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折鉛的自動鉛筆的製作方法
2023-07-01 01:22:16 2
專利名稱:不折鉛的自動鉛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自動鉛筆,特別是使用中不會折鉛的自動鉛筆。
現在市售的普通自動鉛筆,由於它不必如一般鉛筆那樣,需經常削去木桿,而受到歡迎。但是,它的鉛芯比較細,露出的鉛芯較長又得不到保護,在書寫時經常折鉛,不僅浪費鉛芯,而且浪費了時間,十分不便。對於小學生來說,不斷的調鉛、換鉛,更分散了學習的注意力,非常有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折鉛的自動鉛筆,它的結構能保護鉛芯不易折斷,且可以兩頭交替書寫,不必調鉛。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鉛庫、頂杆、筆筒,要點是,它有形狀構造相同的鉛庫、頂杆各一對,每個頂杆有圓杆尾端和鋸齒段,每個鉛庫下部有鉛庫杆,上部有燕尾槽和帶彈簧片的方孔,頂部有板杆,每個頂杆插在一個相應鉛庫上部的燕尾槽中,共結合成兩組組件,此組件的頂杆尾部插在另一組件的鉛庫杆中,鉛庫頂部的板杆插在另一組件鉛庫的帶彈簧片的方孔中,兩對鉛庫、頂杆互相插接成一體,外面罩有上、下筆筒。
它的下筆筒有將上筆筒和頂杆結合成一體的彈簧片。
鉛庫杆的下端有卡緊鉛芯的彈簧片。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它的鉛芯裝在鉛庫中,露出部分很短,書寫時,隨著鉛芯的磨損,鉛庫的尖端便向上運動,保護著鉛芯不會被折斷,當一端的鉛庫尖端向上縮進筆筒內時,另一端的鉛庫尖端和鉛芯正好伸出了筆筒,因此,可以兩端交替使用,不必調鉛。它結構新穎,使用方便,組裝容易,是新一代的自動鉛筆。
本實用新型的細節通過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
圖1中鉛庫的結構示意圖。
圖3、圖2的左視圖。
圖4、圖2中的A向視圖。
圖5、圖2中的B-B斷面圖。
圖6、圖2中的C-C斷面圖。
圖7、圖2中的D向視圖。
圖8、
圖1中頂杆的結構示意圖。
圖9、圖8的右視圖。
圖10、
圖1中下筆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11、
圖10的左視圖。
圖12、
圖10的俯視圖。
圖13、
圖1中上筆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14、
圖13的左視圖。
圖15、
圖13的俯視圖。
根據附圖,本實用新型包括下筆筒1,上筆筒2,鉛庫3和鉛庫4,頂杆5和頂杆6。它的鉛庫3(4)中部是一個外形成矩形的鉛庫杆,下部是一個小圓柱,中心有圓形鉛孔12,在小圓柱的上端制出一個能卡住鉛芯的彈性片11,在鉛孔12的中段有較窄的縫14,通到鉛庫杆的外面,鉛孔12的上段有和鉛孔12直徑同寬的縫15通到鉛庫杆的外面。鉛庫杆的頂部18,中心無鉛孔,且矩形較寬,在與縫14、15同側開有方孔16,且在方孔16外壁上制出彈性片9(8),在頂部18的中央有突出的板杆17,在板杆17另一側開有燕尾槽13。它的頂杆5(6)的上部斷面為燕尾形,中間鋸齒段兩面制有不少於30個鋸齒,齒距3-4毫米。尾部有突出於鋸齒段的圓杆19。它的下筆筒1的下部為中空圓錐體,圓錐體的尖端有圓孔,可通過鉛庫3(4)的圓柱部分。上部為中空矩形柱20,在矩形柱20的兩個側壁上制有彈形片7和10。它的上筆筒2有同樣的中空圓錐體,但是與圓錐體相接的是相同直徑的圓柱體21,圓柱體的內部是矩形孔。
