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培育雜交鯽魚的養殖方法
2023-06-20 16:59:31 1
一種自培育雜交鯽魚的養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培育雜交鯽魚的養殖方法,該方法屬於水產品養殖領域;本方法通過建魚塘、魚种放養、飼料投餵、管理水質、病害綜合防治等工序來養殖自培育雜交鯽魚。該方法簡便易行,養殖成本低廉,養殖效果好、經濟效益高,能養殖出質優味美的自培育雜交鯽魚。該鯽魚體形美觀、營養價值高、肉質細嫩,肉含有大量的鐵、鈣、磷等礦物質、脂肪、維生素A、B、動物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不僅味道鮮美,經常食用還能減少肥胖,有助於降血壓和降血脂。
【專利說明】一種自培育雜交鯽魚的養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水產品養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培育雜交鯽魚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鯽魚是一種主要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魚類,除西部高原地區外,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且適應性強,不論是深水或淺水、流水或靜水都能夠生存。我國鯽魚的品種較多,如高背鯽、方正銀鯽、彭澤鯽、淇河鯽、龍池鯽魚、銀鯽;雜交鯽魚品種有:異育銀鯽、雜交鯽魚、湘雲鯽;引進的鯽魚有:日本的白鯽。本發明是一種自培育雜交鯽魚的養殖方法,自培育雜交鯽魚是以方正銀鯽為母本,以駱馬湖野鯉為父本雜交而獲得的子代,它雜交優勢明顯,具有適應性強、生長快、個體大、食性廣、病害少、肉味鮮美等優點,適合於內塘、湖泊圍養,是一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較好的養殖品種。自培育雜交鯽魚具有如下優良特性:1.生長速度快,當年魚苗最大生長個體可達0.55kg ;2.攝食力強,餌料利用率高;3.成活率高,抗病力強,一般不發生大規模感染疾病的現象,成活率在90-95% ;4.耐低溫、低氧,一般不會因為「泛塘」而導致魚苗大量死亡;5.適應性強,即使在pH值為9的強鹼性水域仍然能生長繁殖;6.肉質細嫩,肉味甜美,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2克、脂肪11.5克,並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7.藥用價值高,其性味甘、平、溫,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溼利水、補虛贏、 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自培育雜交鯽魚是雜食性魚,主要以植物性食料為主,植物性飼料在水體中蘊藏豐富,品種繁多,如水草的莖、葉、芽和果實,生有菱、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藻類,另外小蝦、蚯蚓、幼螺、昆蟲等,但養殖的自培育雜交鯽魚則以魚飼料為主。由於自培育雜交鯽魚價廉物美,便於人工養殖且養殖成本低,因此是水產養殖的主要品種之一,本發明是一種自培育雜交鯽魚的養殖方法,經實踐檢驗,效果良好。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培育雜交鯽魚的養殖方法,該方法經實踐檢驗,效果良好。
[0004]一種批量養殖自培育雜交鯽魚的方法,其特徵是由以下步驟構成:
1.建魚塘,池塘主養自培育雜交鯽魚時要求選擇南北向魚塘,長X寬=30-35X45-50米,水深為1.65-1.85米,池底有0.25米深的淤泥,放養魚種前一周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消毒後2-3天注水,注水時防止其他魚種進入魚池,水源選用本地駱馬湖湖水,水質清潔無汙染。
[0005]2.魚种放養,在3月中旬,將自培育的體質健壯雜交鯽魚魚苗按每畝水面2800-3000尾的數量放入魚塘。
[0006]3.飼料投喂,以自配的含胺基酸的魚飼料為主,結合施肥培養水質為輔,在水溫超過12°C以上時投餌,日投餌重量為魚體重的1.5%-2.5%,每天分2次投喂,上下午各一次,並根據具體情況適量增減,如氣溫、水溫低要少投;氣溫、水溫高應多投;晴天可多投,陰雨天應少投,大雨將至前停投;水質肥時正常投餌,水質瘦時適量增加投餌並配以施肥。
[0007]4.管理水質,在養殖周期中,嚴格管理水質,水色呈淺綠色或黃褐色為佳,透明度控制在0.3-0.4米,並注意經常加注新水。
[0008]5.病害防治:做好綜合預防:(I)徹底清塘,殺滅病原;(2)魚种放養前做好消毒工作;(3)嚴格控制放養密度;(4)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魚體抗病力;(5)調控好水質,定期充注新水;(6)定期用漂白粉、敵百蟲、諾氟沙星等藥物預防。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種自培育雜交鯽魚的養殖方法,該方法簡便易行,養殖成本低廉,養殖效果好,能養殖出質優味美的雜交鯽魚。
