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式中冷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10:44:21 3
專利名稱:焊接式中冷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渦輪增壓發動機重要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種生產工藝簡單,冷卻效果明顯的焊接式中冷器。
背景技術:
汽車渦輪增壓發動機系統用的中冷器,主要是利用空氣來冷卻從渦輪增壓器出來的高溫氣體。現有的中冷器有很多樣的結構,其性能各異。專利檢索發現,有人申請了名為「發動機強制式中冷器」的專利(專利申請號02278135.8),它由殼體、保溫隔熱層、壓縮機、製冷管道、隔板、冷凝器、貯氣乾燥器及空氣進口、發動機進氣管等構成,可將發動機的進氣進行強制冷卻,使其降低至5℃左右,大大提高了空氣密度,亦即提高了進入發動機氣缸供燃燒的氧氣量,使燃燒完全,減少了油耗、提高了發動機的功率,降低廢氣排放,減少空氣汙染。但是,這類中冷器往往存在著結構不盡合理,體積龐大,安裝不方便,生產成本過高等不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結構不盡合理,冷卻效果欠佳,生產成本過高等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由風室、邊板、散熱管構成的中冷器,其中風室內側設有邊板,散熱管設置在邊板上,所述散熱管內設有擾流片,所述風室與邊板的連接為焊接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擾流片為開設有窗口的波浪形或者鋸齒形,其基部焊接在所述散熱管內壁上。
作為優選,所述邊板上設有安裝孔,所述散熱管的端部設置在安裝孔內;所述散熱管之間設有鋸齒形翅片,所述翅片的側面開設有百葉窗式的窗口。
作為優選,所述散熱管呈橢圓形,整體擠壓或者卷壓成型,工藝簡單。
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布局合理,在散熱管內設有開設窗口的擾流片,既可增加散熱面積,又可減緩氣流的速度,把層流空氣變為強制紊流,提高整體的冷卻效果,散熱管之間的鋸齒形翅片,側面開設有百葉窗式的窗口,比光直式的翅片傳熱係數提高30%以上,散熱管採用整體擠壓或者卷壓成型,風室與芯體採用焊接結構,簡化生產工藝,有利於降低生產成本等特點。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圖1的A向視圖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散熱管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波浪形擾流片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翅片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參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由風室1、邊板2和散熱管4構成,其中風室1內側設有邊板2,散熱管4的端部設置在邊板2的安裝孔內,風室1與邊板2的連接為焊接結構。參看圖3、圖4和圖5,散熱管4內設有擾流片7,擾流片7為波浪形,其基部焊接在所述散熱管4內壁上,散熱管4之間設有翅片5,翅片的側面開設有百葉窗式的窗口。所述風室中,其中一側的風室口6設置進風口,另一側的風室口6設置出風口。參看圖2和圖3,散熱管採用整體擠壓或者卷壓成型,簡化生產工藝,有利於降低生產成本。
工作時,熱的空氣從進風口進入中冷器,在風室中被分流進入散熱管,由於散熱管中設置了開設窗口的擾流片,既可增加散熱面積,又可減緩氣流的速度,把層流空氣變為強制紊流,提高整體的冷卻效果,從而達到本設計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焊接式中冷器,由風室、邊板、散熱管構成,其中風室內側有邊板,散熱管設置在邊板上,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管(4)內設有擾流片(7),所述風室(1)與邊板(2)的連接為焊接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式中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擾流片(7)為波浪形或者鋸齒形,其基部焊接在所述散熱管(4)內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接式中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邊板(2)上設有安裝孔,所述散熱管(4)的端部設置在安裝孔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接式中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管(4)之間設有鋸齒形翅片(5),所述翅片(5)的側面開設有百葉窗式的窗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接式中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管(4)呈橢圓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焊接式中冷器,用於汽車渦輪增壓發動機,利用空氣來冷卻從渦輪增壓器出來的高溫氣體。它由風室、邊板和散熱管構成,其中風室內側設有邊板,散熱管的端部設置在邊板的安裝孔內,風室與邊板的連接為焊接結構。散熱管內設有波浪形或者鋸齒形的擾流片,其基部焊接在所述散熱管內壁上,既可增加散熱面積,又可減緩氣流的速度,把層流空氣變為強制紊流,提高整體的冷卻效果。散熱管之間設有鋸齒形翅片,翅片的側面開設有百葉窗式的窗口,比光直式的翅片傳熱係數提高30%以上。散熱管採用整體擠壓或者卷壓成型,風室與芯體採用焊接結構,簡化生產工藝,有利於降低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F01P11/10GK2716519SQ20042002318
公開日2005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04年5月31日
發明者季章良 申請人:季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