本實用新型的裝配過程是,首先將頂杆5的上部插進鉛庫3的燕尾槽13中,此時頂杆5尾部的圓杆19與鉛庫3的鉛孔處於同一軸線上,鉛庫3的頂部18與頂杆的圓杆19的距離不小於頂部18的高度。同樣方法,將頂杆6插在鉛庫4中,成為兩組組件。然後,分別將第一組的頂杆5的圓杆19從鉛庫4中段的寬縫15放入第二組的鉛庫4中,並向下推,使圓杆19進入有窄縫14的鉛孔中,同時,鉛庫3的板杆17插入鉛庫4頂部18中的方孔16中。同樣,第二組的頂杆6的圓杆19從第一組的鉛庫3中段的寬縫15放入鉛庫3中,並同樣推動,使鉛庫4的板杆17插入鉛庫3頂部18的方孔16中。在兩組組件互相對插的過程中,鉛庫3和鉛庫4頂部18側面的彈性片9(8)被向外擠出,正好卡在兩個頂杆5和6的鋸齒槽中。將組合好的鉛庫和頂杆放入下筆筒1中,最後,將上筆筒2套在下筆筒1的外面,下筆筒1的彈性片7、10被擠出,卡在兩個頂杆5、6外側面的鋸齒上。
按
圖1所示方向,說明使用情況由鉛孔處將鉛芯分別插入兩個鉛庫中,令鉛芯的上端頂在頂杆的圓杆19端頭。由於有彈性片11,鉛芯被卡在鉛庫中,書寫時,不會掉下來。由於頂杆5被彈性片7和8卡住,鉛也不會向上運動。但鉛庫4和3及頂杆6卻可以向上運動。隨著書寫中鉛芯被磨損,鉛庫4的尖端觸及紙面而向上運動,隨著鉛芯磨損多少,鉛庫4、鉛庫3和頂杆6就向上運動多少,鉛庫4的圓柱部分始終保護著鉛芯不會折斷。當鉛庫4的圓柱部分縮進下筆筒1中時,彈性片8和10已退到兩個頂杆的第二個鋸齒槽中,此時鉛庫3的圓柱部分正好伸出上筆筒2,只要將筆倒過來使用就行了,就這樣反過來、倒過去的使用,不用調鉛芯。但是,由於鉛芯越來越短,鉛庫4每次退後一個鋸齒,因此能伸出的長度越來越短,直到彈性片8和10,7和9都處於兩頂杆的最後一個鋸齒槽中時,鉛芯的餘頭被頂出,脫離彈性片11而掉出。
重新換鉛芯時,先將筆筒拔開,拿出鉛庫和頂杆,再將兩組鉛庫、頂杆組件分離,把每一個組件中的頂杆重新裝成原狀,即使頂杆的第一個鋸齒位於彈性片處。然後,將兩組組件互插,並放入筆筒中,鉛芯從鉛孔處送入即可。
權利要求1.不折鉛的自動鉛筆,它包括鉛庫、頂杆、筆筒,其特徵是,它有形狀構造相同的鉛庫、頂杆各一對,每個頂杆有圓杆尾端和鋸齒段,每個鉛庫下部有鉛庫杆,上部有燕尾槽和帶彈簧片的方孔,頂部有板杆,每個頂杆插在一個相應鉛庫上部的燕尾槽中,共結合成兩組組件,此組件的頂杆尾部插在另一組件的鉛庫杆中,鉛庫頂部的板杆插在另一組件鉛庫的帶彈簧片的方孔中,兩對鉛庫、頂杆互相插接成一體,外面罩有上、下筆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鉛筆,其特徵是,它的下筆筒有將上筆筒和頂杆結合成一體的彈簧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鉛筆,其特徵是,鉛庫杆的下端有卡緊鉛芯的彈簧片。
專利摘要不折鉛的自動鉛筆,它包括鉛庫、頂杆、筆筒,其特徵是,它有形狀構造相同的鉛庫、頂杆各一對,每個頂杆插在一個相應鉛庫上部的燕尾槽中,共結合成兩組組件,兩組組件互相插接成一體,外面罩有上、下筆筒。它的鉛芯裝在鉛庫中,隨著鉛芯的磨損,鉛庫便向上運動,保護鉛芯不會折斷,當一端鉛庫尖端縮進筆筒內時,另一個的鉛庫的尖端正好伸出筆筒,因此,可以兩端交替使用,不必調鉛。它結構新穎,使用方便,組裝容易,是新一代的自動鉛筆。
文檔編號B43K21/033GK2257765SQ96225159
公開日1997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1996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1996年1月19日
發明者韓秀儒 申請人:韓秀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