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為了發現更好的自己(旅行最大的意義)
2023-06-20 16:36:33 1
◉ 點擊上方關注【愛閱知識館】 ☑ 後臺回覆:福利,免費領取學習資料,職場乾貨
◉ 每天帶你 自律成長丨知識充電丨閱讀寫作
▶ 做一個有溫度的價值傳播者
說到旅行,對於很多人來說雖然奢侈,但確實生活的必需品。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我們從小一直被這句廣告詞所洗禮著,但很多時候我也想普通的旅行者一樣,只是到網紅景點打打卡,並沒有深刻思考這文化背景後面真實的意義。
一.什麼是真正的旅行?
餘秋雨先生曾今說過「有人把生命侷促於互窺互監、互猜互損,有人則把生命釋放於大地長天、遠山滄海。" 他因為困惑於「書齋著述與實際發生的文化現象嚴重脫節」而走出書房,在旅行了大半個中國後,踏足亞歐大陸,叩訪兩河流域、埃及、以色列、阿拉伯半島、希臘、羅馬、伊朗、印度等古文明發祥地以及眾多歐洲國家。
他根據自己遊歷歐洲的經歷,寫下了一本《歐洲之旅》,這本書與市面上大量的旅遊攻略又或是介紹歐洲歷史的書籍不同,《歐洲之旅》是厚實文化底蘊下的旅行散文,既有藝術家的優雅瀟灑,亦有學者的良知和優患意識。
如果說「旅遊」更多的是到此一看的打卡,聽聽導遊的知其然介紹,那麼真正意義上的「旅行」一定是如餘老師般帶著思考,帶著感悟的知其所以然,可謂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藝術魅力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人文魅力的完美結合。
比如餘老師從它最著名的中央大街—蘭布拉大道(又稱"「流浪者大街」)切入,用「流浪"一詞來定義整座城市。你或許認為這樣的「定義」未免太過淺顯,別著急,餘老師又來到了人物角度的深挖:無論是給巴塞隆納留下了太多神作的鬼才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還是靠立在海邊為西班牙打開海上世界的哥倫布,他們將血液裡驚駭世俗的想像力和不墨守成規的探索心,通通融在自己的行動中,聖家堂的宏大,奎爾公園的童話,不畏險阻的冒險和出發不正是「流浪更深層次的意義嗎?
※圖為 蘭布拉大道
餘秋雨在行走中洞察,在觸摸中感悟,在跨越中思索,從而交織形成了一系列以獨特人文情懷,「導遊」人類文明大空間大歷史的睿智而優美的文字,由此開了「文化大散文」之先河。我們大部分人都只是在「旅遊」,而真正的「旅行」恰恰應該是像餘秋雨先生這樣的,在洞察了歷史的哲思,文化的底蘊才融合出來的感悟。
只有這樣,你看到的是世界才是立體而豐滿的,不僅視野得到開闊,思想也會變得包容。生命質量的落差往往不是取決於有限的時間,而是無限的空間。
二.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
畢淑敏在《藍色天堂》裡寫道:「旅行的意義,不是到此一遊。旅行是一種學習,它給你用一雙嬰兒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看不同的社會,讓你變得更寬容,讓你理解不同的價值觀,讓你更好地懂得去愛、去珍惜。」
真正的旅行是一種心態的調整,讓你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它是一種看到世界的方式,它能讓你的視野更加開拓,讓你在思考和觀察人或物的時候,視角也會更加的寬廣。讓你學會謙虛,懂的尊重!
走出你的安逸之處,以全新的方式去感受世界,喜歡旅行的人,一定有著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你會發現但凡愛旅行的人他們的性格都是比較開朗活潑的,對待世間萬物也會用更廣大的視角去看Ta。不會為了一些不足掛齒之處而局限自己,這就是生活態度的轉變,旅行中接觸了更多的人與事,你就會被這個世界上的其他生活態度所感化,從而也會對你自己一些態度有一些或多或少的改變。
沒有人可以確切的告訴你旅行有什麼意義,因為對於身處銀河系荒涼偏僻的旋臂上,微小的太陽星系中,一顆渺小藍色星球上,塵埃一樣微不足道的我們,在這個狹小的世界上旅行能有什麼意義?
在宇宙的時間長河裡,我們不過百年的一生又有什麼意義?
但是,在這荒涼偏僻的星系中,在我們這短短的一生中,在這僅有一次的生命中,你可以:
做你想做的事,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這就是最大的意義
今日話題:你覺得旅行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 END ——
◉ 歡迎關注【愛閱知識館】,回覆:福利,領取職場乾貨大禮包,升職加薪資料。
▶ 每天帶你 自律成長丨知識充電丨閱讀寫作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評論、點讚、轉發、收藏一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