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機中的平面支承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21:23:36 1
專利名稱:風力發電機中的平面支承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力發電機,尤其涉及該風力發電機的平面支承 結構。
背景技術:
風是綠色能源之一,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對於沿海地區、海島、 灘涂、沙漠、草原牧區、山區和高原有風地區均可使用。風力發電機即可 以用於觀賞,又節省成本, 一舉兩得。
在風力發電機中涉及機械結構的主要是一個平面支承結構。如何設計 一個結構性能優異的平面支承結構是技術人員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風力發電機中的平面支 承結構,旨在解決上述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包括 一個外圈、 一個內圈;在所述的外圈和內圈的接觸 處設置一個在外圈上的凹槽以及一個在內圈上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和凹槽 之間安置至少三個以上的滾球。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證了風力發電機組能 在各種惡劣環境和氣候中長時間的穩定工作。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由圖l可見本實用新型包括 一個外圈l、 一個內圈2;在所述的外 圈1和內圈2的接觸處設置一個在外圈1上的凹槽11以及一個在內圈2上 的凹槽21;所述的凹槽11和凹槽21之間安置至少三個以上的滾球3; 所述的滾球3是六個。
本實用新型採用雙圈、雙排球式結構,依靠精心設計的兩個球型滾道 和嚴密細緻的加工工藝使風力發電專用平面支承能夠承受巨大的軸向力、 徑向力和傾翻力矩並具有很長的工作壽命,從而保證了風力發電機組能在 各種惡劣環境和氣候中長時間的穩定工作。
權利要求1.一種風力發電機中的平面支承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個外圈(1)、一個內圈(2);在所述的外圈(1)和內圈(2)的接觸處設置一個在外圈(1)上的凹槽(11)以及一個在內圈(2)上的凹槽(21);所述的凹槽(11)和凹槽(21)之間安置至少三個以上的滾球(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力發電機中的平面支承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滾球(3)是六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力發電機中的平面支承結構,包括一個外圈(1)、一個內圈(2);在所述的外圈(1)和內圈(2)的接觸處設置一個在外圈(1)上的凹槽(11)以及一個在內圈(2)上的凹槽(21);所述的凹槽(11)和凹槽(21)之間安置至少三個以上的滾球(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證了風力發電機組能在各種惡劣環境和氣候中長時間的穩定工作。
文檔編號F16C19/50GK201198819SQ200820057428
公開日2009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8日
發明者邱澗峰 申請人:上海歐際柯特迴轉支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