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07:52:56
專利名稱: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大客車前車 廂與後車廂的之間鉸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採用盤式鉸接結構,通過縱橫兩軸來滿足前後車廂 的扭動,在大客車前後車廂在同一水平面的路段運行時,採用這種盤式鉸接結構可以保證 車輛平穩運行,當車輛上坡、下坡或產生傾斜時,這種盤式鉸接結構會使車輛產生較大的 震動,並且這種盤式鉸接結構本身在上述情況下的磨損也比較嚴重,使用壽命較短。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於解決盤式鉸接結構在車輛上坡、下坡或產生傾斜時會產生 較大震動的問題,而提供一種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它包括 裝在前車附板上的下支座、裝在後車附板上的上支座,其中它還包括連接所述的下支 座和上支座的球頭銷;
本實用新型的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其中所述球頭銷具有球頭部分、錐形部 分、連接部分和圓柱形部分,球頭部分和圓柱形部分分別在球頭銷的兩端,錐形部分與圓 柱形部分相連,連接部分的兩端分別與錐形部分和球頭部分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其中所述球頭部分通過襯套裝在上支座 內,在上支座的兩端分別通過上端蓋、下端蓋和螺釘將球頭部分固定在上支座內;
本實用新型的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其中所述錐形部分裝在下支座內,圓柱 形部分穿過下支座並由鎖緊螺母固定在下支座上;
本實用新型的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其中所述錐形部分的直徑從上向下逐漸 縮小,該錐形部分的錐角在5 —10G的範圍內。
本實用新型的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與現有的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相比, 由於採用了球頭銷替代了現有的盤式鉸接結構。因此,在當車輛上坡、下坡或產生傾斜時,
裝有本實用新型的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的大客車運行得較為平穩,而且減少了連接 件即球頭銷的磨損,延長了球頭銷使用壽命,減少了維修次數。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方面和/或優點部分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進行說明,部分可從下面的 描述中明顯得出,或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而獲得教導。
通過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會對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目的 和技術構思有更清楚的了解,其中-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的.m向局部剖面示意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的俯向示意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中球頭銷的IH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進行詳細描述,在附圖中示出了其實例,其中相同的 標號表示相同的部件。
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包括裝在前車附板13
上的下支座10、裝在後車附板7上的上支座3和連接上支座10和下支座3的球頭銷11 , 其中前車附板13焊接在前車梁1上,後車附板7焊接在後車梁8上。如圖3所示,球頭 銷ii具有球頭部分14、錐形部分15、連接部分16和圓柱形部分17,其中球頭部分14 和圓柱形部分17分別在球頭銷11的兩端,錐形部分15與圓柱形部分17相連,連接部分 16的兩端分別與錐形部分15和球頭部分14相連,錐形部分15的直徑從上向下逐漸縮小, 該錐形部分15的錐角在5 — 1(^的範圍內。球頭部分14通過襯套2裝在上支座3內,在 上支座3的兩端分別通過上端蓋6、下端蓋9和螺釘(圖中未畫出)將球頭部分14固定 在上支座3內。錐形部分15裝在下支座10內,圓柱形部分17穿過下支座10並由鎖緊螺 母12固定在下支座10上,這樣下支座10和上支座3就通過球頭銷11連接在一起。 如圖1所示,上端蓋6的上端裝有轉動裝置5,用於使裝在它上面的橫梁4轉向。 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範圍 參見權利要求,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1.一種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它包括裝在前車附板(13)上的下支座(10)、裝在後車附板(7)上的上支座(3),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連接所述的下支座(10)和上支座(3)的球頭銷(11)。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球頭銷(11) 具有球頭部分(14)、錐形部分(15)、連接部分(16)和圓柱形部分(17),其中 球頭部分(14)和圓柱形部分(17)分別在球頭銷(11)的兩端,錐形部分(15)與圓柱 形部分(17)相連,連接部分(16)的兩端分別與錐形部分(15)和球頭部分(14)相連。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球頭部 分(14)通過襯套(2)裝在上支座(3)內,在上支座(3)的兩端分別通過上端蓋(6)、 下端蓋(9)和螺釘將球頭部分(14)固定在上支座(3)內。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錐形部 分(15)裝在下支座(10)內,圓柱形部分(17)穿過下支座(10)並由鎖緊螺母(12) 固定在下支座(10)上。
5. 如權利要求2至4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大客車甜後車廂的鉸接裝置,其特徵 在於所述錐形部分(15)的直徑從上向下逐漸縮小,該錐形部分(15)的錐角在5 — l(f 的範圍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了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它包括裝在前車附板(13)上的下支座(10)、裝在後車附板(7)上的上支座(3)和連接所述的下支座(10)和上支座(3)的球頭銷(11),本實用新型的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與現有的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相比,由於採用了球頭銷替代了現有的盤式鉸接結構,因此,在當車輛上坡、下坡或產生傾斜時,裝有本實用新型的大客車前後車廂的鉸接裝置的大客車運行得較為平穩,而且減少了連接件即球頭銷的磨損,延長了球頭銷使用壽命,減少了維修次數。
文檔編號B60D5/00GK201002489SQ20072010321
公開日2008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07年1月15日
發明者袁孝春 申請人:北京市京華客車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