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州美麗鄉村撬動旅遊扶貧(雲南迪慶旅遊攜手扶貧)
2023-06-29 23:35:37 2
8月27日,迪慶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州文化和旅遊局專場發布在雲南省香格裡拉市舉行。
發展鄉村旅遊是迪慶州脫貧攻堅、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的核心保障。巴拉格宗景區副總經理羅世明介紹,香格裡拉市尼西鄉幸福村巴拉村民小組在過去因交通閉塞,受物資交流不暢等因素影響,人們過著十分貧瘠的生活,吃不飽、穿不暖成為了常態,就醫入學更是難上加難,封閉、貧困、落後成了當時巴拉村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巴拉小組依靠國家政策支持,創建了巴拉格宗景區,在景區發展過程中採取「旅遊 扶貧」的發展模式,一直秉承傳幫帶接理念,讓村民參與到景區建設中來。
近年來,景區解決了周邊毗鄰農村300餘名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為村民們提供景區駕駛員、保潔員等基本就業崗位,使員工的人均月工資收入達到了近5000元。此外,還通過發展生態旅遊業,直接帶動景區周邊500多名村民受益,通過到旅遊景區就業、承包零星建築工程及大型工程項目打工、為景區和遊客提供其他旅遊服務、發展種養殖業向景區供應生態食材等方式,使景區周邊鄉鎮實現有效增收,村民從戶均年收入千元飛躍至近十萬元,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車道。
據州文化和旅遊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迪慶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的具體要求,結合山水觀光、特色餐飲、山地避暑、農遊採摘、民俗體驗等不同主題,挖掘有特點特色的鄉村旅遊資源,充分發揮旅遊業在扶貧富民中的突出作用。德欽縣雲嶺鄉斯農村明永村民小組、維西縣塔城鎮啟別村哈達村民小組等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得到加強,特色民居得到保護,特色產業得到培育,傳統文化得到傳承,民族團結更加鞏固,村民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旅遊知名度不斷增強,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遊客,目前明永小組年接待海內外遊客近35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500多萬元,成為迪慶州生態文化旅遊的亮點、民族團結進步的標杆、建設美麗鄉村的樣板,先後獲得了「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雲南民族特色旅遊村」等榮譽和稱號。
為妥善處理國家公園建設與社區發展的關係,充分保障並發展原住民利益,迪慶州出臺了普達措國家公園反哺社區發展實施方案,建立了社區生態補償機制,每年由公司從旅遊產業收入中拿出專項資金,用於社區的直接經濟補償。除直接經濟補償外,還實施了安置就業、教育資助和基礎設施建設修建等項目,極大推動了社區經濟社會發展。
來自普達措國家公園洛茸村的益西是景區的一名正式員工,也是受益者之一,他說,自已家所在的建塘鎮紅坡村洛茸村民小組屬於景區內的一類區,反哺按戶均10000元/年,人均5000元/年執行。洛茸小組共有36戶,179人,主要經濟來源是放牧、野生菌採摘、從事旅遊項目經營、農作物種植以及政府補貼等。普達措國家公園成立以來,在國家相關部門和景區的反哺扶持下,全村人已陸續脫貧。普達措國家公園自開園以來,間接或直接為社區提供就業崗位350個,其中,正式合同工95人,佔公園正式編制總人數的47.7%;長期臨時用工80人,佔公園臨時用工的53.3%;補償協議內要求的公園投資的經營性項目直接或間接參與的社區民眾約155人。(李曉翠 楊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