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重慶旅遊景點(重慶旅遊景點之洪崖洞)
2023-06-20 06:46:48 1
洪崖洞原名洪崖門,是古重慶城門之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解放碑滄白路,地處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濱江地帶,是兼具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等功能的旅遊區 。2006年,由重慶市人民政府總投資3.85億元興建而成 。
洪崖洞是重慶市重點景觀工程,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主要景點由吊腳樓、仿古商業街等景觀組成 。洪崖洞一共有11層,夜晚燈光從晚上6點開燈,10點熄燈。可望吊腳群樓觀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燙山城火鍋看兩江匯流,品天下美食。形成了「一態、三絕、四街、八景」的經營形態,體現了巴渝文化休閒業態。
2007年11月,重慶洪崖洞民俗風貌區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20年11月18日,洪崖洞被列入「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 。
洪崖洞地理位置重慶市渝中區濱江路88號(嘉陵江畔);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
開放時間:全年全天開放;
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門票價格:免費;
佔地面積:46000 m²;
著名景點:吊腳樓、仿古商業街;
建議遊玩時長:2-4小時
發展歷史戰國時期(公元前314年),秦張儀滅巴國後修築巴郡。三國蜀漢時期(公元226年),李嚴主導了重慶歷史上的第二次築城。當時重慶人煙稀少,大規模開採山石困難,所以為土城。南宋時期(1238年),彭大雅為抗擊元兵第三次築城,城牆由條石堆砌而成。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戴鼎第四次築城,建九開八閉十七門,洪崖門為閉門。洪崖門原是一道開門,此地曾發生過一場慘烈戰事。據《新元史·汪世顯傳》記載:汪惟正於至元八年(1271年)與兩川行樞密院合兵圍重慶,奪洪崖門,獲宋將何世賢 。
清代重慶城區劃分為二十九坊,城門外編為十五廂,洪崖門內地區屬洪崖坊,附廓之區為洪崖廂。洪崖門,歷來為軍事要塞,也是重慶城的一大勝景。洪崖洞在洪崖門外巖下崖邊,是一個巨大石窟,又叫洪巖洞、神仙洞。相傳古代有個神仙,大號洪崖仙人。晉代學者郭璞曾寫下「右拍洪崖肩」詩句,將其擬人化 。洪崖門早已損毀,位於洪崖洞海盜船位置。保留了江隘炮臺、洪崖閉門、紙鹽碼頭、明代城牆、辛亥碑文等大部分歷史遺蹟 。
2002年,洪崖洞景觀工程開始競標。2003年,因規劃需修建千廝門大橋,洪崖洞項目得移45米,原設計方案重新調整。洪崖洞最初的預算有9000萬元,屢改設計投資又追加2億多元。2006年,總投資3.85億元興建而成,形成11樓和1樓走出去都是馬路的山城特色。
2020年,小天鵝集團研究決定,投入資金4580萬元對洪崖洞景區進行全面改造和提檔升級,除了外景觀提檔升級,打造互動景點也是本次改造的一大亮點,主要包括「母城記憶沉浸式體驗區」「巴渝十二景」科技文旅項目、「未來重慶」賽博朋客體驗區、主題餐廳等項目 。
位置境域洪崖洞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嘉陵江濱江路,北臨解放碑滄白路,南接江濱路,洪崖洞沿嘉陵江全長約1.2裡,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
吊腳樓屬於欄式建築,依山就勢,沿江而建,房屋構架簡單,開間靈活、形無定式,讓解放碑直達江濱。隨坡就勢的吊腳樓群,形成線性道路空間,吊腳樓的下部架空成虛,上部圍成實體。洪崖洞是重慶歷史文化的見證和重慶城市精神的象徵。洪崖洞民俗風貌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北臨嘉陵江,南接解放碑滄白路,項目沿江全長約600米,商業建築總面積逾60000平米,以具有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通過分層築臺、吊腳、錯疊、臨崖等山地建築手法,把餐飲、娛樂、休閒、保健、酒店和特色文化購物等六大業態有機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立體式空中步行街」,成為具有層次與質感的城市景區、商業中心 。
洪崖洞夜景
主要景點洪崖洞(日景)
