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秧死苗複方活性混配劑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12:46:46 1
專利名稱:爛秧死苗複方活性混配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營養調節劑,尤其是一種爛秧死苗複方活性混配劑。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水稻赤枯病是水稻一種常見病,其對水稻危害極大,常導致水稻爛種、爛芽、死苗、坐蔸、失綠、萎縮、葉片出現黃褐黑色斑點等病狀,使產量大幅下降直至絕收。為了克服該病,人們研製出了噴施寶,坐蔸靈,綠葉王等營養調節劑,上述調節劑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效果較好,但隨著時間推移,赤枯病對上述調節劑的抗藥性越來越強,對赤枯病引起爛種、爛芽、死苗、黃褐黑色斑點葉片、黃黑根及萎縮症效果越來越差,有的甚至無效,因而尋找一種新的營養調節劑來防治水稻赤枯病十分迫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對水稻赤枯病防治效果好的爛秧死苗複方活性混配劑,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按下列組份和重量比備料配製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5-30磷酸二銨20-28 氯化鉀15-30硫磺粉10-30 40%敵克松2-8將上述合組份混合均勻分裝即可。
本發明主要利用甲基布津的高效、殺菌性能對田間病原體進行殺滅,且病原體不易產生抗藥性,同時本發明還含有殺菌物硫磺粉和敵可松可保證殺滅效果。並通過補充營養物質氮磷鉀,提高植物體抗病能力和修復能力,使病害植物儘快康復。本發明將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與磷酸二銨、氯化鉀及硫磺粉、敵克松混合配製,經多年大田對比試驗效果極佳,結果見表1、表2。
表1 爛秧死苗複方活性混配劑——防治水稻赤枯病的試驗結果 表2 其他調節劑——防治水稻赤枯病的試驗結果
所說的見效是指新葉全面覆蓋老黃葉,坐蔸情況好轉,黃根、黑根、爛根情況明顯好轉。
從表1可知,本發明總有效率達100%,其中三天有效率達95%,而表2表明,其它同類產品對赤枯病防治效果較差,隨著時間推移,效果越來越差尤其是今年無效率有的高達82%。二者相比差別特別顯著。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目的是可以實現的。
使用時,按每畝100-150克用量,兌水30-40公斤混勻後噴霧即可。
本發明也可以與防治稻瘟病的藥劑如20%三環唑,或30%稻瘟靈或40%富士1號混合施用,防治稻瘟病藥劑用量根據需要而定。
實施例21、按下列組份和重量比備料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30磷酸二銨28 氯化鉀15
硫磺粉30 40%敵克松82、將上述各組份進行混合均勻後,根據需要進行分裝即可。
實施例31、按下列組份和重量比備料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20磷酸二銨25 氯化鉀25硫磺粉25 40%敵克松52、將上述各組份進行混合均勻後,根據需要進行分裝即可。
實施例41、按下列組份和重量比備料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25磷酸二銨22 氯化鉀23硫磺粉20 40%敵克松62、將上述各組份進行混合均勻後,根據需要進行分裝即可。
實施例51、按下列組份和重量比備料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20磷酸二銨25 氯化鉀25硫磺粉18 40%敵克松32、將上述各組份進行混合均勻後,根據需要進行分裝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爛秧死苗複方活性混配劑,由下列組份和重量比配製而成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5-30磷酸二銨20-28氯化鉀15-30硫磺粉10-3040%敵克松2-8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爛秧死苗複方活性混配劑,由下列組份和重量比配製而成,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5-30,磷酸二銨20-28,氯化鉀15-30,硫磺粉10-30,40%敵克松2-8,經多年大田對比試驗效果極佳,對赤枯病引起爛種、爛芽、死苗、黃褐黑色斑點葉片、黃黑根及萎縮症有效率達100%。
文檔編號A01N59/26GK1524426SQ0313581
公開日2004年9月1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03年9月15日
發明者林中龍 申請人:林中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