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吸塵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02:57:56 2
一種吸塵設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吸塵設備,包括吸塵座和氣泵,該吸塵座設吸塵通道及氣體通道;該吸塵通道具有一進塵口、一出塵口和一位於進塵口和出塵口之間的進塵中間段;該氣體通道具有一入氣口、一出氣口及一位於入氣口和出氣口之間的氣道中間段;該入氣口接通氣泵,該氣道中間段之截面面積變化由大變小再由小變大,該出氣口位於進塵中間段,該氣泵向氣體通道吹出氣體,氣體經進塵中間段後在出氣口處產生負壓,該負壓吸塵。它具有如下優點:因文丘裡管效應,氣體經進塵中間段後在出氣口處產生負壓,該負壓從進塵口出吸塵,出氣口吹出的氣體推動塵土,將其從出塵口處送出,負壓力大,吸塵效果好。
【專利說明】一種吸塵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吸塵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帶粉塵工作場所中,例如火電廠輸送粉煤碳或土方作業時,粉塵堆到處散落,粉塵會到處飛揚,不衛生,影響人體健康。即使清理也大得採用人工清理,清理時飛灰四濺,很不衛生,影響人體健康,環保很難達標。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吸塵設備,其克服了【背景技術】中吸塵設備所存在的不足。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吸塵設備,包括吸塵座(I)和氣泵(2),該吸塵座(I)設一吸塵通道(11)及至少一氣體通道(12);該吸塵通道(11)具有一進塵口(111)、一出塵口(112)和一位於進塵口(111)和出塵口(112)之間的進塵中間段(113);該氣體通道(12)具有一入氣口(121)、一出氣口(122)及一位於入氣口(121)和出氣口(122)之間的氣道中間段(123);該入氣口(121)接通氣泵(2),該氣道中間段(123)之截面面積變化由大變小再由小變大,該出氣口(122)位於進塵中間段(113),該氣泵⑵向氣體通道(12)吹出氣體,氣體經進塵中間段(113)後在出氣口(122)處產生負壓,該負壓吸塵。
[0006]一實施例之中:該吸塵通道(11)沿第一方向布置,該氣體通道(12)沿第二方向布置,且該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該相交夾角為5-60度。
[0007]一實施例之中:該吸塵通道(11)成迴轉結構,該氣體通道(12)也成迴轉結構。
[0008]一實施例之中:該氣體通道(12)個數為多個,該多個氣體通道(12)沿吸塵通道
(11)軸向環形陣列布置。
[0009]一實施例之中:該進塵口(111)成外大內小的錐形結構。
[0010]一實施例之中:該錐形結構的錐形角為60-80度。
[0011]一實施例之中:該氣道中間段(123)為一光滑曲線沿氣體通道(12)軸線迴轉構成。
[0012]一實施例之中:還包括吸塵管(3)和裝塵容器(4),該吸塵管(3) —端接通吸塵座
(I)的出塵口(112),該吸塵管(3)另一端接通裝塵容器(4)。
[0013]本技術方案與【背景技術】相比,它具有如下優點:
[0014]入氣口接通氣泵,氣道中間段之截面面積變化由大變小再由小變大,出氣口位於進塵中間段,氣泵向氣體通道吹出氣體,因文丘裡管效應,氣體經進塵中間段後在出氣口處產生負壓,該負壓從進塵口出吸塵,出氣口吹出的氣體推動塵土,將其從出塵口處送出,負壓力大,吸塵效果好。
[0015]吸塵通道沿第一方向布置,氣體通道沿第二方向布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夾角為5-60度,由於吸塵通道直線布置,吸塵效果好,氣體通道和吸塵通道相交夾角為5-60度,能將塵土吹出出塵口,吹塵效果好。
[0016]氣體通道個數為多個,多個氣體通道沿吸塵通道軸向環形陣列布置,負壓均勻布置,負壓力大,吸塵效果好。
[0017]進塵口成外大內小的錐形結構,吸塵效果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9]圖1繪示了吸塵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請查閱圖1,一種吸塵設備,包括一吸塵座1、一氣泵2、一吸塵管3和一裝塵容器4。
[0021]該吸塵座I設一吸塵通道11及至少一氣體通道12,該吸塵通道11成迴轉結構,該氣體通道12也成迴轉結構,該吸塵通道11沿第一方向布置,該氣體通道12沿第二方向布置,且該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該相交夾角為5-60度,一最佳實施例為40-50,例如45度。本實施例之中,該第一方向為吸塵通道11軸線且沿進塵方向,該第二方向為氣體通道12軸線且沿進氣方向。最好,該氣體通道12個數為多個,該多個氣體通道12沿吸塵通道11軸向環形陣列布置。