[0010]【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建魚塘,池塘主養自培育雜交鯽魚時要求選擇南北向魚塘,長X寬=30X 50米,水深為1.65米,池底有0.25米深的淤泥,放養魚種前一周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消毒後2天注水,注水時防止其他魚種進入魚池,水源選用本地駱馬湖湖水,水質清潔無汙染。魚种放養,在3月中旬,將自培育的體質健壯雜交鯽魚魚苗按每畝水面2800尾的數量放入魚塘。飼料投喂,以自配的含胺基酸的魚飼料為主,結合施肥培養水質為輔,在水溫超過12°C以上時投餌,日投餌重量為魚體重的1.5%,每天分2次投喂,上下午各一次,並根據具體情況適量增減,如氣溫、水溫低要少投;氣溫、水溫高應多投;晴天可多投,陰雨天應少投,大雨將至前停投;水質肥時正常投餌,水質瘦時適量增加投餌並配以施肥。管理水質,在養殖周期中,嚴格管理水質,水色呈淺綠色或黃褐色為佳,透明度控制在0.3米,並注意經常加注新水。病害防治:做好綜合預防:(I)徹底清塘,殺滅病原;(2)魚种放養前做好消毒工作;(3)嚴格控制放養密度;(4)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魚體抗病力;(5)調控好水質,定期充注新水;(6)定期用漂白粉、敵百蟲、諾氟沙星等藥物預防。
[0011]實施例2
建魚塘,池塘主養自培育雜交鯽魚時要求選擇南北向魚塘,長X寬=32.5X47.5米,水深為1.75米,池底有0.25米深的淤泥,放養魚種前一周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消毒後2.5天注水,注水時防止其他魚種進入魚池,水源選用本地駱馬湖湖水,水質清潔無汙染。魚种放養,在3月中旬,將自培育的體質健壯雜交鯽魚魚苗按每畝水面2900尾的數量放入魚塘。飼料投喂,以自配的含胺基酸的魚飼料為主,結合施肥培養水質為輔,在水溫超過12°C以上時投餌,日投餌重量為魚體重的2%,每天分2次投喂,上下午各一次,並根據具體情況適量增減,如氣溫、水溫低要少投;氣溫、水溫高應多投;晴天可多投,陰雨天應少投,大雨將至前停投;水質肥時正常投餌,水質瘦時適量增加投餌並配以施肥。管理水質,在養殖周期中,嚴格管理水質,水色呈淺綠色或黃褐色為佳,透明度控制在0.35米,並注意經常加注新水。病害防治:做好綜合預防:(I)徹底清塘,殺滅病原;(2)魚种放養前做好消毒工作;(3)嚴格控制放養密度;(4)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魚體抗病力;(5)調控好水質,定期充注新水;(6)定期用漂白粉、敵百蟲、諾氟沙星等藥物預防。
[0012]實施例3
建魚塘,池塘主養自培育雜交鯽魚時要求選擇南北向魚塘,長X寬=35X45米,水深為1.85米,池底有0.25米深的淤泥,放養魚種前一周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消毒後3天注水,注水時防止其他魚種進入魚池,水源選用本地駱馬湖湖水,水質清潔無汙染。魚种放養,在3月中旬,將自培育的體質健壯雜交鯽魚魚苗按每畝水面3000尾的數量放入魚塘。飼料投喂,以自配的含胺基酸的魚飼料為主,結合施肥培養水質為輔,在水溫超過12°C以上時投餌,日投餌重量為魚體重的2.5%,每天分2次投喂,上下午各一次,並根據具體情況適量增減,如氣溫、水溫低要少投;氣溫、水溫高應多投;晴天可多投,陰雨天應少投,大雨將至前停投;水質肥時正常投餌,水質瘦時適量增加投餌並配以施肥。管理水質,在養殖周期中,嚴格管理水質,水色呈淺綠色或黃褐色為佳,透明度控制在0.4米,並注意經常加注新水。病害防治:做好綜合預防:(1)徹底清塘,殺滅病原;(2)魚种放養前做好消毒工作;(3)嚴格控制放養密度;(4)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魚體抗病力;(5)調控好水質,定期充注新水;(6)定期用漂白粉、 敵百蟲、諾氟沙星等藥物預防。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培育雜交鯽魚的養殖方法,其特徵是:步驟(1)建魚塘,池塘主養自培育雜交鯽魚時要求選擇南北向魚塘,長X寬=30-35 X 45-50米,水深為1.65-1.85米,池底有0.25米深的淤泥,放養魚種前一周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消毒後2-3天注水,注水時防止其他魚種進入魚池,水源選用本地駱馬湖湖水,水質清潔無汙染;步驟(2)魚种放養,在3月中旬,將自培育的體質健壯雜交鯽魚魚苗按每畝水面2800-3000尾的數量放入魚塘;步驟(3)飼料投喂,以自配的含胺基酸的魚飼料為主,結合施肥培養水質為輔,在水溫超過12°C以上時投餌,日投餌重量為魚體重的1.5%-2.5%,每天分2次投喂,上下午各一次,並根據具體情況適量增減,如氣溫、水溫低要少投;氣溫、水溫高應多投;晴天可多投,陰雨天應少投,大雨將至前停投;水質肥時正常投餌,水質瘦時適量增加投餌並配以施肥;步驟(4)管理水質,在養殖周期中,嚴格管理水質,水色呈淺綠色或黃褐色為佳,透明度控制在0.3-0.4米,並注意經常加注新水;步驟(5)病害防治:做好綜合預防:(I)徹底清塘,殺滅病原;(2)魚种放養前做好消毒工作;(3)嚴格控制放養密度;(4)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魚體抗病力;(5)調控好水質,定期充注新水;(6)定期用漂白粉、敵百蟲、諾氟沙星等藥物預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培育雜交鯽魚的養殖方法,其步驟(1)的特徵是:所述的魚塘為長方形,南北向,標準魚塘的長X寬=32.5X47.5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培育雜交鯽魚的養殖方法,其步驟(2)的特徵是:所述的雜交鯽魚魚苗 按每畝水面2900尾的數量放養。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4041431SQ201310075416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1日
【發明者】許波 申請人:新沂市龍馬湖水產養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