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聲波處理大麥以提高麥芽質量的方法
2023-06-20 10:40:11 1
專利名稱:一種超聲波處理大麥以提高麥芽質量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食品領域啤酒原料範疇,特別是涉及一種超聲波處理大麥以提高麥芽質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表明,超聲波處理種子可以提高種子的活力,打破種子休眠並促進萌發,並能增加作物的產量。超聲波對種子作用的機理可能是1.高強度的超聲波可導致細胞破碎和酶失活,而當超聲波強度適宜時這種改變是可逆的。細胞自身能修複壁和膜的破損,因而這種可修復的損傷改變細胞質膜的通透性,促進細胞內外物質的交換,從而促進種子的萌發。2.超聲波可提供能量,使某些酶的活性增強而破除對種子的休眠作用。當超聲波射到浸泡在水裡的大麥時,激烈的超聲振動會對大麥產生一種類似摩擦的作用,因而使得種皮的透水性和透氣性大大增強,並能使種子得到一定溫度。這樣大麥吸水速度加快,呼吸代謝速度也加快,促使種子內貯存的澱粉、脂肪和蛋白質加速溶解,種子就能提早發芽。此外,超聲波還具有殺菌作用,能殺死潛伏在種子身上的某些病菌和蟲卵。
發明內容
本發明利用超聲波可導致細胞破碎和激活酶的特性,採用一定的強度和頻率的超聲波處理大麥,提高了大麥的吸水速度和呼吸代謝速度,促使種子提早發芽。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超聲波處理大麥以提高麥芽質量的方法, 將大麥和水按質量比1:廣1:5放入容器中混合,然後用超聲波發生器處理,時間控制在 15 120分鐘,超聲波的頻率控制在35 IOOKHz。超聲波功率控制在每立方米麥水混合物0. 5 2KW。所述時間控制在90 120分鐘。所述超聲波的頻率控制在4(Γ80ΚΗζ。用超聲波處理後的大麥經過傳統制麥工藝進行浸麥、發芽、焙燒程序的處理。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對發芽時間,發芽指標及麥芽帶菌量的檢測發現,超聲波處理大麥可以縮短發芽時間,促進大麥中蛋白質和澱粉的溶解,超聲後大麥中的苦味素、 多酚等物質溶出較多,有利於發芽,促進麥芽溶解,並起到殺菌效果,有效提高麥芽質量。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解釋說明。檢測方法1.吸水速度檢測在大麥溼浸和幹浸階段,每兩小時對超聲處理過的大麥進行大麥吸收水量檢測。2.發芽率檢測每100粒大麥為一組,放入裝有2層濾紙的 IOcm培養皿中,放入20°C培養箱中。24小時開始記錄,每隔24小時記錄一次。3.麥芽指標檢測對超聲波處理後製成的麥芽,按照EBC (歐洲釀造協會)標準對其相關指標進行檢測。4.麥芽帶菌量檢測對超聲波處理過的大麥按照《GB 4789. 2-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測定》進行表面菌體濃度檢測。實施例1
稱取1Okg大麥,在KQ5200 (工作頻率40KHZ,超聲電功率200W)超聲波清洗器內處理。 其中以不進行超聲波處理為對照。1.吸水速度檢測對大麥進行超聲處理25min,在大麥溼浸和幹浸階段,每兩小時對超聲處理過的大麥進行吸收水量檢測(W代表溼浸,D代表幹浸,字母後的數字代表浸麥小時數)。記錄數據如下。
權利要求
1.一種超聲波處理大麥以提高麥芽質量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將大麥和水按質量比 1:廣1:5放入容器中混合,然後用超聲波發生器處理,時間控制在15 120分鐘,超聲波的頻率控制在35 IOOKHz。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聲波處理大麥以提高麥芽質量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超聲波功率控制在每立方米麥水混合物0. 5 2KW。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聲波處理大麥以提高麥芽質量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時間控制在9(Γ120分鐘。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聲波處理大麥以提高麥芽質量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超聲波的頻率控制在4(Γ80ΚΗζ。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聲波處理大麥以提高麥芽質量的方法,將大麥和水按質量比1:1~1:5放入容器中混合,然後用超聲波發生器處理15~120分鐘,超聲波的頻率控制在35~100KHz。超聲波功率是每立方米麥水混合物0.5~2KW。所述超聲波的頻率控制在40~80KHz。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對發芽時間,發芽指標及麥芽帶菌量的檢測發現,超聲波處理大麥可以縮短發芽時間,促進大麥中蛋白質和澱粉的溶解,超聲後大麥中的苦味素、多酚等物質溶出較多,有利於發芽,促進麥芽溶解,並起到殺菌效果,有效提高麥芽質量。
文檔編號C12C1/047GK102174345SQ20111003515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10日
發明者徐凱, 徐玉娟, 田桐, 石殿瑜, 邱然 申請人:中糧麥芽(大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