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帶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6:29:41
專利名稱:扎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扎帶,特別是一種使用螺絲收緊的扎帶。
背景技術:
現有的扎帶如圖4所示,包括扎頭6、帶齒62的扎條61,扎條61經扎頭一側伸出穿過扎頭另一側的通孔63,通孔63上設有卡頭64,卡頭64卡住紮條上的對應的齒使扎條不能回縮從而將物品捆綁在扎條圍成的圈內,在扎帶的拉扎過程中扎條最多可以後退一個自鎖齒位,所以,其缺點是捆綁效果差、易鬆脫、而且不能反覆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現有扎帶中存在的捆綁效果差、易鬆脫、而且不能反覆使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捆綁效果好、不易鬆脫、可反覆使用的扎帶。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扎帶,包括扎頭和帶齒的扎條,其特徵在於在扎頭上設有內置螺絲的螺絲腔,螺絲腔一側設有可伸入扎條的通孔,扎條上的齒與螺絲的螺紋相配。使用時將扎條尾部插入通孔,擰動螺絲即可將扎條圍成的範圍逐步縮小以達到紮緊物品的目的,而當反向擰動螺絲後即可將其鬆開,可以反覆使用,而且在擰緊過程中,扎條不會回縮。
所述扎帶,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絲前部設有卡頭,卡頭上部大而靠近螺絲的根部小,螺絲腔底部開有孔徑大於卡頭根部而小於卡頭上部的卡孔。當向螺絲腔內壓入螺絲時,卡頭上部越過卡孔後使螺絲不能自行從螺絲腔內滑出,以防螺絲丟失。
所述扎帶,其特徵在於所述扎頭的螺絲腔開口處設有向內的彈翼。其作用是螺絲被壓入螺絲腔內後,彈翼壓向螺絲後側阻止螺絲從螺絲腔內滑出。
有益效果由於採用了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用設置在扎頭螺絲腔內的螺絲與扎條上的齒相配使用,可以使扎條與被扎物品沒有絲毫間隙,提高了捆綁效果,螺絲與齒配合的深度提高後,兩者就不易鬆脫,而且,這種扎帶可以反覆使用,相對節約了資源。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扎帶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
圖1實施例綑紮住物品時的狀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扎帶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現有扎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扎頭,2、扎條,21、齒,3、螺絲腔,31、卡孔,32、通孔,4、螺絲,41、卡頭,5、螺絲腔,51、彈翼,6、扎頭,61、扎條,62、齒,63、通孔,64、卡頭,71、72、物件,8、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扎帶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結合
圖1和圖2可見,所述扎帶,包括扎頭1和帶齒的扎條2,扎頭1上設有內置螺絲4的螺絲腔3,螺絲腔3一側設有可伸入扎條的通孔32,扎條上的齒21與螺絲4的螺紋相配,螺絲4前部設有卡頭41,卡頭41上部大而靠近螺絲的根部小,螺絲腔3底部開有孔徑大於卡頭根部而小於卡頭上部的卡孔31。圖2中扎條2將兩物件71和72綑紮在一起。
實施例二,本實施例與上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於,防止螺絲滑出的結構不同,本實施例是在螺絲腔5的開口處設有彈翼51,當螺絲8被壓入螺絲腔5內後,彈翼51位於螺絲8外側,防止螺絲8從螺絲腔5內滑出。
權利要求1.一種扎帶,包括扎頭和帶齒的扎條,其特徵在於在扎頭上設有內置螺絲的螺絲腔,螺絲腔一側設有可伸入扎條的通孔,扎條上的齒與螺絲的螺紋相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扎帶,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絲前部設有卡頭,卡頭上部大而靠近螺絲的根部小,螺絲腔底部開有孔徑大於卡頭根部而小於卡頭上部的卡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扎帶,其特徵在於所述扎頭的螺絲腔開口處設有向內的彈翼。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捆綁效果好、不易鬆脫、可反覆使用的扎帶,包括扎頭和帶齒的扎條,其特徵在於在扎頭上設有內置螺絲的螺絲腔,螺絲腔一側設有可伸入扎條的通孔,扎條上的齒與螺絲的螺紋相配。使用時將扎條尾部插入通孔,擰動螺絲即可將扎條圍成的範圍逐步縮小以達到紮緊物品的目的,而當反向擰動螺絲後即可將其鬆開,可以反覆使用,而且在擰緊過程中,扎條不會回縮。
文檔編號B65D63/00GK2717848SQ200420072079
公開日2005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29日
發明者譚耀新 申請人:譚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