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傳感器的密封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7 18:32:41 2
專利名稱:一種傳感器的密封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輪轂上軸承所帶的傳感器的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汽車輪轂上的軸承的傳感器結構如圖I所示,包括相互配合的反壓蓋2』和密封唇1』,密封唇I』的上部間隔形成第一密封條3』,第二密封條4』和第三密封條5』,下部形成下擋條6』,四個密封條與反壓蓋2』形成A、B、C三個密封區域,下擋條6』與反壓蓋2』之間不留間隙。當軸承旋轉,溫度升高時,軸承內部空間的氣體壓力必然升高。由於下擋條6』下部留有一個小空擋7』,且與反壓蓋2』間不存間隙,而下擋條6』的密封過盈量會隨著壓力的升高而加大,當壓力上升到足夠高時,下擋條6』將在瞬間被推開,經由A、B、C三區域形成一條壓力的外洩通道,壓力和潤滑脂將瞬時局部集中外洩,存在安全隱患。另一方面,這類傳感器密封唇上的彈性密封條過盈量較大,密封性能較差,泥沙容易依次通過A、B、C區域進入軸承內部。由於傳感器長期進水和泥沙,容易導致傳感器內部生鏽,從而導致傳感器失效,甚至最後使整個輪轂也報廢,造成較大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應用於汽車輪轂軸承上所帶傳感器的密封結構,質量可靠,安全性好,且能有效防止泥沙侵入。為此,本實用新型採取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傳感器的密封結構,包括位於傳感器上並相互配合的密封唇和反壓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唇上間隔形成多個與反壓蓋觸碰的彈性密封條,所述密封唇的底部形成下密封條,該下密封條與反壓蓋間留有間隙。由於下擋條與反壓蓋之間留有間隙,對氣壓不形成阻礙,在壓力較大時,就會經由密封條構成的區域形成外洩通道,這樣由於內外壓差比較小,潤滑脂的洩漏將得到有效減緩,降低損失。所述的密封條包括從左至右的第一密封條、第二密封條和第三密封條,所述的三條密封條均呈傾斜狀,方便安裝反壓蓋。本實用新型通過降低密封唇上密封條的過盈量,有效阻擋泥沙和水的進入,確保傳感器長期正常使用。通過密封唇下擋條與反壓蓋間存在的間隙,有效維持了氣壓的正常流通,不會在壓力較大時導致潤滑脂外洩,使用安全。
圖I為現有傳感器的密封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密封結構示意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的傳感器的密封結構,包括位於傳感器上並相互配合的密封唇I和反壓蓋2,密封唇I上間隔形成三個與反壓蓋觸碰的彈性密封條,從左至右的依次為第一密封條3、第二密封條4和第三密封條5。密封唇I的底部形成下擋條6,該下擋條6與反壓蓋2間留有間隙。第一密封條3、第二密封條4、第三密封條5與反壓蓋2之間分別形成A區域、B區域和C區域,三條密封條均傾斜向下設置。密封唇I的製作材料為硫化丁腈橡膠。由於下擋條與反壓蓋之間留有間隙,對氣壓不形成阻礙,在壓力較大時,就會經由A、B、C區域形成外洩通道,這樣由於內外壓差比較小,潤滑脂的洩漏將得到有效減緩,降低損失。第二密封條與反壓蓋的接觸面積較大,接觸力較小。一方面減小了摩擦力矩,另一方面加強了密封效果。而第一、第三密封條的過盈量均小於現有產品的過盈量,減小與反壓蓋的摩擦力矩。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上述實施例的方式僅限於描述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不止局限於上述方式,且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據此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方便的進行修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應當包括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原理和新特徵的最大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傳感器的密封結構,包括位於傳感器上相互配合的密封唇和反壓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唇上間隔形成多個與反壓蓋觸碰的彈性密封條,所述密封唇的底部形成下擋條,該下擋條與反壓蓋間留有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傳感器的密封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條包括從左至右的第一密封條、第二密封條和第三密封條,所述的三條密封條均呈傾斜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傳感器的密封結構。本實用新型包括位於傳感器上並相互配合的密封唇和反壓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唇上間隔形成多個與反壓蓋觸碰的彈性密封條,所述密封唇的底部形成下密封條,該下密封條與反壓蓋間留有間隙。本實用新型通過降低密封唇上密封條的過盈量,有效阻擋泥沙和水的進入,確保傳感器長期正常使用。通過密封唇下擋條與反壓蓋間存在的間隙,有效維持了氣壓的正常流通,不會在壓力較大時導致潤滑脂外洩,使用安全。
文檔編號F16J15/32GK202360763SQ20112048318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9日
發明者李建斌, 楊利江, 王雄關 申請人:杭州臨安天隆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