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艦船用航空恆溫供氣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09:52:0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調系統,具體涉及一種艦船用航空恆溫供氣系統。
背景技術:
一般空調裝置的控制方式為有級能調,空調的供風存在一定範圍的溫差,且無法提供高通風壓力的空氣。當艦船航行在不同區域時,環境溫溼度存在較大差異,對空調的冷卻降溫或加熱除溼工況有較大的影響,無法滿足恆溫供風的要求。一般空調裝置採用指示燈、顯示儀表等顯示機組的運行狀態,但在甲板上使用時,由於常在陽光直射的情況下使用,一般空調控制系統無法看清楚指示燈的工作狀態、顯示儀表的參數且系統的操作較複雜,無法滿足可靠、安全、快速、方便使用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靠、安全、快速、方便使用的艦船用航空恆溫供氣系統,配合航空空調裝置可以快速為設備提供不同的恆溫空氣用於設備的冷卻降溫或加熱除溼,保障設備的正常使用要求。
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艦船用航空恆溫供氣系統,包括電控箱、進風段、羅茨風機和出風段,所述進風段自左向右依次設有進風段進口、過濾器、加熱器、第一蒸發器和進風段出口,出風段自左向右依次設置有出風段進口、第二、第三蒸發器以及出風段出口,羅茨風機輸入端連接進風段出口,羅茨風機輸出端連接出風段進口,羅茨風機輸出端設有直接聯通出風段出風口的出風支路,所述出風段出口連接有快速連接接頭;進風段進口安裝有溫度傳感器,進風段出口安裝有溫度溼度傳感器,羅茨風機的輸出端安裝有溫度溼度傳感器,出風段出口安裝有壓力傳感器以及溫度溼度傳感器;所述各蒸發器分別連接有獨立的空調系統,所述所述空調系統包括經管道依次連接為迴路的壓縮機、冷凝器、貯液器、乾燥過濾器、膨脹閥、和氣液分離器,各蒸發器分別串接於膨脹閥與氣液分離器之間;冷凝器與蒸發器間連接有熱力旁通閥支路;電控箱連接羅茨風機、加熱器、各空調系統的壓縮機、膨脹閥、熱力旁通閥以及各溫度、溫度和溼度以及壓力傳感器。
採取以上技術方案後,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電控箱採取PLC控制,採集航空空調裝置進口環境溫溼度,根據檢測到的進口環境溫溼度及選擇的運行工況自動選擇壓縮機及加熱器的運行數量,同時檢測裝置中間過程溫度及出口供風溫溼度,通過多級逐步控制溫度的方式實現裝置出口的恆溫供氣。控制系統通過電子膨脹閥的PID調節來控制壓縮機的熱氣旁通從而實現壓縮機的無級能調,同時通過調功器的PID調節來控制加熱器的運行功率從而實現加熱器的無級能調,達到逐級溫控、精準控溫的目的。在不同的使用工況下,通過改變壓縮機、加熱器的運行數量、功率及調節PID的目標溫度實現機組在冷卻降溫或加熱除溼不同工況下的正常運行。
室外的空氣經過空氣過濾器過濾後,經加熱器預處理,再經過第一蒸發器處理有羅茨風機送入出風段,但負荷小的工況下,直接由羅茨風機的出風支路直接出風;在負荷大的情況下,羅茨風機的出風經過出風段的第二蒸發器或者第二、第三蒸發器同時處理後出風,以滿足需求。由於系統中設置有多個溫度、溼度及壓力傳感器,電控箱可以根據採集到的數據控制各被控原件進行調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空調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詳述:
如圖所示,一種艦船用航空恆溫供氣系統,包括電控箱1、進風段、羅茨風機2和出風段,所述進風段自左向右依次設有進風段進口、過濾器3、加熱器4、第一蒸發器5和進風段出口,出風段自左向右依次設置有出風段進口、第二、第三蒸發器6,7以及出風段出口,羅茨風機2輸入端連接進風段出口,羅茨風機2輸出端連接出風段進口,羅茨風機2輸出端設有直接聯通出風段出口的出風支路8,所述出風段出口連接有快速連接接頭9;進風段進口安裝有溫度傳感器10,進風段出口安裝有溫度溼度傳感器11,羅茨風機2的輸出端安裝有溫度溼度傳感器12,出風段出口安裝有壓力傳感器14以及溫度溼度傳感器13;所述各蒸發器分別連接有獨立的空調系統22,所述所述空調系統22包括經管道依次連接為迴路的壓縮機15、冷凝器16、貯液器17、乾燥過濾器18、膨脹閥19和氣液分離器20,各蒸發器分別串接於膨脹閥19與氣液分離器20之間;冷凝器16與蒸發器間連接有熱力旁通閥支路21;電控箱1連接羅茨風機2、加熱器4、各空調系統的壓縮機15、膨脹閥19、熱力旁通閥21以及各溫度10、溫度和溼度11,12以及壓力傳感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