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水測試擺管淋雨試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15:27:1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防護試驗設備領域,具體是一種防水測試擺管淋雨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可靠性研究與應用已成為一門遍及各學科各行業的工程技術學科,已經從電子產品的可靠性發展到機械和非電子產品的可靠性,從硬體的可靠性發展到軟體的可靠性,從重視可靠性統計試驗發展到強調可靠性工程試驗,通過IP防護等級行業設備的環境應力篩選和可靠性強化的試驗來暴露產品故障,提高產品的可靠性。
IP防護等級系統是由IEC所起草,將電器依其防塵防溼氣之特性加以分級。IP防護等級是由兩個數字所組成,第1個數字表示電器防塵、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級(這裡所指的外物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觸到電器內之帶電部分,以免觸電),第2個數字表示電器防溼氣、防水侵入的密閉程度,數字越大表示其防護等級越高。
電子電器、燈具、汽車、摩託車零部件防護等級為IPX3、IPX4的防護試驗一般需要使用擺管淋雨試驗裝置。現有技術中的擺管淋雨試驗裝置,模擬淋雨試驗效果不好,精度較差,不能夠滿足測試相關零部件防護等級的要求。同時,現有技術中的擺管淋雨試驗裝置沒有設置清水的回收系統,水資源利用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水測試擺管淋雨試驗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水測試擺管淋雨試驗裝置,包括第一箱體、第二箱體、擺管、第一底座、第一水箱、第二水箱、載物旋轉臺、第二底座和回收腔,所述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分別固定安裝在第一底座的兩端上表面;所述第一箱體的內部固定設置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二箱體的內部固定設置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底座的內部設置有回收腔,其中回收腔的內部安裝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箱的內部被過濾網分隔成左右兩個腔室,其中右腔室通過回收管與第二水泵相連接,左腔室通過回流管與第一水箱的上部內腔相互連通;所述回流管上還安裝有提升泵;所述第一底座上表面安裝有過濾板,過濾板設於回收腔的頂部;所述第一底座的上表面放置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內部通過軸承座轉動安裝有豎直方向設置的轉動杆,轉動杆的頂部套設有支撐套筒,支撐套筒的頂部通過螺栓連接方式固定安裝有水平方向設置的載物旋轉臺;所述第二底座的內部還設置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的輸出軸通過棘輪傳動機構與轉動杆相聯動;所述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之間通過軸承連接方式轉動設置有擺管,擺管上均布安裝有若干個噴嘴;所述擺管的一端通過連通管與位於第一水箱內腔的第一水泵相連接;所述第二箱體的側板上還分別安裝有控制面板和PLC控制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棘輪傳動機構包括從動棘輪、主動棘輪、傳動輥、凹槽、圓弧、轉動軸安裝通孔、電機輸出軸安裝孔和連接杆;所述從動棘輪的中心位置加工有與轉動杆固定連接的轉動軸安裝通孔;所述主動棘輪的中心位置加工有與第一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的電機輸出軸安裝孔;所述從動棘輪的外圈表面加工有與主動棘輪相互配合的四個圓弧,相鄰兩個圓弧之間加工有凹槽;所述主動棘輪與連接杆的一端固定連接,連接杆的另一端安裝有與凹槽相互配合的傳動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收腔的底板為左高右低的傾斜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撐套筒和轉動杆相對應的位置上均加工有螺紋通孔,螺紋通孔內安裝有調高螺栓。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均採用伺服電機驅動;所述擺管和載物旋轉臺均採用SUS304不鏽鋼製成,其中擺管的外徑為19mm,擺管的壁厚為2mm,擺管的擺動夾角為120度或360度,載物旋轉臺的直徑為600mm。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均採用工業合金鋁型材加工而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噴嘴的孔徑為0.4mm,且相鄰兩個噴嘴之間的間距為50mm,其中噴嘴的夾角為120度或180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面板與PLC控制器的輸入端電性連接,PLC 控制器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一電機、第二電機、第二水泵、第一水泵和提升泵電性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水箱內的清水在第一水泵的作用下被泵入至擺管內,並通過噴嘴噴出,第二電機驅動擺管進行擺動的過程中,噴嘴噴出的清水從而實現對載物旋轉臺上待測零部件的淋雨模擬實驗,模擬效果好;當第一電機驅動主動棘輪進行轉動時,利用傳動輥與凹槽的相互配合,當主動棘輪轉動一圈時,從動棘輪轉動四分之一圈,從而實現載物旋轉臺的間斷性旋轉,從而增加了待測零部件的轉動,進一步提高模擬效果;淋雨試驗過程中使用後的水收集至回收腔內,並在第二水泵的作用下被泵入至第二水箱內,同時在過濾網的過濾下,水進一步通過回流管進入到第一水箱內,完成水資源的回收利用,節能環保,實用性強。