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花瓣式旋流布水鬥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8:24:31

本實用新型涉及汙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花瓣式旋流布水鬥。
背景技術:
:
汙水處理通常由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和生物化學法四大系列構成,大都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才可能完成整個汙水處理過程,其設備均以建築構造物為主,機電設備為輔的單元單體為主,存在著佔地面積大,投資高,運行費用高,抗負荷能力差,反應效率低、管理較落後、設備效率低下的問題。目前對汙水的處理一直沿用一條大同小異的工藝路線,如傳統活性汙泥法,發展到A/O工藝和A2/O工藝,實質是增加了厭(缺)氧生物處理和厭(缺)氧池,傳統A2/0或倒置A2/0設備,其厭氧區、缺氧區、耗氧區是躺式布置(可以理解為厭氧區、缺氧區、耗氧區均佔用水平面積),並且各區需加擾動(或攪拌)裝置,以使淤泥不沉積,佔地面積較大且耗能較高,因此出現了立式微動力自循環高效汙水處理設備。
現有的立式微動力自循環高效汙水處理設備,其布水鬥上易沉積淤泥,影響使用,因此,設計出一種能夠解決以上問題的花瓣式旋流布水鬥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花瓣式旋流布水鬥,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
一種花瓣式旋流布水鬥,設置在汙水處理設備內部,所述汙水處理設備內設有內筒,所述花瓣式旋流布水鬥與內筒頂部焊接,所述花瓣式旋流布水鬥包括弧形導流板組,所述弧形導流板組包括弧形導流板一、弧形導流板二、弧形導流板三和弧形導流板四,弧形導流板一、弧形導流板二、弧形導流板三和弧形導流板四首尾依次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弧形導流板二端部設於弧形導流板一下方,弧形導流板一與弧形導流板二間的重疊區域長度為80-120mm。
優選的,所述弧形導流板三端部設於弧形導流板二下方,弧形導流板二與弧形導流板四間的重疊區域長度為80-120mm。
優選的,所述弧形導流板四端部設於弧形導流板三下方,弧形導流板三與弧形導流板四間的重疊區域長度為80-120mm。
優選的,所述弧形導流板一端部設於弧形導流板四下方,弧形導流板一與弧形導流板四間的重疊區域長度為80-120mm。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該種花瓣式旋流布水鬥,其出水方向與立式微動力自循環高效汙水處理設備厭氧區的出水方向相同,能夠有效防止淤泥在花瓣式旋流布水鬥上沉積,同時,根據實際汙水處理量的不同可以對弧形導流板組中弧形導流板的數量進行調整,滿足不同的使用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花瓣式旋流布水鬥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花瓣式旋流布水鬥的俯視圖。
其中:1-弧形導流板組,2-內筒,3-立式微動力自循環高效汙水處理設備,4-重疊區域,5-弧形導流板二,6-弧形導流板一,7-弧形導流板四,8-弧形導流板三。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花瓣式旋流布水鬥,設置在立式微動力自循環高效汙水處理設備3內部,所述立式微動力自循環高效汙水處理設備3內設有內筒2,所述花瓣式旋流布水鬥與內筒2頂部焊接,結構穩定,所述花瓣式旋流布水鬥包括弧形導流板組1,所述弧形導流板組1包括弧形導流板一6、弧形導流板二5、弧形導流板三8和弧形導流板四7,弧形導流板一6、弧形導流板二5、弧形導流板三8和弧形導流板四7首尾依次相連接,首尾相連,使得花瓣式旋流布水鬥出水方向與立式微動力自循環高效汙水處理設備3厭氧區的出水方向相同,能夠有效防止淤泥在花瓣式旋流布水鬥上沉積。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弧形導流板二5端部設於弧形導流板一6下方,弧形導流板一6與弧形導流板二5間的重疊區域4長度為100mm,所述弧形導流板三8端部設於弧形導流板二5下方,弧形導流板二5與弧形導流板四7間的重疊區域4長度為100mm。
在本實施例,所述弧形導流板四7端部設於弧形導流板三8下方,弧形導流板三8與弧形導流板四7間的重疊區域4長度為100mm,所述弧形導流板一6端部設於弧形導流板四7下方,弧形導流板一6與弧形導流板四7間的重疊區域4長度為100mm。
基於上述,該種花瓣式旋流布水鬥,其出水方向與立式微動力自循環高效汙水處理設備3厭氧區的出水方向相同,能夠有效防止淤泥在花瓣式旋流布水鬥上沉積,同時,根據實際汙水處理量的不同可以對弧形導流板組1中弧形導流板的數量進行調整,滿足不同的使用需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有效防止淤泥沉積且使用靈活的花瓣式旋流布水鬥。
由技術常識可知,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徵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並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或在等同於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