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天津濱海圖書館(探訪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
2023-06-27 14:02:48 1
參觀天津濱海圖書館?走進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迎面而來的仿佛是一個科幻感十足的「未來世界」——一座長方體建築被一個橢圓形的開口直接穿過建築內部,一個巨大的球形報告廳佔據了大廳的中央位置,如同「天眼」凝視外界環視四周,圍繞報告廳逐級上升的階梯與高挑的空間創造出豐富的層次感,帶來如同海浪起伏般的景觀效果……近日,幾張新開館的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照片在網上「曝光」後迅速「爆紅」,吸引了來自世界的目光,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參觀天津濱海圖書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參觀天津濱海圖書館
走進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迎面而來的仿佛是一個科幻感十足的「未來世界」——一座長方體建築被一個橢圓形的開口直接穿過。建築內部,一個巨大的球形報告廳佔據了大廳的中央位置,如同「天眼」凝視外界。環視四周,圍繞報告廳逐級上升的階梯與高挑的空間創造出豐富的層次感,帶來如同海浪起伏般的景觀效果……近日,幾張新開館的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照片在網上「曝光」後迅速「爆紅」,吸引了來自世界的目光。
在這裡讀書能「神接宇宙」
開館才兩個月,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採編部副主任高愛賢就已接待了130餘家國內外媒體,有的專程從美國、法國、西班牙而來,探訪這一近日被網友譽為「最美」的圖書館。
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新館項目於2014年11月啟動建設,2017年10月正式開館,由荷蘭MVRDV建築事務所與天津市建築設計院、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以及其他專項團隊共同設計完成,共6層,建築面積3.37萬平方米,主體高度29.6米,設計藏書量120萬冊。一層設有兒童、老年人和視障人士閱讀區,二層為學習空間和展廳,三層是中文圖書開放借閱區,四層為中文報刊閱覽室和外文閱覽室,五層是數位化服務區。
「除具備傳統圖書館的藏、借、閱功能以及數字圖書館功能之外,這座圖書館別具一格之處在於它用現代建築理念和方法創造了一個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廳,讓讀者擁有極大的閱讀、交流以及想像的空間,讀書時能『神接宇宙』。」濱海新區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廣播電視局局長宋俊生介紹。
中廳由「球形報告廳」和「書山」兩部分組成。球形報告廳是一個外徑21米的球體,表面均勻分布LED燈,用內光外透、全彩變化來顯示動態和靜態圖形。球體內部是具有環繞立體聲和數字放映功能的報告廳,有82個伸縮座席,是圖書館開展公益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書山」則是指中廳呈波浪狀自下而上鋪開的34層白色階梯,它們佔滿了29.6米高的四壁,立面以衝孔鋁板彩印出書籍的立面,形成「圖書」圍合之勢。
「書山有路勤為徑」「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文化的天地」「知識的海洋」「濱海之眼」「打開天眼看世界」「高山大海,星辰和宇宙」……高愛賢猜想著讀者看到這個中廳時,能夠聯想起關於讀書的箴言和天津意象。
「我始終認為,圖書館並非一個簡單的陳列空間。它以豐富多樣的、多載體形式的、經過精心挑選的、長期積累的文獻信息為基礎,是知識與信息的集散地,也是人類文化的傳播地。它囊括中外、兼及古今,能夠對人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體育藝術素養進行全方位的薰陶。它們或歷史悠久莊嚴肅穆,或年輕靈動充滿生機,不應該都長著相似的面孔。」宋俊生說。
讀者徜徉於「書山」,俯仰間,與一本書相遇,隨即取下來,慢慢閱讀——這或許就是一座理想圖書館應該有的樣子。
書架上有中國夢也有文學蒼穹