洪崖洞一共有11層,夜晚燈光從晚上6點開燈,10點熄燈。可望吊腳群樓觀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燙山城火鍋看兩江匯流,品天下美食。形成了「一態、三絕、四街、八景」的經營形態,體現了巴渝文化休閒業態。「一態」指的是文化休閒業態。「三絕」指的是吊腳樓、集鎮老街、巴文化;「四街」指洪崖洞的四條街:動感酒吧街、巴渝風情街、盛宴街美食街、城市陽臺異域風情街。四條大街分別融匯了時尚元素,主題迥異特色鮮明。成為重慶娛樂生活、夜生活的標向。「八景」指的是洪崖滴翠、兩江匯流、吊腳樓群、洪崖群雕、城市陽臺、巴文化柱、濱江好吃街、嘉陵夕照 。
動感酒吧街動感酒吧街
動感酒吧街,位於第5層,有日本、韓國、義大利、土耳其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連鎖酒吧入駐。是集美食、娛樂、交友、商務、購物、活動、體驗於一體的場地,其特色是異地美食和異域藝術 。
巴渝風情街巴渝風情街
天成巷巴渝風情街,位於第1層,主要展示時尚潮流,以巴渝盛景為載體,展示巴渝風情的青磚、石瓦。有紅簷綠瓦的仿古典民居,以及前店後廠「民間工藝作品」。
盛宴美食街盛宴美食街
盛宴美食街街道長百米,寬七、八步,街道由青石板鋪成,展現的是「另類美食城」的景色,位於第4層,集中了中外名店。臨江一面有工匠當街打餈粑、切桃片、烤制花生糖,以及現場演繹美食特產製作工藝,臨崖一面有小吃店,旦旦面、豬兒粑、大湯圓、歌樂山辣子雞、黔江雞雜,老重慶毛血旺等。
異域風情街異域風情街,洪崖洞整體景觀裡的一小部分,位於第9-10層(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是平臺下面的1-2層),有各國美食餐廳,還有臨江景的咖啡廳,緊緊靠江邊,可以品美食,看江景 。
重逢1980街重逢1980」街區,以20世紀八九十年代重慶市井生活為主題重新打造,總建築面積約3100平方米,藝術化展現年代生活場景區、年代人物角色演繹區和年代互動體驗區等,還在內城區的山城電影院打造了鄧麗君全息MR互動音樂秀供大家體驗 。
洪崖滴翠洪崖滴翠,洪崖洞一帶曾是林木蒼翠,樹多則蓄水,於是一條小溪從山林間滲出,沿大陽溝、會仙橋一直流到洪崖洞附近,形成一道瀑布懸空而下,落至崖間再順著巖石自上而下地匯作涓涓細流。而在少雨的季節,水就呈星星點點往崖下滴,水珠兒被陽光映透得,個個如綠珠碧玉,便有文人騷客們將其稱為「洪崖滴翠」。據明人曹學佺《蜀中名勝記》記載:「城西雉堞下有洞曰洪崖,覆以巨石,飛瀑時至,亦名滴水崖。有元豐時蘇軾、任仲儀、黃庭堅題刻。」清巴縣知府王爾鑑對「洪崖滴翠」以詩吟誦來得妙:「洪崖肩許拍,古洞象難求。攜得一樽酒,來看五色浮。珠飛高岸落,翠湧大江流。掩映斜陽裡,波光點石頭。」洪崖滴翠,被列「巴渝十二景」之一 。
兩江匯流兩江匯流,長江與嘉陵江交匯於重慶朝天門碼頭,形成具有山水都市「自然特質」和「核心氣質」的標誌美景。兩江的崖壁上密密麻麻布滿了崖沙燕巢穴。只要有沙質崖壁的地方,就可能有崖沙燕去築巢,但它們對環境要求較高,通常會選擇人少、水草豐美的地方 。
吊腳樓群吊腳樓群,洪崖洞絕壁懸崖上的「吊腳樓群」,是獨特的巴渝傳統建築。重慶洪崖洞民俗風貌區就是這一城市旅遊景觀的真實寫照。因水而生、順崖而長,高低錯落、依山就勢,讓重慶解放碑步行街直達江濱,被譽為新重慶的「城市名片」 。
洪崖群雕洪崖群雕
洪崖群雕,在城市陽臺廣場中央位置,主要雕塑有作者郭選昌的「記憶山城」,高約13米,寬約8米,黃銅巨型雕塑。雕塑的基座,是老重慶臨江危崖,一座吊腳樓巍然屹立其上,再現了老重慶沿江風情 。
城市陽臺城市陽臺,是洪崖洞民俗風貌區的配套項目,面積約7000平方米,可容納1000人同賞兩江匯流的景觀。從解放碑步行10分鐘即到。站在城市陽臺上,繁華的解放碑,以及兩江交匯的勝景一覽無餘。城市陽臺為重慶最大的一個城市交通轉換站,洪崖洞城市陽臺停車場可同時容納30-40輛車輛的停放,需要遊逛解放碑或停留在洪崖洞遊玩的遊客則可乘坐扶梯或觀光電梯直上解放碑或達到洪崖洞的任何一層樓 。
基礎建設洪崖洞二期工程,總佔地29905平方米,再現老重慶大梯步、老城門。原生態摩崖石雕,208米長。創意大廈,地面63層、地下8層,共計71層,10萬平方米。洪崖洞民俗音樂廣場與國泰劇院和解放碑森林廣場有,容納三千多人。洪崖洞吊腳樓群,近600米長 。
品牌建設2007年11月,重慶洪崖洞民俗風貌區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2020年11月18日,洪崖洞被列入「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 。
2021年10月,擬入選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名單。
價值意義洪崖洞所處的解放碑商圈是重慶商業的發源地,具有核心商務區的經濟職能,輻射範圍涉及重慶市,也是重慶首個百億級商圈。洪崖洞旅客到訪量,成為解放碑商業客流的首要支撐 。
乘車路線公交線路乘坐重慶公交111、112路外環,到洪崖洞站下車;乘坐重慶公交105路、111路、112路內環,在小什字站下車後向西北步行400米。
軌道交通乘坐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在臨江門站下車後向東北步行500米即到。乘坐重慶軌道交通1、6號線,在小什字站下車6、9號出口出站步行到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