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科創規劃(將科創基因植於城市肌理)
2023-06-20 12:28:38 1
太倉科創規劃?「一下飛機,我們就租了輛車,一路開了過來」2020年4月,一名年輕人接受西北工業大學太倉長三角研究院的邀請,帶著自己的無人機夢想,第一次來到這座江南水鄉在路上,便捷的物流交通,優美的人居環境,深深打動了他,讓他萌生了「挪窩」的念頭,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太倉科創規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太倉科創規劃
「一下飛機,我們就租了輛車,一路開了過來。」2020年4月,一名年輕人接受西北工業大學太倉長三角研究院的邀請,帶著自己的無人機夢想,第一次來到這座江南水鄉。在路上,便捷的物流交通,優美的人居環境,深深打動了他,讓他萌生了「挪窩」的念頭。
觀光之旅結束後,時任陝西嘉創飛航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的符文忠於次月便決定將公司的部分業務搬遷至太倉,註冊成立了嘉創飛航(蘇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當時公司所在的樓屬於商務用樓,營業執照上不能有生產,太倉政府得知情況後,專門開了個會,最終敲定在營業執照上加上生產,整個流程特別快。」務實的政府,成為符文忠紮根太倉的另一個原因。
近年來,江蘇省太倉市出臺實施了《太倉市創新人才引進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太倉市科技領軍人才計劃實施辦法》等政策,不斷提高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支持。目前,單個項目最高給予1000萬元資金支持,團隊最高給予1億元綜合扶持。在政府的引導下,符文忠於當年便獲評姑蘇、太倉創新創業領軍人才,並成功領取到了第一筆獎勵金。
太倉厚待人才,人才反哺太倉,實現城市與人才的雙向奔赴。目前,該公司專注於無人機 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已成功申請20餘項專利。在該公司的助力下,由中國仿真學會主辦的國際先進機器人及仿真技術大賽將今年的賽場搬到了太倉,屆時,來自全國數百支隊伍齊聚太倉,進行各類先進機器人之間的競賽。
人才是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太倉一直深諳此理。通過成立科技招商公司、舉辦T-MAX科創大賽、引進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渠道,繪製產業圖譜,定向招引產業所需人才,並按照「一企一策一團隊」配比,提供全流程服務,項目落地最快實現當天考察、當天註冊。經過多年發展,太倉科技領軍人才隊伍有了長足的進步。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科技領軍人才項目497個,主要分布於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領域。
招引人才,既要看見當下,又要思考未來。「科技人才主要來源還是企業培養與外部招引,缺少高等教育院校的加持,基礎人才儲備相對不足。」太倉市科技局局長鬱穎珠直言太倉如今面臨的挑戰。為此,太倉市對症下藥,積極引進西交利物浦大學等高校,調動高校院所契合太倉產業發展需求的優勢學科專業人才和科研資源,為太倉科創「加碼」。
今年9月,一群特殊的「客人」來到太倉,他們將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開啟自己的校園新生活。據悉,該校區的建立,是西交利物浦大學融合式教育模式中的重要一環,本科學生在蘇州校區完成一年的強化通識教育後,可以按照自己的人生規劃和喜好,選擇相關行業學院進行新一輪的學習。
「在這裡,我們將產教研整合起來,設立實驗工場、創新工場,企業可以帶著問題來和我們的技術人員對接,學生和教師都可以參與其中。」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教授說,每一個學院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還會成立一個相應的公司,組織安排學生真正深入企業一線實踐。
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的南側,智匯谷項目工程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西浦培養的是應用型技術人才,所以我們在規劃中提供了一些科創空間,利於他們的課題研究和項目研發。」太倉高新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楊凱健介紹,將加大科創載體建設力度,形成「眾創空間 孵化器 加速器 科技產業園」鏈式發展體系,確保科創項目有地可落。
定位「賽道」,精準發力。「考慮到太倉擁有基於德企的精密製造產業基礎,,以及毗鄰上海帶來的豐富航空產業資源,所以我們定位了航空航天這一產業創新集群。」鬱穎珠說。
今年上半年,中德(太倉)創新長廊成功入選省科技型創業企業孵育計劃項目。創新長廊規劃建設總面積2.01平方公裡,以高端裝備製造(航空航天)為特色產業,積極構建產業生態、人文環境生態和創新創業生態。截至目前,中德(太倉)創新長廊建有太倉市科技創業園、德國留學生創業園、中德MOBO孵化器等科創載體21家,集聚超400家高端裝備製造企業,建有各類省級研發機構47個,建成實驗室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21個。
將科創基因植根於城市肌理,將創新理念融入城市更新。結合全市科技創新和產業布局實際,太倉市正研究制定《太倉市優化科創布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明確今後三年全市科創載體建設發展總體思路和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今年計劃新增90萬平方米載體面積,力爭在未來三年,新增載體孵化面積200萬平方米以上。(戴茜茜)
來源: 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