綜上,整個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淋雨試驗模擬精度好,效果好,水資源利用率高,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棘輪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箱體,2-第二箱體,3-擺管,4-第一底座,5-第一水箱,6-第二水箱, 7-載物旋轉臺,8-噴嘴,9-棘輪傳動機構,91-從動棘輪,92-主動棘輪,93-傳動輥,94- 凹槽,95-圓弧,96-轉動杆安裝通孔,97-電機輸出軸安裝孔,98-連接杆,10-軸承座, 11-第二底座,12-支撐套筒,13-第二自鎖滾輪,14-第一電機,15-轉動杆,16-第二電機, 17-過濾網,18-回收管,19-回流管,20-加水管,21-控制面板,22-PLC控制器,23-過濾板,24-回收腔,25-第二水泵,26-第二自鎖滾輪,27-連通管,28-第一水泵,29-提升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防水測試擺管淋雨試驗裝置,包括第一箱體1、第二箱體2、擺管3、第一底座4、第一水箱5、第二水箱6、載物旋轉臺7、第二底座11和回收腔24,所述第一箱體1和第二箱體2分別固定安裝在第一底座4的兩端上表面;所述第一箱體1的內部固定設置有第二水箱6;所述第二箱體2的內部固定設置有第一水箱5;所述第一底座4的內部設置有回收腔24,其中回收腔24的內部安裝有第二水泵25;所述第二水箱6的內部被過濾網17分隔成左右兩個腔室,其中右腔室通過回收管 18與第二水泵25相連接,左腔室通過回流管19與第一水箱5的上部內腔相互連通;所述回流管19上還安裝有提升泵29;所述第一底座4上表面安裝有過濾板23,過濾板23設於回收腔24的頂部;所述第一底座4的上表面放置有第二底座11;所述第二底座11內部通過軸承座10轉動安裝有豎直方向設置的轉動杆15,轉動杆15的頂部套設有支撐套筒 12,支撐套筒12的頂部通過螺栓連接方式固定安裝有水平方向設置的載物旋轉臺7;所述第二底座11的內部還設置有第一電機14,第一電機14的輸出軸通過棘輪傳動機構9與轉動杆15相聯動;所述第一箱體1和第二箱體2之間通過軸承連接方式轉動設置有擺管3,擺管3上均布安裝有若干個噴嘴8;所述擺管3的一端通過連通管27與位於第一水箱5內腔的第一水泵28相連接;所述第二箱體2的側板上還分別安裝有控制面板21和PLC控制器22。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底座11的底端下表面固定安裝有第二自鎖滾輪13;所述第一底座4的底端下表面固定安裝有第二自鎖滾輪26。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回收腔24的底板為左高右低的傾斜設置,便於回收腔24 內的雨水集中至回收腔24的右端。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棘輪傳動機構9包括從動棘輪91、主動棘輪92、傳動輥 93、凹槽94、圓弧95、轉動軸安裝通孔96、電機輸出軸安裝孔97和連接杆98;所述從動棘輪91的中心位置加工有與轉動杆15固定連接的轉動軸安裝通孔96;所述主動棘輪 92的中心位置加工有與第一電機14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的電機輸出軸安裝孔97;所述從動棘輪91的外圈表面加工有與主動棘輪92相互配合的四個圓弧95,相鄰兩個圓弧95之間加工有凹槽94;所述主動棘輪92與連接杆98的一端固定連接,連接杆98的另一端安裝有與凹槽94相互配合的傳動輥93。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支撐套筒12和轉動杆15相對應的位置上均加工有螺紋通孔,螺紋通孔內安裝有調高螺栓;所述載物旋轉臺7可升降至測試中心點,載物旋轉臺7 的高度通過支撐套筒12和轉動杆15上的調高螺栓進行調節。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機14和第二電機16均採用伺服電機驅動,精度高,時間及擺幅準確無誤;所述擺管3和載物旋轉臺7均採用SUS304不鏽鋼製成,其中擺管3 的外徑為19mm,擺管3的壁厚為2mm,擺管3的擺動夾角為120度(IPX3)或360度(IPX4),載物旋轉臺7的直徑為600mm。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箱體1和第二箱體2均採用工業合金鋁型材加工而成。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噴嘴8的孔徑為0.4mm,且相鄰兩個噴嘴8之間的間距為 50mm,其中噴嘴8的夾角為120度(IPX3)或180度(IPX4)。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21與PLC控制器22的輸入端電性連接,PLC控制器22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一電機14、第二電機16、第二水泵25、第一水泵28和提升泵 29電性連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水箱5上還連通設置有與供水管相連通的給水管20。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將待測試零部件安裝在載物旋轉臺7上,利用控制面板21分別控制第一電機14、第二電機16和第一水泵28起動,第一水箱5內的清水在第一水泵28的作用下被泵入至擺管3內,並通過噴嘴8噴出,第二電機16驅動擺管3 進行擺動的過程中,噴嘴8噴出的清水從而實現對載物旋轉臺7上待測零部件的淋雨模擬實驗,模擬效果好;當第一電機14驅動主動棘輪92進行轉動時,利用傳動輥93與凹槽 94的相互配合,當主動棘輪92轉動一圈時,從動棘輪91轉動四分之一圈,從而實現載物旋轉臺7的間斷性旋轉,從而增加了待測零部件的轉動,進一步提高模擬效果;淋雨試驗過程中使用後的水收集至回收腔24內,並在第二水泵25的作用下被泵入至第二水箱6內,同時在過濾網17的過濾下,水進一步通過回流管19進入到第一水箱5內,完成水資源的回收利用,節能環保,實用性強。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