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潛望式門鏡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12:55:26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潛望式門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潛望式門鏡。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分類屬於固定建築物部,建築分部,一般門、窗、百葉窗或卷輥遮簾梯大類,在建築物、車輛、圍欄或類似圍繞物的開口處用的固定式或移動式閉合裝置,如門遮簾、柵門小類,與門窗有關的特殊設備或措施組技術領域。編號為EO6B 7/00。
目前,現有和曾有的關於與門窗有關的特殊設備或措施的技術對新型潛望式門鏡的需求都做過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設計過許多優秀的技術方案。如1996年中國專利局公告的由張承烈申報的,授權公告號為CN2224265Y,中國專利號(ZL)為95206112.0號的實用新型名稱是《球形門吸》的實用新型專利,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在與門窗有關的特殊設備或措施技術方面是一例很有價值的發明,它有效地解決了門吸球形的問題。但尚有不足,它還很難解決直線式透視,可能潛在著危險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型潛望式門鏡。以解決直線式透視,可能潛在著危險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潛望式門鏡。主要由凸透鏡A、鏡筒、反射鏡B、反射鏡C、凸透鏡D構成。它的主要零件凸透鏡A、凸透鏡D、反射鏡B、反射鏡C由市場上選用。它的鏡筒是圓筒形狀,用鋼管作材料,經過切割焊接加工製造。它的凸圓盤形狀的凸透鏡和凸透鏡採用拉粘鑲嵌方法安裝在圓筒形狀的鏡筒上,形成一個圓盤形狀的透視結構。它的圓盤形狀的反射鏡C和反射鏡D採用膠粘鑲嵌方法安裝在圓筒形狀的鏡筒上。形成一個圓盤形狀的反射結構。它的圓筒形狀的鏡筒採用螺釘聯接方法安裝在長方體形狀的防盜門上。形成一個折線式形狀的透視結構。它的凸透鏡A通過反射鏡C和反射鏡D作用於凸透視D,從而使該門鏡滿足折線透視的要求。這樣就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和原始與門窗有關的特殊設備或措施的技術相比有三個優點和改進;
第一,由於本實用新型在技術方案中設計了凸透鏡,所以解決了可得到放大實像的問題;第二,由於本實用新型在技術方案中設計了反射鏡,所以解決了可實現折線透視的問題;第三,由於本實用新型在技術方案中設計了折式鏡箱,所以解決了可避免直線透視危險的問題。從而就能更有效地解決了直線式透視,可能潛在著危險的問題。
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潛望式門鏡的總體結構示意圖;示意圖中零部件的編號說明1凸透鏡A2鏡筒3反射鏡B4反射鏡C5凸透鏡D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潛望式門鏡。主要由凸透鏡A1、鏡筒2、反射鏡B3、反射鏡C4、凸透鏡D5構成。它的主要零件凸透鏡A1、凸透鏡D5、反射鏡B3、反射鏡C4由市場上選用。它的鏡筒2是圓筒形狀,用鋼管作材料,經過切割焊接加工製造。它的凸圓盤形狀的凸透鏡1和凸透鏡5採用拉粘鑲嵌方法安裝在圓筒形狀的鏡筒2上,形成一個圓盤形狀的透視結構。它的圓盤形狀的反射鏡C3和反射鏡D4採用膠粘鑲嵌方法安裝在圓筒形狀的鏡筒2上。形成一個圓盤形狀的反射結構。它的圓筒形狀的鏡筒2採用螺釘聯接方法安裝在長方體形狀的防盜門上。形成一個折線式形狀的透視結構。它的凸透鏡A1通過反射鏡C3和反射鏡D4作用於凸透視D5,從而使該門鏡滿足折線透視的要求。這樣就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從而就能解決了直線式透視,可能潛在著危險的問題。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更詳細的描述實施例1,在實施中,如果鏡筒2折線式各段距離適當,使成像為放大實像,將門鏡通過螺釘聯接固定在防盜門上,屋內人即可實現折線式透視外來人。從而就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鋼管、凸透鏡、反射鏡為材料,利用防盜門工廠的基本設備,採取膠粘、焊接成批生產,以供應防盜門界的需求,這樣就能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潛望式門鏡,它是由凸透鏡A(1)、鏡筒(2)、反射鏡B(3)、反射鏡C(4)、凸透鏡D(5)構成,它的凸圓盤形狀的凸透鏡(1)和凸透鏡(5)安裝在圓筒形狀的鏡筒(2)上,其特徵在於它的圓盤形狀的反射鏡C(3)和反射鏡D(4)安裝在圓筒形狀的鏡筒(2)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潛望式門鏡,其特徵在於它的圓筒形狀的鏡筒(2)安裝在長方體形狀的防盜門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潛望式門鏡。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分類屬於固定建築物部,建築分部,一般門、窗、百葉窗或卷輥遮簾梯大類,在建築物、車輛、圍欄或類似圍繞物的開口處用的固定式或移動式閉合裝置,如門遮簾、柵門小類,與門窗有關的特殊設備或措施組技術領域。編號為E06B7/00。它是由凸透鏡A、鏡筒、反射鏡B、反射鏡C、凸透鏡D構成。其特徵在於它的圓盤形狀的反射鏡C和反射鏡D安裝在圓筒形狀的鏡筒上。是一種很具有實用價值的一種新型潛望式門鏡。
文檔編號E06B7/30GK2445342SQ00257749
公開日2001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00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00年11月1日
發明者陳柏含, 李柏豔 申請人:陳柏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