[0022]該吸塵通道11具有一進塵口 111、一出塵口 112和一位於進塵口 111和出塵口 112之間的進塵中間段113。該氣體通道12具有一入氣口 121、一出氣口 122及一位於入氣口121和出氣口 122之間的氣道中間段123。
[0023]該入氣口 121接通氣泵2。該氣道中間段123之截面面積變化由大變小再由小變大,本實施例之中,該氣道中間段123為一光滑曲線沿氣體通道12軸線迴轉構成,該光滑曲線例如為弧線或雙曲線或頂角線等。該出氣口 122位於進塵中間段113,該氣泵2向氣體通道12吹出氣體,因文丘裡管效應,氣體經進塵中間段113後在出氣口 122處產生負壓,該負壓從進塵口 111出吸塵,出氣口 122吹出的氣體推動塵土,將其從出塵口 112處送出。為了增大吸塵效果,最好,該進塵口 111成外大內小的錐形結構,最好,該錐形結構的錐形角為60-80度,一最佳實施例為75度。
[0024]該吸塵管3 —端接通吸塵座I的出塵口 112,該吸塵管3另一端接通裝塵容器4,該裝塵容器4例如為卡車貨櫃,在氣體作用下塵土被吹至裝塵容器4內。
[0025]為了方便安裝,最好,該吸塵座內還固接有一連接嘴5,該連接嘴裝接在吸塵座的吸塵通道內,且一埠齊平錐形結構的進塵口 111的內埠,另一埠伸出吸塵通道之外,以方便連接吸塵管3,該連接嘴設有接通各出氣口的通孔。
[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範圍,即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涵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吸塵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吸塵座(I)和氣泵(2),該吸塵座(I)設一吸塵通道(11)及至少一氣體通道(12);該吸塵通道(11)具有一進塵口(111)、一出塵口(112)和一位於進塵口(111)和出塵口(112)之間的進塵中間段(113);該氣體通道(12)具有一入氣口(121)、一出氣口(122)及一位於入氣口(121)和出氣口(122)之間的氣道中間段(123);該入氣口(121)接通氣泵(2),該氣道中間段(123)之截面面積變化由大變小再由小變大,該出氣口(122)位於進塵中間段(113),該氣泵⑵向氣體通道(12)吹出氣體,氣體經進塵中間段(113)後在出氣口(122)處產生負壓,該負壓吸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吸塵設備,其特徵在於:該吸塵通道(11)沿第一方向布置,該氣體通道(12)沿第二方向布置,且該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該相交夾角為5-60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吸塵設備,其特徵在於:該吸塵通道(11)成迴轉結構,該氣體通道(12)也成迴轉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吸塵設備,其特徵在於:該氣體通道(12)個數為多個,該多個氣體通道(12)沿吸塵通道(11)軸向環形陣列布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吸塵設備,其特徵在於:該進塵口(111)成外大內小的錐形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吸塵設備,其特徵在於:該錐形結構的錐形角為60-80度。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吸塵設備,其特徵在於:該氣道中間段(123)為一光滑曲線沿氣體通道(12)軸線迴轉構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吸塵設備,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吸塵管(3)和裝塵容器(4),該吸塵管(3) —端接通吸塵座(I)的出塵口(112),該吸塵管(3)另一端接通裝塵容器⑷。
【文檔編號】A47L5/00GK203914773SQ201420268095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3日
【發明者】吳曉 申請人:莆田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