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掛車制動閥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18:11:01 2
專利名稱:機動車掛車制動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動車特別是用於機動車掛車上的制動閥。
現有的機動車制動閥,需要較大的氣壓才能保證剎車,因軸向用壓緊膜片密封,由於膜片厚,使膜片邊緣受力後產生堆積現象,還由於採用的平衡彈簧鋼度高等各種因素,使閥的動作不靈活,保證不了動、靜特性曲線的平滑,所以在機動車點剎車時,產生掛車剎車滯後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能保證機動車剎車時主車與掛車同步的機動車掛車制動閥。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機動車掛車制動閥包括上殼、上蓋、中殼、下殼、平板閥門、膜片、平衡彈簧、心杆、氣室等,特別是通過縮小B氣室的直徑至40-50mm來減小B氣室的容量,實現加速剎車降壓的速度;通過把上殼與中殼內腔之間的B氣室採用了迷宮式波紋膜片,並且迷宮式波紋膜片的工作位置,即B氣室內的位置的厚度減薄為1.0-1.5mm,並用塑料壓緊環固定,消除軸向壓緊時膜片產生的堆積現象,在中殼與下殼內腔之間的C氣室採用變截面波紋膜片,其工作位置的厚度也減薄為1.0-1.5mm,以減小軸向壓緊時膜片產生的阻力,提高C氣室的制動能力,還通過把心杆下面的平衡彈簧的鋼絲直徑縮小為φ4.5-5.0mm,彈簧直徑也縮小到φ25-30mm,來降低平衡彈簧的鋼度。使剎車時,隨著氣壓進入C氣室,作用在變截面膜片上,使心杆克服彈簧的阻力B氣室的壓力而迅速下移,其上端的平板閥門隨之下移而封住氣體通道,使工作氣壓P2通過心杆內的排氣孔迅速排出,P2壓力降至零而剎車。
本實用新型由於縮小了B氣室,採用了迷宮式波紋膜片和變截面膜片,並把膜片的工作面減薄和降低了平衡彈簧的鋼度等,從而減小了剎車的阻力,消除了膜片的堆積現象,使機動車掛車制動閥的使用,實現了用較小的氣壓使主車與掛車的同步剎車。並且有剎車靈敏度高、安全可靠,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為機動車制動閥的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為速宮式波紋膜片的剖面示意圖;圖3為變截面膜片的剖面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和工作情況。
本機動車掛車制動閥是由設有進氣孔3減壓孔4的上殼2與設有制動氣孔6的中殼5、設有通氣孔23的下殼7構成的外殼在外殼上面設有上蓋1、上蓋1下面裝有用彈簧8控制的平板閥9,平板閥9是採用衝壓件掛橡膠結構,在上殼2與中殼5內腔之間的心杆10上裝有夾織物與橡膠結構的迷宮式波紋膜片11,用塑料壓環12、螺母13、夾緊圈14、夾緊檔板15固定在心杆10上端,構成了B氣室。在中殼5與下殼7的內腔之間的心杆10上裝有用大託盤17、小託盤16、扁螺母18固定的夾織物與橡膠結構的變截面膜片10構成了C氣室。在下殼7的內腔中的心杆10下端裝有用彈簧座20固定的平衡彈簧22,用調整螺栓21調整。
使用時,當機動車貯筒氣壓P1進入A氣室通過通道進入B氣室時,氣壓作用在迷宮式波紋膜片11上,使心杆10下移,同時平板閥門4開度減小,此時B氣室壓力與平衡彈簧22的壓力平衡在一定值,通過減壓孔4作用在掛車氣壓P2上,使機動車及掛車處於正常行駛狀態。
當機動車剎車時,壓力P3經制動氣孔6進入C氣室內,作用在變截面膜片19上,使心杆10下移,平板閥門9同時下移而封住通道,減壓孔4內的壓力P2通過心杆10內的排氣孔迅速排出,使減壓孔4內的掛車氣壓P2降至零而剎車。撤除制動氣孔6內的壓力P3,在平衡彈簧22作用下,心杆10上移,打開平板閥門4,減壓孔4內的壓力P2迅速恢復到原來的壓力上而解除制動。
權利要求1.一種機動車掛車制動閥主要包括上殼(2),中殼(5),下殼(7)、上蓋(1)、平板閥門(9)、膜片(11)、(19)、平衡彈簧(22)、心杆10、氣室A、B、C等,其特徵在於縮小B氣室的直徑為40-50mm,在B氣室內採用迷宮式波紋膜片(11),並把其工作面(24)減薄為1.0-1.5mm,用塑料壓緊環(12)固定,在C氣室內採用變截面膜片(19),並把其工作面(25)減薄為1.0-1.5mm,還通過把平衡彈簧(22)的鋼絲直徑縮小為4.5-5.0mm,平衡彈簧(22)直徑縮小為25-30mm,來降低平衡彈簧(22)的鋼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動車掛車制動閥,它是在原有制動閥的基礎上縮小B氣室的直徑為40—50mm,在B氣室內採用迷宮式波紋膜片(11),並把其工作面(24)減薄為1.0—1.5mm,用塑料壓緊環(12)固定,在C氣室內採用變截面膜片(19),並把其工作面(25)減薄為1.0—1.5mm,還通過把鋼絲直徑縮小為4.5—5.0mm,彈簧直徑縮小為25—30mm,來降低平衡彈簧(22)的剛度。從而減小了剎車的阻力,實現用較小的氣壓使主車與掛車同步剎車,並具有靈敏度高、安全可靠,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文檔編號B60T15/00GK2158821SQ93227820
公開日1994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1993年4月8日 優先權日1993年4月8日
發明者趙叢生, 趙英雷, 王太元, 呂鳳林, 劉永勝, 曲國良, 趙洪新, 劉文舉 申請人:公主嶺中大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