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防潮電容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7:40:4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容器製造領域,具體說是一種高效防潮電容器。
背景技術:
高效防潮電容器應用於新能源發電,如光伏和風能發電、及各工業控制電源設備上使用。由於設備為室外運行,且各地區域氣候的差異,存在高溼度、高溫度、高腐蝕的惡劣環境,所以目前市場的電容普遍存在以下缺點。
1、傳統結構,蓋板與鋁殼體為簡單裝配,配合面潮氣容易進入。
2、蓋板與引出端為分立裝配,配合間隙很大,潮氣容易進入。
3、潮氣進入後,使薄膜電極的金屬鍍層氧化,造成電容量下降、損耗增大,嚴重時造成電容發熱失效,從而嚴重影響整機設備的使用壽命。
4、目前市場上的防潮型電容,通過對電容薄膜蒸鍍時進行防氧化處理,以及選用防潮性好的封裝材料,提高了製造成本仍無法解決高溫高溼下失效率高問題,可是也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性能穩定、延長使用壽命、降低成本投入、且美觀的用於新能源發電(光伏和風能發電)及各工業控制電源設備的高效防潮電容器。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高效防潮電容器,包括蓋板、殼體,殼體內部適配裝有電容芯子,電容芯子設有電極線,其中,所述蓋板包括外蓋板與內蓋板,所述內蓋板適配安裝於殼體的埠處,殼體的埠處設有與內蓋板密封連接的密封圈,所述外蓋板覆蓋內蓋板並適配安裝於殼體上,內蓋板設有穿過外蓋板並往外延伸的引出端子,引出端子與電極線連接。
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殼體的埠處設有卷邊部,內蓋板的外緣設有折邊部,密封圈密封連接於卷邊部與折邊部的連接之處。
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殼體的卷邊部與密封圈、內蓋板的折邊部覆壓接合為一體。
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電容芯子包括至少一個的芯子。
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內蓋板上適配裝有兩個以上的引出端子。
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引出端子與電極線焊接。
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引出端子與內蓋板注塑為一體。
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內蓋板上設有能向電容芯子與殼體之間灌注封裝材料用的注油口。
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注油口至少設有兩個。
根據上述進行優化,所述內蓋板與外蓋板分別為塑料蓋板。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如下。
1)殼體的卷邊部與密封圈、內蓋板的折邊部覆壓接合,結構簡單,且有效防止潮氣進入,適用於新能源發電(光伏和風能發電)及各工業控制電源設備。
2)電容芯子通過電極線與內蓋板上的引出端焊接,結構簡單,性能穩定。
3)內蓋板和引出端注塑為一體,安全可靠。
4)通過內蓋板上的注油口向電容芯子與殼體之間灌注封裝材料,安全可靠,性能穩定,降低製造成本。
5)採用本新型防潮結構的電容器,能以薄膜為普通蒸鍍、普通灌封材料即可達到效果,從而明顯的降低了材料和製造成本,提升了市場競爭優勢。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打開外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根據附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高效防潮電容器,包括蓋板、殼體4,殼體4內部適配裝有電容芯子5,電容芯子5設有電極線6。其中,所述蓋板包括外蓋板1與內蓋板2。所述內蓋板2適配安裝於殼體4的埠處,殼體4的埠處設有與內蓋板2密封連接的密封圈3。以及,所述外蓋板1覆蓋內蓋板2並適配安裝於殼體4上,內蓋板2設有穿過外蓋板1並往外延伸的引出端子7,引出端子7與電極線6連接。結構簡單,安全可靠,性能穩定,又有效防止潮氣進入,適用於新能源發電(光伏和風能發電)及各工業控制電源設備。
參照圖1至圖4所示,所述殼體4的埠處設有卷邊部9,內蓋板2的外緣設有折邊部10,密封圈3密封連接於卷邊部9與折邊部10的連接之處。在實際應用中,所述殼體4的卷邊部9與密封圈3、內蓋板2的折邊部10覆壓接合為一體。 加強結構穩固性,提高密封性能,有效防止潮氣進入。
以及,所述電容芯子5包括至少一個的芯子,芯子通過電極線6與引出端子7連接。所述內蓋板2上適配裝有兩個以上的引出端子7,引出端子7與電極線6焊接。而且,所述內蓋板2與外蓋板1分別為塑料蓋板,引出端子7與內蓋板2注塑為一體。結構簡單,美觀,安全可靠,確保產品的使用性能。
另外,所述內蓋板2上設有能向電容芯子5與殼體4之間灌注封裝材料用的注油口8。所述注油口8至少設有兩個。這樣,在操作中,當採用本新型防潮結構的電容器,能以薄膜為普通蒸鍍、普通灌封材料即可達到效果,從而明顯的降低了材料和製造成本,提升了市場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