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金屬熔液提純連鑄中間包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5:44:46 1
一種金屬熔液提純連鑄中間包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金屬熔液提純連鑄中間包,它包括中間包體、注液器、澆注空腔、注流孔,中間包體內安裝若干注液器,各注液器之間距離根據生產規格需要具體設置,注液器為高角杯狀,注液器底部經澆注空腔與過濾器面板相通。本實用新型安全性高,能提高冶金鑄造效率,均勻金屬熔液的成分和溫度,提高鋼坯質量,實用性強,適合普遍推廣及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金屬熔液提純連鑄中間包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熔液冶煉澆鑄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金屬熔液提純連鑄中間包,尤其適用於鋼鐵冶煉。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金屬熔液冶煉澆鑄行業中使用的連鑄中間包,功能較為單一,現用技術中較常採用矩形、T形或H形中間包,由於連鑄中間包形狀、水平深度距離等各種因素,從而影響金屬雜質含量和成分的差別,影響澆坯成型質量;同時中間包不具有多注點注入金屬熔液功能,不能有效保證中間包內熔池液位恆定,易產生潔淨熔液的二次汙染;同時中間包內腔體尺寸深度受到限制,不可同時進行熔液提純,浪費耐火材料,成本較高、提純效率低、鋼坯質量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金屬熔液提純連鑄中間包,使它可將金屬熔液多注點連續澆注、不斷流,有效提高金屬熔液提純效率。
[0004]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括中間包體、注水器、澆注空腔、注流孔,中間包體內安裝若干注液器,各注液器之間距離根據生產規格需要具體設置,注液器為高角杯狀,注液器底部經澆注空腔與過濾器面板相通。
[0005]該實用新型可採用更進一步的優化方案:經過濾後的金屬熔液流至提純空腔後到達中間包體下設置的若干注流孔後流出。
[0006]進一步,中間包體上還設置分隔板,分隔板可將中間包內熔液分為若干隔斷區域。
[0007]進一步,中間包體整體為橢圓錐形,以鋼水為便,考慮金屬表面張力,優選直徑為
1.2-2.0m,高 1.5_2m。
[0008]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多注點向中間包內同時注入熔液,實現浸入式開澆,減少中間包鑄流分配容器總氧含量,減少更換注入容器時由於液位降低造成的卷渣汙染,中間包體增大了熔液中夾雜物的上浮面積穩定熔液質量、提高熔液純淨度、加速中間包體內夾雜物的上浮,解決度溫的恆定情況,減少了耐火材料的侵蝕。本實用新型安全性高,提高冶金鑄造效率,均勻金屬熔液的成分和溫度,提高鋼坯質量,實用性強,適合普遍推廣及應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0]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闡述:
[0012]圖中它包括中間包體1、注液器2、澆注空腔4、注流孔7,中間包體I內安裝若干注液器,各注液器之間按相應規格進行設置,注液器為高角杯狀,注液器I底部經澆注空腔4與過濾器面板5相通。經過濾後的金屬熔液流至提純空腔6後到達中間包體I下設置的若干注流孔7後流出。在提純腔內可以實現底吹氬氣、電磁攪拌、電磁感應加熱、等離子加熱、氣幕擋牆、過濾器等可供選擇的多功能冶金提純手段的組合,進一步提高熔液潔淨度。以採用拋物體鑄流分配容器底部吹入惰性氣體為例,可以減少拋物體鑄流分配容器內熔液中氧化物比例25%左右。中間包體I上還設置分隔板3,分隔板3可將中間包內熔液分為若干隔斷區域。分離後的雜物進一步充分上浮,最大限度減少殘留熔液量,提高收得率降低成本。利用分隔板3改善澆注內熔液的流動性,有效過濾熔液提高純淨度。中間包體整體為橢圓錐形,直徑為1.2-2.0m,高1.5-2m。注液口、分隔板可採用氧化鋯和鋁碳兩種材料製作。上述金屬可以是黑色金屬,即碳鋼和合金鋼,也可以是合金。本實用新型未詳述部分均為公知技術,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技術方案範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或替換都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金屬熔液提純連鑄中間包,它包括中間包體、注水器、澆注空腔、注流孔,其特徵在於:中間包體內安裝若干注液器,各注液器之間等距離設置,注液器為高角杯狀,注水器底部經澆注空腔與過濾器面板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屬熔液提純連鑄中間包,其特徵在於:經過濾後的金屬熔液流至提純空腔後到達中間包體下設置的若干注流孔後流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金屬熔液提純連鑄中間包,其特徵在於:中間包體上還設置分隔板,分隔板可將中間包內熔液分為若干隔斷區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屬熔液提純連鑄中間包,其特徵在於:中間包體整體為橢圓錐形,根據表面張力,優選直徑為1.2-2.0m,高1.5-2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屬熔液提純連鑄中間包,其特徵在於:該金屬為黑色金屬,即碳鋼和合金鋼。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屬熔液提純連鑄中間包,其特徵在於:該金屬為合金。
【文檔編號】B22D41/00GK203541471SQ201320731068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9日
【發明者】李殿明, 李蘇瑤, 高星 申請人:李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