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鬥式節水座便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30 07:55:16 1
翻鬥式節水座便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翻鬥式節水座便器,主要由水箱、底座、翻鬥組成,水箱內設置了防砂網、加壓罐,座便器底座後部設有一蓄水池,水槽內設有小洩水孔,前端是一大洩水孔,低於小洩水孔1.5釐米,當小洩水孔的水流盡時,蓄水池的水繼續從大洩水孔流出,保持盆內一定水位。排洩口壁下前方設有提升器。排洩口下方是翻鬥,使用時,當達到一定壓力時,翻鬥下傾,汙物瀉下。翻鬥前部有一對應器,最前端有三個平衡孔,當小洩水孔停止流水時,水量減少,三個平衡孔使水緩慢流出,防止翻鬥快速返回,等排洩物全部流下時,翻鬥可返回原處。本實用新型節約用水,一次用水量1.5L/2.5L,且排汙乾淨、不溢水、永不堵塞。
【專利說明】翻鬥式節水座便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座便器,特別是一種節水、翻鬥式座便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外座便器市場主要以直通式和虹吸式兩種結構,直通式排汙方便但不能封死排汙口,以致臭氣回流。虹吸式利用水管彎道形成水封,以防臭氣外洩,但排汙時必須有足夠的水量使汙物在管道內爬升到一定高度形成虹吸原理達到排汙目的,而窄長的彎道極易造成堵塞。後來市場上出現過一些翻鬥式座便器,但存在排汙不淨,粘附汙物等缺點,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節約用水,一次用水量1.5L/2.5L,且排汙乾淨、不溢水、永不堵塞。
[0004]具體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主要由水箱、底座、翻鬥組成。
[0005]水箱內設置了防砂網,同時增設了加壓罐,提高了水的壓力。
[0006]座便器底座後部設有一蓄水池,蓄水池向前連接水槽,水槽側壁有小洩水孔,孔小水流速度快,衝汙更乾淨。前端是一大洩水孔,低於小洩水孔1.5釐米,當小洩水孔的水流盡時,蓄水池的水繼續從大洩水孔流出,作為封水用,保持盆內一定水位,防止下水道臭氣進入。
[0007]排洩口壁前下方有前減震器,減少噪音。前減震器前設有一磁鐵,作為提升器。排洩口下方是翻鬥,翻鬥後部有千斤墜,使用時,當達到一定壓力時,翻鬥斜下傾,汙物瀉下。翻鬥前方有一鐵板,作為提升器的對應器。最前端是三個平衡孔,當小洩水孔停止流水時,水量減少,三個平衡孔使水緩慢流出,防止翻鬥快速返回,等排洩物全部流下時,翻鬥可被吸住,返回原處,達到密封的目的。密封結構是在排洩口壁下方採用彈性密封墊密封。
[0008]因為有了提升器,翻鬥後端的千斤墜重量減輕,減小了對中間軸的磨損,延長了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不意圖;圖2為翻鬥的俯視不意圖;
[0010]圖3為底座盆體橫切面示意圖;
[0011]圖例說明:1-防砂網,2-加壓罐,3-蓄水池,4-水槽,
[0012]5-小洩水孔,6-大洩水孔,7-排洩口,8-前減震器,9-提升器,
[0013]10-翻鬥,11-千斤墜,12-對應器,13-平衡孔,14-前擋板,15-軸,
[0014]16-後減震器,17-底擋板,18-排汙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5]水箱內設置了防砂網1,同時增設了加壓罐2,提高了水的壓力。
[0016]坐便器後部設有一蓄水池3,蓄水池3向前連接水槽4,水槽4側壁周圍有小洩水孔5,孔小水流速度快,衝汙更乾淨。前端是一大洩水孔6,低於小洩水孔1.5釐米,當小洩水孔5的水流盡時,蓄水池3的水繼續從大洩水孔6流出,作為封水用,防止下水道臭氣進入。
[0017]排洩口 7壁前方有前減震器8,減少噪音,前減震器8前設有一磁鐵,作為提升器9。排洩口下方是翻鬥10,翻鬥10後部有千斤墜11,使用時,當達到一定壓力時,翻鬥10斜下傾,汙物瀉下。翻鬥10前部有一鐵板,作為提升器9的對應器12,最前端是三個平衡孔13,當小洩水孔5停止流水時,水量減少,三個平衡孔13使水緩慢流出,防止翻鬥10快速返回,等排洩物全部流下時,翻鬥10可被吸住,返回原處,達到密封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翻鬥式節水座便器,有水箱、底座、翻鬥(10),其特徵是水箱內有防砂網(1)、加壓罐⑵;底座有蓄水池(3),水槽(4)內有小洩水孔(5);翻鬥(10)前端有平衡孔(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翻鬥式節水座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後部有蓄水池(3),與水槽(4)相通,水槽(4)側壁有小洩水孔(5),底座前端有一大洩水孔¢),大洩水孔(6)低於小洩水孔(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翻鬥式節水座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排洩口(7)壁前下方有前減震器(8),前減震器(8)前設有一磁鐵作為提升器(9)。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翻鬥式節水座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翻鬥(10)前方有對應器(12),再前端有三個平衡孔(1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翻鬥式節水座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翻鬥(10)後部有一千斤墜(11)。
【文檔編號】E03D11/02GK204174700SQ201420346292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1日
【發明者】季振平 申請人:季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