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胸前導聯器觸件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9:26:01 3
專利名稱:心電圖胸前導聯器觸件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心電圖胸前 導聯器觸件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心電圖檢測儀是臨床上診斷疾病常用的醫療器械,特別是對心血管疾 病患者起著重要的作用。人體的心臟數據信息是由胸前各導聯器觸件通過
其連線傳遞至心電圖機放大顯示,心電圖胸前導聯觸件一般有六個,即Vi、
V2……至V6,每個導聯觸件都有規定的位置,雖然導聯觸件上標識有不同 的顏色,但仍需要記住每個導聯觸件的位置, 一但位置放錯,就會造成數 據錯誤,無法使用,影響診斷的準確性;另外,導聯器觸件及其連線很容 易交錯纏繞,延長操作時間,給醫護人員帶來麻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方便臨床操作,防止各導聯 器觸件及連線纏繞的心電圖胸前導聯器觸件固定裝置。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心電圖胸前導聯器觸件固定裝置, 包括胸骨節、斜節和彎節,所述的胸骨節、斜節和彎節均為框架結構、並 依次鉸接連接,胸骨節、斜節和彎節的寬度均為僅供穿過導聯器觸件的電 極觸片與氣囊之間的連接軸,所述的胸骨節的框架內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 Vl、 V2兩個導聯器觸件,斜節的框架內設置V3導聯器觸件,彎節的框架內 從左至右依次設置V4、 V5、 V6導聯器觸件,各導聯器觸件的連接軸穿過框 架、其上部與氣囊連接,其下部與電極觸片連接,導聯器觸件在框架內可 沿框架移動。在所述胸骨節和彎節的框架上、兩導聯器觸件之間設置有擱板。 在斜節上、靠近胸骨節的端部兩側設置有限制斜節角度轉動的限位塊, 在彎節上、靠近斜節的端部兩側設置有限制彎節角度轉動的限位塊。 在胸骨節和彎節的外端部設置有布帶。
由於本實用新型是由三個框架組成的,再將各導聯器觸件按常規位置 設置在各框架內,這樣在使用時,各導聯器觸件的位置就不會放亂或擺錯 了,導聯器觸件可在框架內移動,能作適當的位置調節,以適用於不同身
材的患者;各導聯器觸件均設置在各框架內,導聯器觸件及其連線也不會 交錯纏繞了,使醫護人員的操作既簡單又方便,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 施例,主要包括胸骨節l、斜節2和彎節3,所述的胸骨節l、斜節2和彎 節3均為框架結構、並依次鉸接連接,胸骨節1、斜節2和彎節3的寬度 均為僅供穿過導聯器觸件的電極觸片與氣囊之間的連接軸。胸骨節1長度 一般為16-20釐米,在胸骨節l的框架內,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Vl4、 V25 兩個導聯器觸件,斜節2的長度一般為3-5釐米,在斜節2的框架內設置 V36導聯器觸件,彎節3最好是弧狀,與胸側壁的弧度相應為最佳,在彎 節3的框架內,從左至右依次設置V47、 Vs8、 V69導聯器觸件。各導聯器 觸件的連接軸穿過框架、其上部與氣囊連接,其下部與電極觸片連接,導 聯器觸件在框架內可沿框架移動。在胸骨節1和彎節3的框架上、兩導聯 器觸件之間設置有擱板10。在斜節2上、靠近胸骨節1的端部兩側設置有 限制斜節2角度轉動的限位塊11,在彎節3上、靠近斜節2的端部兩側設 置有限制彎節3角度轉動的限位塊11, 一般限制角度轉動可以為20度左右。本實用新型的胸骨節l、斜節2和彎節3為略帶一定彈性的,可以是 橡塑材質的,也可以是金屬材質的。
在操作時,本實用新型的胸骨節1水平對應於患者的胸骨的第四肋間, 斜節2置於胸骨的左側,與胸骨節1最佳角度呈90-110度,彎節3對應 於第五肋間,與斜節2最佳角度呈85-95度,本實用新型的胸骨節l、斜 節2和彎節3之間的連接為鉸接,角度可以是不固定的,使用時由醫護人 員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按上述位置擺設,也可以將胸骨節1、斜節2和彎 節3製成角度固定在一定範圍內的,如利用在斜節2上設置限位塊11將 斜節2與胸骨節1限制在90-110度之間,同時又利用在彎節3上設置限 位塊11將彎節3於斜節2限制在85-95度之間,本實施例為利用限位塊 ll限制角度的。確定好胸骨節l、斜節2和彎節3的位置後,各導聯器觸 件的位置就基本確定了,醫護人員只需根據不同患者身材的不同,在框架 內略調整導聯器觸件的位置就可以了,使導聯器觸件的定位操作簡單化, 提高工作效率及診斷的準確性。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在胸骨節1和彎節3的 外端部設置有布帶,將本實用新型的整個固定器置於患者的胸前後,再通 過兩布帶從患者背後系住加以固定。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方便臨床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診斷的準確性等特點。
權利要求1、一種心電圖胸前導聯器觸件固定裝置,其特徵是包括胸骨節(1)、斜節(2)和彎節(3),所述的胸骨節(1)、斜節(2)和彎節(3)均為框架結構、並依次鉸接連接,胸骨節(1)、斜節(2)和彎節(3)的寬度均為僅供穿過導聯器觸件的電極觸片與氣囊之間的連接軸,所述的胸骨節(1)的框架內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V1(4)、V2(5)兩個導聯器觸件,斜節(2)的框架內設置V3(6)導聯器觸件,彎節(3)的框架內從左至右依次設置V4(7)、V5(8)、V6(9)導聯器觸件,各導聯器觸件的連接軸穿過框架、其上部與氣囊連接,其下部與電極觸片連接,導聯器觸件在框架內可沿框架移動。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心電圖胸前導聯器觸件固定裝置,其特徵 是在所述胸骨節(1)和彎節(3)的框架上、兩導聯器觸件之間設置有 擱板(IO)。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心電圖胸前導聯器觸件固定裝置,其特徵 是在斜節(2)上、靠近胸骨節(1)的端部兩側設置有限制斜節(2)角 度轉動的限位塊(ll),在彎節(3)上、靠近斜節(2)的端部兩側設置有限 制彎節(3)角度轉動的限位塊(11)。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心電圖胸前導聯器觸件固定裝置,其特徵 是在胸骨節(1)和彎節(3)的外端部設置有布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心電圖胸前導聯器觸件固定裝置,包括均為框架結構的胸骨節(1)、斜節(2)和彎節(3),並依次鉸接連接,胸骨節(1)、斜節(2)和彎節(3)的寬度均為僅供穿過導聯器觸件的電極觸片與氣囊之間的連接軸,連接軸穿過框架、其上部與氣囊連接,其下部與電極觸片連接。在胸骨節(1)的框架內設置有V1(4)、V2(5)導聯器觸件,斜節(2)的框架內設置V3(6)導聯器觸件,彎節(3)的框架內設置V4(7)、V5(8)、V6(9)導聯器觸件,導聯器觸件在框架內可沿框架移動。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方便臨床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診斷的準確性等特點。
文檔編號A61B5/0402GK201341879SQ20082023282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1日
發明者林 徐 申請人:林 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