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磁療滑鼠墊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6:01:01 3
專利名稱:一種磁療滑鼠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腦周邊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具有磁療功能的磁療滑鼠墊。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工作,居住環境與以前相比,有了較大變化,開
始出現缺磁的問題,那麼,現代人怎麼會缺磁呢? 請檢查自己是否有如下情況 1.工作環境在兩層樓以上; 2.家居生活在兩層樓以上; 3.睡床採用"席夢思"床墊; 4.每天在地表活動少於5個小時; 5.每天乘車超過2個小時。 有研究資料表明,如果這5項中您佔到其中3項以上,久而久之,人體便會出現磁飢餓症,醫學上稱之為"乏磁症候群"。臨床資料顯示,人體長期缺磁會引發各種疾病;細胞缺磁,活力低下,就會加速肌體的衰老;血液缺磁會增加粘稠度,血粘度增加從而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各組織器官發生缺血、缺氧,引發循環系統、神經、泌尿及消化系統發生病變;
人體缺磁還會促發神經失調、新陳代謝紊亂、細胞死亡加快,繼而出現腰酸背痛、心悸、失眠、全身不適等症狀。 電腦已經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工作及生活休閒用品,滑鼠及滑鼠墊自然是使用電腦時密不可分的設備,現有的滑鼠墊一般只有增加滑鼠的摩擦力的功能,同時設有提高手腕舒適度的枕手凸緣,不具有補磁的功能,若能將針對現代人普遍缺磁的現狀,能夠在使用電腦的同時給人體補充磁,既不會影響工作,同時給人體補充了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
便,有效的磁療滑鼠墊。 為實現所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構造一種磁療滑鼠墊,包括墊子,設置在墊子後部的枕手凸緣,所述枕手凸緣內腔裝設有磁片;所述墊子包括基礎層,緊密粘接基礎層頂端的面層,所述枕手凸緣設置在面層後部,該枕手凸緣內腔上部設有增加枕手舒適度的泡棉層;所述墊子的基礎層,面層的製造材料包括布料,塑膠材料;所述磁片緊密設置在所述墊子基礎層與所述枕手凸緣的內腔。 本實用新型的磁療工作原理在使用電腦工作或娛樂時,右手握持滑鼠,右手手腕枕在滑鼠墊的枕手凸緣上,舒適方便,而置於滑鼠墊的枕手凸緣內腔的磁片的形成一個小小的磁場,該磁場對置於其中的人體手腕部分的血液進行磁療,在磁場作用下,白血球吞噬機能比較活躍,紅血球和淋巴細胞的沉降變慢,有利於消炎和降低血沉;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氧氣和鐵質的吸收,排除二氧化碳和血液內的汙物(有害毒素和疲勞物質);在體內產生電流,增加血管壁的彈性使血管擴張,降低血液粘度,加快血流,消除栓塞;提高了機體的免疫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在使用電腦工作或娛樂時,利用置於滑鼠墊內的磁片產生的磁場對人體進行磁療,使用方便,有效,對於長期使用電腦的人士自然補磁,具有顯著的磁療效果,長期使用,有利於提高使用者的機體免疫功能,有利於使用者的身體健康。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就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磁療滑鼠墊的具體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0017]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參閱
圖1、圖2所示的磁療滑鼠墊實施例,包括墊子l,設置在墊子後部的枕手凸緣142,所述枕手凸緣142內腔裝設有磁片2,所述墊子1包括基礎層12,緊密粘接基礎層頂端的面層14,所述枕手凸緣142設置在面層14後部,該枕手凸緣142內腔上部設有增加枕手舒適度的泡棉層16 ;所述墊子的基礎層12,面層14的製造材料包括布料,塑膠材料;所述磁片2緊密設置在所述墊子基礎層12與枕手凸緣142的內腔。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較佳實施例。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做出若干的變型和改進,也應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磁療滑鼠墊,包括墊子,設置在墊子後部的枕手凸緣,其特徵在於所述枕手凸緣內腔裝設有磁片。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磁療滑鼠墊,其特徵在於所述墊子包括基礎層,緊密粘接基礎層頂端的面層,所述枕手凸緣設置在面層後部,該枕手凸緣內腔上部設有增加枕手舒適度的泡棉層。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磁療滑鼠墊,其特徵在於所述磁片緊密設置在所述墊子基礎層與所述枕手凸緣的內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磁療滑鼠墊,包括墊子,設置在墊子後部的枕手凸緣,所述枕手凸緣內腔裝設有磁片;所述墊子包括基礎層,緊密粘接基礎層頂端的面層,所述枕手凸緣設置在面層後部,該枕手凸緣內腔上部設有增加枕手舒適度的泡棉層;所述墊子的基礎層,面層的製造材料包括布料,塑膠材料;所述磁片緊密設置在所述墊子基礎層與所述枕手凸緣的內腔。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在使用電腦工作或娛樂時,利用置於滑鼠墊內的磁片產生的磁場對人體進行磁療,使用方便,有效,對於長期使用電腦的人士自然補磁,具有顯著的磁療效果,長期使用,有利於提高使用者的機體免疫功能,有利於使用者的身體健康。
文檔編號A61N2/08GK201477546SQ20092015963
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1日
發明者黃丹耒 申請人:黃丹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