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管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8:37:06 2
專利名稱:輻射管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熱器,主要用於帶鋼光亮退火機組及保護氣氛的加熱爐或退火爐中,與輻射管、燒嘴相配,屬於空氣預熱元件。
在冶金和熱處理行業廣泛使用輻射管加熱,通常進入燒嘴的空氣為常溫下的冷空氣,顯然不利於燃燒。近來,也有使用換熱器的,使冷空氣從換熱器內腔通過,利用輻射管出口處的煙氣進行預熱後再進入燒嘴,一定程度提高了燃燒效果。但這種換熱器內腔不帶葉片,散熱面積小,熱交換效率低,冷空氣一般只能預熱到150℃左右。另外,這種換熱器尚無定型結構,製造、安裝不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熱交換效率高,製造、安裝方便的新型輻射管換熱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輻射管換熱器主要由殼體、管體、封頭構成,殼體的一端為內、外圈結構,兩圈之間有空隙,內圈與管體相連。殼體內腔與管體內腔相通。殼體的另一端設有進氣口,殼體的兩側設有相互隔離的出氣口,其中一個出氣口與殼體內腔相通,另一個出氣口與以上所述空隙相通。所述管體內壁設有換熱片,與管體相連的封頭的內壁呈球面狀。
上述方案中,殼體進、出氣口端和內、外圈結構的外圈上設有帶孔的法蘭或者螺紋,安裝更換方便,連接可靠。管體內壁上的換熱片這樣排列其縱向中心面與管體軸線平行,其橫斷面呈輻射狀,有利於氣流暢通,減小衝擊,並充分進行熱交換。管體由2-4節短管拼接而成,拼接處可以焊接,可以螺紋連接或者是其它連接結構,這樣製造、維修方便。管體與表面上設有凸筋,凸筋一般為圓環狀,以提高管體強度,進一步增強換熱效果。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殼體與輻射管出口相連,管體插入輻射管內。固定在殼體進氣口處的進氣管插入管體內,冷空氣從葉片間流過,充分預熱後由出氣口進入燒嘴,一般可預熱到350-450℃,熱交換效率高,大大有利於輻射管內的氣體燃燒。燃燒後的煙氣則經殼體內、外圈間的空隙由另一出氣口排出。本實用新型管體製成多節,殼體連接設有法蘭或螺紋,便於製造和安裝,利於維修、更換。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2為
圖1中A-A處剖面結構示意圖;如圖,換熱器殼體5的外端有進氣口7,另一端為內、外圈結構,內、外圈之間有空隙4,殼體兩側設有與內腔相通的出氣口6和與空隙4相通的出氣口8,上述進、出氣口和內、外圈結構的外圈上設有帶孔的法蘭9。管體3由三節短管焊接而成,其內壁設有換熱片2,換熱片的縱向中心面與管體軸線平行,橫斷而呈輻射狀排列,管體外表面上設有環狀凸筋10。封頭1的內壁呈球面狀,封頭與管體焊接。
權利要求1.一種輻射管換熱器,包括殼體、管體、封頭,其特徵是殼體的一端為內、外圈結構,兩圈之間有空隙,內圈與管體相連,殼體內腔與管體內腔相通,殼體的另一端設有進氣口,殼體的兩側設有相互隔離的出氣口,其中一個出氣口與殼體內腔相通,另一個出氣口與上述空隙相通,所述管體內壁設有換熱片,與管體相連的封頭的內壁呈球面狀。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輻射管換熱器,其特徵是殼體進、出氣口端面和內、外圈結構的外圈上設有法蘭,法蘭上有孔。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輻射管換熱器,其特徵是殼體進、出氣口端面和內、外圈結構的外圈上設有螺紋。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輻身管換熱器,其特徵是所述換熱片的縱向中心面與管體軸線平行。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輻射管換熱器,其特徵是所述換熱片的橫斷面呈輻射狀排列。
6.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輻射管換熱器,其特徵是管體由2-4節短管拼接而成。
7.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輻射管換熱器,其特徵是短管拼接處為焊接。
8.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輻射管換熱器,其特徵是短管拼接處為螺紋連接。
9.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輻射管換熱器,其特徵是管體外表面上設有凸筋。
專利摘要一種輻射管換熱器,包括殼體、管體和封頭。殼體的外端設有進氣口,另一端與管體相連,殼體兩側設有相互隔離的出氣口。管體由多節構成,其內壁設有與管體軸線相平行的換熱片。封頭的內壁呈球面狀。本實用新型用於冶金和熱處理行業,與輻射管配套使用,使冷空氣預熱至350—450℃後進入燒嘴,大大提高燃燒效果。本實用新型熱交換效率高,同時製造、安裝方便、利於維修、更換。
文檔編號F28D21/00GK2295983SQ9723551
公開日1998年10月28日 申請日期1997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1997年3月24日
發明者孔德禮, 劉漢伯, 樹加雲, 喬鐵章, 王華山 申請人:姜堰市冶金鑄管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