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缸內直噴汽油機活塞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22:20:21 2
專利名稱:一種缸內直噴汽油機活塞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缸內直噴汽油機活塞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油機部件,特別涉及一種缸內直噴汽油機活塞。
背景技術:
[0002]內燃機的燃燒室是指活塞在上死點時,燃料在氣缸內部燃燒的空間。燃燒室由活塞頂部、氣缸壁和汽缸蓋組成。汽油機活塞的頂部一般為平頂,面容比低,可以減輕活塞組的熱負荷和應力集中。目前隨著高效率、低油耗發動機開發的需要,缸內直噴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缸內直噴汽油機可以降低燃燒室的溫度,提高燃油響應性,降低排放,減少爆震趨勢。缸內直噴汽油機由於混合氣形成的需要,活塞的頂部結構往往為中間凹坑周圍突起的碗狀或半碗狀,該種結構與氣缸壁和汽缸蓋配合使燃氣形成更好的燃燒渦流,以提高燃燒效率。目前缸內直噴汽油機的活塞的頂部通常設計為中間有凹坑、周圍有突起的結構;凹坑底面通常為與活塞的頂面平行的水平面。凹坑底面為水平面在燃油噴射進燃燒室時,油霧會部分沉積在凹坑底平面上,不利於混合氣的形成,導致燃燒效率下降。因此,需要對現有缸內直噴汽油機活塞的頂部結構作進一步的改進。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缸內直噴汽油機活塞,其能避免油霧部分沉積在活塞的頂部凹坑內,有利於混合氣的形成,進一步提高燃燒效率。[000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缸內直噴汽油機活塞,包括活塞本體,其特徵是:一凸起設在所述活塞本體的頂部平面中部;一圓形凹坑設在所述活塞本體的頂部平面中部和下部,該圓形凹坑的口部直徑大底面直徑小並部分與所述凸起重合;所述圓形凹坑的口部圓心位於所述活塞本體的頂部平面的圓心之下,所述圓形凹坑的底面的圓心位於口部圓心之下,所述圓形凹坑的坑壁為過渡圓弧環面;其特徵是:所述圓形凹坑的底面為傾斜的平面。[0005]進一步,在靠近所述凸起下邊的左部設有進氣門避讓斜面,且該進氣門避讓斜面的右部與所述圓形凹坑重合;在靠近所述凸起下邊的右部設有進氣門坑,且該進氣門坑的左部與所述圓形凹坑重合;設置進氣門坑是為了避讓氣門運動,防止進氣門與活塞本體的頂部相撞。[0006]在靠近所述凸起上邊的左部設有排氣門避讓斜面,在靠近所述凸起上邊的右部設有排氣門坑;設置排氣門坑是為了避讓氣門運動,防止排氣門與活塞本體的頂部相撞。[0007]所述的一種缸內直噴汽油機活塞,其所述圓形凹坑的底面與活塞本體的頂部平面之間的夾角Θ為4° 8°。[0008]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0009]在相同容積的情況下,有一定斜度的圓形凹坑底面燃燒室比平底面燃燒室更利於缸內直噴系統調節燃油噴射角度,減輕油霧的沉積,提高燃燒室內混合氣形成速度與混合程度,優化可燃混合氣旋流形成、走向,利於提高燃燒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頂部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一:參見圖1、圖2所不的一種缸內直噴汽油機活塞,包括活塞本體20, —凸起24設在所述活塞本體20的頂部平面21中部;一圓形凹坑25設在所述活塞本體20的頂部平面21中部和下部,該圓形凹坑的口部直徑大底面直徑小並部分與所述凸起24重合;所述圓形凹坑25的口部圓心位於所述活塞本體20的頂部平面21的圓心之下,所述圓形凹坑25的底面26的圓心位於口部圓心之下,所述圓形凹坑25的坑壁為過渡圓弧環面27 ;其特徵是:所述圓形凹坑25的底面26為傾斜的平面;所述圓形凹坑的底面26與活塞本體的頂部平面21之間的夾角0為8°。進一步,在靠近所述凸起24下邊的左部設有進氣門避讓斜面29,且該進氣門避讓斜面29的右部與所述圓形凹坑25重合;在靠近所述凸起24下邊的右部設有進氣門坑23,且該進氣門坑23的左部與所述圓形凹坑25重合;設置進氣門坑是為了避讓氣門運動,防止進氣門與活塞本體的頂部相撞;在靠近所述凸起24上邊的左部設有排氣門避讓斜面28,在靠近所述凸起24上邊的右部設有排氣門坑22 ;設置排氣門坑是為了避讓氣門運動,防止排氣門與活塞本體的頂部相撞。實施例二:所述圓形凹坑的底面26與活塞本體的頂部平面21之間的夾角0為6°,其餘與實施例一相同。實施例三:所述圓形凹坑的底面26與活塞本體的頂部平面21之間的夾角0為4°,其餘與實施例一相同。圓形凹坑的底面為平面時,燃油先順著底面運動,一部分還未來得及與新鮮空氣混合即附著在活塞本體的頂部,影響燃燒效率;且因底面是平面,阻擋了氣流的運動,不利於與新鮮空氣形成渦流,使混合氣不能快速充分混合,進一步降低燃燒效率。圓形凹坑底面是斜面時,燃油先順著圓形凹坑的傾斜底面運動,燃油粒子在沉積之前已與新鮮空氣快速且充分地混合且形成渦流,在燃燒室中進一步混合,從而提高了燃燒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缸內直噴汽油機活塞,包括活塞本體(20),其特徵是:一凸起(24)設在所述活塞本體(20)的頂部平面(21)中部;一圓形凹坑(25)設在所述活塞本體(20)的頂部平面(21)中部和下部,該圓形凹坑的口部直徑大底面直徑小並部分與所述凸起(24)重合;所述圓形凹坑(25)的口部圓心位於所述活塞本體(20)的頂部平面(21)的圓心之下,所述圓形凹坑(25)的底面(26)的圓心位於口部圓心之下,所述圓形凹坑(25)的坑壁為過渡圓弧環面(27);所述圓形凹坑(25)的底面(26)為傾斜的平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缸內直噴汽油機活塞,其特徵是:在靠近所述凸起(24)下邊的左部設有進氣門避讓斜面(29),且該進氣門避讓斜面(29)的右部與所述圓形凹坑(25)重合;在靠近所述凸起(24)下邊的右部設有進氣門坑(23),且該進氣門坑(23)的左部與所述圓形凹坑(25)重合;在靠近所述凸起(24)上邊的左部設有排氣門避讓斜面(28),在靠近所述凸起(24)上邊的右部設有排氣門坑(2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缸內直噴汽油機活塞,其特徵是:所述圓形凹坑(25)的底面(26)與活塞本體的頂部平面(21)之間的夾角0為4° 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缸內直噴汽油機活塞,包括活塞本體,其特徵是一凸起設在所述活塞本體的頂部平面中部;一圓形凹坑設在所述活塞本體的頂部平面中部和下部,該圓形凹坑的口部直徑大底面直徑小並部分與所述凸起重合;所述圓形凹坑的口部圓心位於所述活塞本體的頂部平面的圓心之下,所述圓形凹坑的底面的圓心位於口部圓心之下,所述圓形凹坑的坑壁為過渡圓弧環面;其特徵是所述圓形凹坑的底面為傾斜的平面。本實用新型能避免油霧部分沉積在活塞的頂部凹坑內,有利於混合氣的形成,進一步提高燃燒效率。
文檔編號F02F3/26GK203050906SQ201320004788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6日
發明者戴基卉, 蔣繼科, 羅為, 楊江, 卓洪波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