高愛賢認為,有「顏值」,只是圖書館吸引讀者到訪的第一步。對一家圖書館而言,更重要的是讓讀者留下來,沉潛於書中的世界。
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由原塘沽圖書館、漢沽圖書館、大港圖書館、塘沽少兒圖書館、漢沽少兒圖書館整合而來,現館藏23.5萬冊,近6.6萬種圖書。其中少兒圖書1.8萬種、7萬餘冊,成人圖書4.8萬種、16萬餘冊,外文圖書1226種、2095冊,盲文和大字本圖書665種、771冊,參考工具書1226種、1087冊,自然科學圖書1.2萬種、3.5萬餘冊,社會科學圖書3.3萬種、12萬餘冊。
仔細查閱該館現有書目,發現其中不乏好書——工具類有《辭源》和《新華大字典》,32卷本《中國大百科全書》,韓兆琦編著的10卷本《史記箋證》,錢乘旦主編的6卷本《英國通史》,15卷本《中國新詩百年大典》及各類民俗、文藝、地方志等;盲文版《國學概論》《四書釋義》《莊子纂箋》《秦漢史》《黃帝內經》《金匱要略》《傷寒論》;外文原著有莎士比亞小說《皆大歡喜》《無事生非》《暴風雨》,斯賓諾莎哲學著作《道德》,簡·奧斯汀、夏洛蒂·勃朗特、多麗絲·來辛等人的小說,各國高校研究世界政治、軍事與文化的書籍;新近出版的「中國好書」《文字小講》《水墨戲劇》《資治通鑑與家國興衰》等。
「新書正在採購之中,能夠達到60萬冊館藏;在採購書籍時,除結合我們的職能為本地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產業服務購買一些工具書之外,我們也注重書的品質,強調突出特點,建立有地方特色的館藏。原塘沽圖書館有部分古籍,我們會在此基礎上繼續搜集有價值的手稿、抄本、拓片、圖紙。此外,各種專題類的圖書也是我們的採選重點,以爭取入藏的齊全、完備和系統化。」圖書館採編部工作人員李彬介紹。
在南二層「書山」中間的顯眼位置,數百本系列重要講話論述、文獻專題書籍正在展出。南一樓中間走廊東側,兩排書架分別陳列著十九大專題圖書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圖書。
「書架上,既陳列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又展現著世界各國優秀作家共同塑造的文學蒼穹。」李彬說。
天津發展奇蹟的見證,中國速度的縮影
土生土長的天津人袁明和楊帆都還記得,1994年天津市決定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的基礎上建設濱海新區時,濱海是一個鹽鹼灘;2014年濱海新區圖書館開建前,原址是一座高達10米、連綿起伏的「鹼山」,工業廢棄物雜亂地堆積在這裡,一旦下雨,汙水橫流。
「新圖書館的建成及周邊環境的整治,是天津發展奇蹟的見證,也是中國速度的縮影。」袁明感慨,「天津濱海新區有約300萬人口,過去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短缺,人們覺得這裡發展經濟搞開發還不錯,但卻是文化的荒漠。新圖書館建起來之後,市民文化生活有了質的飛躍,甚至出現了周末排長隊進圖書館的盛況。」
數據顯示,自10月開館以來,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到館人數達40.56餘萬人次,3萬多新辦讀者證,借出圖書共計153800冊。
按照體系化建設目標,濱海新區圖書館實行總分館制,總館包括濱海新區圖書館中心館區、塘沽館區、漢沽館區和大港館區,各街鎮建設分館。目前,已在新北街、漢沽街、楊家泊鎮、太平鎮、中塘鎮、新河街、寨上街、新城鎮設立8個分館,每個分館藏有2000至10000餘本書。
濱海新區圖書館是濱海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部分,然而還只是濱海新區文化中心「五館一廊」的一部分。一個佔地面積近1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1.2萬平方米,包括濱海探索館、濱海美術館、濱海圖書館、濱海演藝中心、濱海市民活動中心、文化長廊的建築群已基本竣工,將給當地市民帶來濱海城市歷史與規劃展覽、歌劇、話劇、舞臺劇、書畫展、電影、閱讀、健身、室內娛樂等多種服務。
「文化是一個地區的靈魂。京畿門戶、河海相通,涵育了天津城市文化風格的包容性和多樣性——南北文化在這裡溝通,中外文化在這裡交流,傳統與現代通過來自世界的科學和技術在建築、道路、景觀等多種載體上交融。濱海新區圖書館,採納最新的建築與科學技術,倡導讀書這件古老的事,是天津城市氣質的體現,也是濱海新區文化品格涵養的新起點。」宋俊生說。(陳建強 韓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