這意味著,中國郵政僅與其它快遞公司「分食」不到30%的市場份額。而20年前,中國郵政一家獨大,市場份額曾高達90%以上。
中國郵政不得不做出改變。在今年5月召開的2021年全國郵政寄遞業務工作會議上,中國郵政董事長劉愛力就曾提出,寄遞業務亟須在時限提升等重點工作上實現突破,要求內部聚焦業務量較大的重點線路,確保時限標準質量,確保有標必達,確保總體時限與競爭對手旗鼓相當。對於時限管理不力、持續不能達標、時限質量長期落後的單位和人員,該集團公司將通報批評、嚴肅問責。
中企資本聯盟主席杜猛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中國郵政雄厚的實力和壓倒性優勢網絡,勢必會改變行業格局。」
和君諮詢連鎖經營專家、和弘諮詢總經理文志宏也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中國郵政提速後,在中高端市場有望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這會對順豐業務形成影響,同時也會對『四通一達』造成一定衝擊。」
與其他快遞公司不同,中國郵政在鄉鎮網點具有強大的渠道優勢。而網際網路巨頭緊盯的下沉市場,中國郵政也早有布局。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為,「中國郵政在下沉市場具有先發優勢,如果能夠提升服務質量並與網際網路巨頭形成較好的對接,在快遞業最後一公裡,他們能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
三年上市之約啟動?
業內猜測,中國郵政本次全面提速,也是其上市動作重啟的重要信號。經歷混改和數年的積澱後,頭部快遞企業中唯一未上市的中國郵政,或許到了重啟IPO的最佳時期。
近十年內,中國郵政曾兩次傳出上市消息,但都未有下文。第一次是在2011年8月,中國郵政向證監會遞交了上市申請材料,擬發行不超過40億股,擬募集資金99.7億元。此次申請於2012年5月上會獲通過,主承銷商為中信證券。但後來卻因為沒有按時提交自查報告而中止審查。
2013年7月,在經過一系列整改重新通過發審會後,中國郵政主動撤回申請終止上市。此後,國內郵政快遞行業歷經一輪輪洗牌。2016年9月起的5個月中,圓通速遞、韻達股份、申通快遞、順豐控股紛紛完成上市,中通快遞和百世則奔赴美股市場。
第二次傳出上市消息,是2018年8月20日。在中國郵政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劉愛力表示,郵政EMS將在2019年引入戰略投資者,啟動IPO,確保三年之內成功上市。
如今三年之期將滿,中國郵政亟待破局。
事實上,為加速上市,中國郵政一直在努力。今年4月,中國郵政集團官網發布了《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解讀稿,確定了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七個方面重點改革任務。
這份方案中,他們要將中國郵政打造成代表國家最高水平參與充分市場化競爭的「國家隊」,實現中國郵政的二次崛起。
文志宏稱,「在中國市場,快遞服務依然保持快速增長。中國郵政具有品牌、網絡上的巨大優勢,發展空間很大,也有優質資產和業務。提速之後,上市是完全有可能的,具有相應機會和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