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精軋斷輥的處理方法與流程
2023-11-30 02:42:51 1

本發明屬於軋鋼工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熱軋帶鋼精軋機斷輥的快速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熱軋帶鋼精軋機斷輥事故尚無快速、簡捷、有效的處理工具和統一、標準的處理方法。一方面,事故發生後,聯繫協調過程繁瑣,事故處理複雜,時間長(一般3~5小時);另一方面,只有一些有經驗的老操作工比較清楚具體的處理步驟和方法,而且事故沒有發生時無法進行模擬培訓,使新操作工和沒有經歷過斷輥事故的操作工面對該事故時不知所措,造成臨陣研究方案,邊研究邊處理的情況,造成事故處理時間延長,嚴重影響生產的順利進行和機組的產能。另外,由於作業空間受限,操作工進入軋機切水板內後,穿插鋼繩時間長,安全風險大,且勞動強度極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縮短斷輥處理時間,減少事故損失,使斷輥事故處理標準化。
為此,本發明所採取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精軋斷輥的處理方法為:
工具製備:包括吊環、卸扣、鋼繩、尼龍吊帶、防滑墊塊和雙作用液壓缸;
所述吊環為一側帶有螺杆的圓環,螺杆的螺紋尺寸、規格與工作輥軸承箱內側端部預設的螺栓孔相匹配;所述卸扣由「u」形環和插銷組成,插銷插入在「u」形環兩個自由端的銷孔內;所述防滑墊塊由兩個脊背部相連接的弧形塊構成;所述雙作用液壓缸的兩端均帶有連接鋼繩的鉤頭;
斷輥處理:包括上工作輥斷裂和下工作輥斷裂
當某個工作輥斷裂時,先在斷輥兩側的工作輥軸承箱內側的螺栓孔內分別擰入一吊環;再通過軋機plc控制軋輥平衡升降,使斷裂的上工作輥與下工作輥或下工作輥與下支承輥分離,並在斷輥下部墊入防滑墊塊,使斷輥保持平穩;然後用尼龍吊帶將斷輥與其支承輥捆綁固定,再用鋼繩和兩臺雙作用液壓缸將斷輥兩端的工作輥軸承箱連接並拉緊,使斷輥的兩部分合成一體,最後通過換輥推拉裝置將連接好的斷輥推出軋機,完成抽輥作業;其具體處理方法為:
上工作輥斷裂:先將下工作輥推至上下輥錯位落輥推出位置,將上工作輥平衡升起,在上下工作輥之間穿入尼龍吊帶;再將上工作輥和上支承輥落下,將尼龍吊帶兩端使用雙作用液壓缸緊固後,升起至目標高度,鎖定支持輥平衡液壓缸,墊入防滑墊塊,落下上支承輥平 衡,抽出尼龍吊帶,使用尼龍吊帶和雙作用液壓缸將防滑墊塊與斷裂的上工作輥緊固;然後將卸扣掛入吊環,並與鋼繩和雙作用液壓缸連接,利用雙作用液壓缸收緊鋼繩,將工作輥軸承箱和斷裂的上工作輥連接緊固好,觀察兩側的工作輥軸承箱,用雙作用液壓缸微調位置,使工作輥軸承箱與軋機牌坊不發生幹涉;連接完成後,使用推桿或拉杆將斷裂的上工作輥安全快速地推出軋機;
下工作輥斷裂:先將提升軌道抬起,上工作輥平衡落下,在下工作輥與下支承輥間穿入尼龍吊帶,使用雙作用液壓缸緊固後,升起上平衡,對正折斷處,並在折斷處下部墊入防滑墊塊;然後用卸扣掛入吊環,並與鋼繩和雙作用液壓缸連接,用雙作用液壓缸收緊鋼繩,將工作輥軸承箱與斷裂的下工作輥連接緊固好,觀察兩側工作輥軸承箱,使用雙作用液壓缸微調位置,使工作輥軸承箱與牌坊不發生幹涉;放下上平衡,將尼龍吊帶鬆開,升起上平衡後,將下工作輥推至上下輥錯位落輥推出位置,在上下工作輥間墊入防滑墊塊,使用尼龍吊帶和雙作用液壓缸緊固後,取出下部防滑墊塊,調整連接工作輥軸承箱的四根鋼繩位置,使工作輥軸承箱與牌坊不發生幹涉後,將下工作輥推出軋機。
