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式收油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21:39:21 1
專利名稱:堰式收油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溢油回收裝置,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堰式收油機。
背景技術:
堰式收油機是靠浮筒和集油鬥把整套設備浮在液面上,浮油通過集油鬥的堰唇進入集油鬥內,泵把進入集油鬥內的油送至其它貯油裝置。堰式收油機工作時,尤其是當回收 水面浮油油層薄時,通過集油鬥的堰唇回收的浮油中的含水量會很高,浮油回收效果不好, 因此堰式收油機對集油鬥的堰唇在水中的位置要求較高,現有的堰式收油機,一般無調節 裝置來調節集油鬥堰唇的高度,有調節裝置的,需要將收油機吊到岸上或船上進行人工調 節,這樣的過程往往需要反覆多次,要求人力機械配合,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且精 確度差,不適應溢油應急作業的要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堰式收油機的集油鬥高度不能調節或人力機械調節不精確, 且不能遠程調節等問題提出一種堰式收油機,實現集油鬥高度的遠程遙控調節,從而調節 集油鬥堰唇的高低,減少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浪費,並能達到較好的收油效果。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堰式收油機,包括浮筒、機架、集油鬥、集油鬥上的堰唇、輸油泵,液壓油缸,所 述浮筒連接所述機架,所述液壓油缸包括活塞杆,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塞杆固定在機架上, 所述集油鬥固定在所述液壓油缸的缸體上。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如下技術特徵所述集油鬥通過一彈性體與所述輸 油泵的進油口相連。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如下技術特徵所述彈性體為可伸縮的蝶形體,由耐 油、不透水的非金屬材料製成。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如下技術特徵所述堰唇環繞設置在所述集油鬥的 中間,其上均勻分布有柵欄。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如下技術特徵所述浮筒為密閉容器,所述機架上設 有支撐杆,所述浮筒與所述支撐杆螺紋連接。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如下技術特徵所述輸油泵為三凸輪泵,由液壓馬達 驅動。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如下技術特徵所述機架由不鏽鋼管焊接而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集油鬥固定在液壓油缸的缸體上,液壓油缸的活塞杆固定在 機體上,通過液壓站遠程液壓遙控調節液壓油缸,使液壓油缸的缸體動作,從而帶動固定在 缸體上的集油鬥上下運動,進而調節其吃水深度。2、在集油鬥處配置可伸縮的彈性體,集油鬥高度變化,從而改變彈性體長度,使得集油鬥堰唇處於液面合適位置。本實用新型實現了液壓遙控操作,可根據水位和油層變化及時調整集油鬥,不必將收油機吊到岸上或船上進行人工調節,大大提高了該型收油機的收油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堰式收油機結構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堰式收油機結構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堰式收油機中彈性體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排油管;2、浮筒;3、集油鬥;4、液壓油缸;5、堰唇;6、彈性體;7、機架; 7-1、支撐杆;8、輸油泵。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以本實用新型堰式收油機在水中進行收油作業為例。參照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堰式收油機,包括浮筒2、集油鬥3、液壓油缸4、 機架7和輸油泵8,集油鬥3中間環繞設置有堰唇5。浮筒2為由不鏽鋼板焊接成的密閉容 器,本實施方式中浮筒2為三個,通過螺紋與由不鏽鋼管等焊接而成的機架7的三個支撐杆 7-1連接,均勻分布在堰式收油機的四周,由於浮筒2與支撐杆7-1之間螺紋連接,則通過調 節螺紋旋合長度來調節浮筒2在水中產生的浮力,進而調節本實用新型堰式收油機在水中 的吃水深度,使堰唇5處於水面附近。本實用新型集油鬥3固定在液壓油缸4的缸體上,液壓油缸4選用液壓活塞缸,其 活塞杆(在液壓油缸4內部,不可見,未標出)固定在機架7上,因此,液壓站遠程遙控調節 液壓油缸4時,其缸體運動,活塞杆不動,缸體帶動集油鬥3上、下調節,從而調節堰唇5的 高低,另外,集油鬥3通過一可伸縮的蝶形彈性體6與輸油泵8的進油口相連,集油鬥3高 度變化,從而改變彈性體6長度,進而輔助調節堰唇5的高低,使其處於水中合適的位置,使 油層進入集油鬥3而擋住水層進入,堰唇5上還均勻分布有柵欄,起到阻擋水面垃圾進入集 油鬥3的作用,彈性體6是由耐油、不透水的非金屬材料製成的,起到調節堰唇5高度作用 的同時,還能有效防止水的進入和浮油侵蝕。配置的輸油泵8為高粘度油三凸輪泵,與液壓動力站相連,由液壓馬達驅動,通過 動力站上液壓遙控進行收油作業,用來將集油鬥3中回收的浮油排送到油存儲容器中,並 通過排油管1排到外部容器回收。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是對本發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 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 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 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堰式收油機,包括浮筒、機架、集油鬥、集油鬥上的堰唇、輸油泵,液壓油缸,所述浮筒連接所述機架,所述液壓油缸包括活塞杆,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塞杆固定在機架上,所述集油鬥固定在所述液壓油缸的缸體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堰式收油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集油鬥通過一彈性體與所述 輸油泵的進油口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堰式收油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體為可伸縮的蝶形體,由 耐油、不透水的非金屬材料製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堰式收油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堰唇環繞設置在所述集油鬥 的中間,其上均勻分布有柵欄。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堰式收油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浮筒為密閉容器,所述機架上 設有支撐杆,所述浮筒與所述支撐杆螺紋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堰式收油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輸油泵為三凸輪泵,由液壓馬 達驅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堰式收油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由不鏽鋼管焊接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堰式收油機,將集油鬥固定在液壓油缸的缸體上,液壓油缸的活塞杆固定在機體上,通過遠程液壓遙控調節液壓油缸,使液壓油缸的缸體動作,從而帶動固定在缸體上的集油鬥上下運動,進而調節其吃水深度,同時,在集油鬥處配置可伸縮的彈性體,集油鬥高度變化,從而改變彈性體長度,使得集油鬥堰唇處於液面合適位置,使油層進入集油鬥而擋住水層進入,以達到更好的收油效果,從而解決現有技術中堰式收油機的集油鬥高度不能調節或人力機械調節不精確,且不能遠程調節等問題。
文檔編號E02B15/10GK201574385SQ200920318508
公開日2010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5日
發明者張翠松, 徐述鐸 申請人:青島光明環保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