所述防滑墊塊材質為木質、樹脂或尼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方法簡單易行,操作方便,處理迅速,能有效避免傳動側軸承箱的傾斜,安全快速將斷輥移出軋機,提高斷輥處理速度,降低員工的勞動強度,保證作業安全,有效縮短事故時間,使斷輥處理時間由原來的3~5小時縮短至1.5小時,從而快速恢復生產,提高軋機的作業率和機組的產能,最大限度地減小生產損失。同時,有利於斷輥事故處理的標準化,避免作業的盲目性。
附圖說明
圖1是上工作輥斷裂處理結構示意圖;
圖2是防滑墊塊主視圖。
圖中:下工作輥1、工作輥軸承箱2、上工作輥3、吊環4、鋼繩5、上支承輥6、尼龍吊帶7、雙作用液壓缸8、卸扣9、防滑墊塊10。
具體實施方式
工具製備:
包括吊環4、鋼繩5、尼龍吊帶7、雙作用液壓缸8、卸扣9及防滑墊塊10的製備。吊環4為一側帶有螺杆的圓環,螺杆的螺紋尺寸、規格與工作輥軸承箱2內側端部預設的螺栓孔相匹配。卸扣9由「u」形環和插銷組成,插銷插入在「u」形環兩個自由端的銷孔內。防滑 墊塊10(見圖2)由兩個脊背部相連接的弧形塊構成,其材質採用木質、樹脂或尼龍均可。雙作用液壓缸8則是利用普通液壓缸改造而成,其兩端均帶有連接鋼繩5的鉤頭。為確保作業安全,應保證吊環和卸扣載荷達到100kn,雙作用液壓缸載荷達到200kn,尼龍吊帶單根承重能力20t。
斷輥處理:包括上工作輥3斷裂和下工作輥1斷裂兩種情況。
當某個工作輥斷裂時,先在斷輥兩側的工作輥軸承箱2內側的4個螺栓孔內分別擰入一吊環4;再通過軋機plc控制軋輥平衡升降,使斷裂的上工作輥3與下工作輥1或者下工作輥1與下支承輥分離,並在斷輥下部墊入防滑墊塊10,使斷輥保持平穩;然後用尼龍吊帶7將斷輥與其支承輥捆綁固定,再用鋼繩5和兩臺雙作用液壓缸8將斷輥兩端的工作輥軸承箱2連接並拉緊,使斷輥的兩部分合成一體,最後通過換輥推拉裝置將連接好的斷輥推出軋機,完成抽輥作業。其具體處理方法為:
上工作輥3斷裂:
先將下工作輥1推至上下輥錯位落輥推出位置,將上工作輥3平衡升起,在上下工作輥之間穿入尼龍吊帶7;再將上工作輥3和上支承輥6落下,將尼龍吊帶7兩端使用雙作用液壓缸8緊固後,升起至目標高度,鎖定支持輥平衡液壓缸,墊入防滑墊塊10,落下上支承輥6平衡,抽出尼龍吊帶7,使用尼龍吊帶7和雙作用液壓缸8將防滑墊塊10與斷裂的上工作輥3緊固;然後將卸扣9掛入吊環4,並與鋼繩5和雙作用液壓缸8連接,利用雙作用液壓缸8收緊鋼繩5,將工作輥軸承箱2和斷裂的上工作輥3連接緊固好,觀察兩側的工作輥軸承箱2,用雙作用液壓缸8微調位置,使工作輥軸承箱2與軋機牌坊不發生幹涉;連接完成後,使用推桿或拉杆將斷裂的上工作輥3安全快速地推出軋機即可。
下工作輥1斷裂:
先將提升軌道抬起,上工作輥3平衡落下,在下工作輥1與下支承輥間穿入尼龍吊帶7,使用雙作用液壓缸8緊固後,升起上平衡,對正折斷處,並在折斷處下部墊入防滑墊塊10;然後用卸扣9掛入吊環4,並與鋼繩5和雙作用液壓缸8連接,用雙作用液壓缸8收緊鋼繩5,將工作輥軸承箱2與斷裂的下工作輥1連接緊固好,觀察兩側工作輥軸承箱2,使用雙作用液壓缸8微調位置,使工作輥軸承箱2與牌坊不發生幹涉;放下上平衡,將尼龍吊帶7鬆開,升起上平衡後,將下工作輥1推至上下輥錯位落輥推出位置,在上工作輥3與下工作輥2間墊入防滑墊塊10,使用尼龍吊帶7和雙作用液壓缸8緊固後,取出下部防滑墊塊10,調整連接工作輥軸承箱2的四根鋼繩5位置,使工作輥軸承箱2與牌坊不發生幹涉後,將下工作輥1推出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