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產預應力管樁的新型張拉組件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2:37:36
一種生產預應力管樁的新型張拉組件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生產預應力管樁的新型張拉組件結構,由頭板(1)、卡箍(2)、管模(3)、張拉板(4)、擋板(5)、張拉螺杆(6)、張拉螺母(7)、尾板(8)、尾板卡箍(9)和張拉螺杆組件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頭板(1)通過卡箍(2)固定在張拉螺杆組件一端張拉板(4)上,張拉螺杆組件另一端的擋板(5)通過螺栓固定於管模(3)的下部,所述的尾板(8)安裝在尾板卡箍(9)上,尾板卡箍(9)通過螺栓固定在管模(3)的尾端;管模(3)上下部合模通過螺栓緊固,張拉螺杆組件連接張拉機實現張力。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大大降低了頭尾板的重量,降低了裝籠工人的勞動強度、搬運裝籠操作簡單方便,也提高了裝籠工人的安全性,其頭板重量是原頭板重量的1/3;尾板重量是原尾板重量的1/3。
【專利說明】一種生產預應力管粧的新型張拉組件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張拉組件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生產預應力管樁的新型張拉組件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管樁生產線的張拉組件是由五件套組成:即張拉頭板,張拉尾板、張拉絲杆、張拉擋板及鎖緊螺母組成,俗稱內張拉。內張拉裝備簡單、操作便捷。但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在每次灌裝前,需要裝籠工人分別搬動頭板、尾板、絲杆等組件進行拆卸一清理一裝籠;灌裝後需要將五件套零件一件件拆卸後才能將管樁吊離;2、張拉力完全靠絲杆承載,由於絲杆螺紋的受力面積有限,需要配合長度較長,導致與其相連接件的厚度較大,重量較大,特別是頭板、尾板及絲杆總重量大,每個板的重量在50kg?IOOkg不等,導致裝籠工人的勞動強度非常大、且安全性差;3、頭板和張拉絲杆之間是螺紋連接,在生產過程中頭板與絲杆是連成整體使用,給裝拆頭板與張拉擋板等零件帶來困難。4、採用這種五件套組成的張拉方式容易出現預製樁端面歪斜、張拉板變形等缺陷和質量問題,這主要是因為受力不合理、四周得不到均勻受力使得樁端面歪斜,張拉板變形等質量問題的出現。
【發明內容】
[0003]根據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生產預應力管樁的新型張拉組件結構,大大降低了頭、尾板的重量,降低了裝籠工人的勞動強度、搬運裝籠操作簡單方便,也提高了裝籠工人的安全性。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一種生產預應力管樁的新型張拉組件結構,由頭板、卡箍、管模、張拉板、擋板、張拉螺杆、張拉螺母、尾板、尾板卡箍、放張板組成,所述的張拉螺杆組件由張拉板、擋板、張拉螺杆和張拉螺母組成,張拉螺杆連接張拉板、擋板及放張板後用張拉螺母鎖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頭板通過卡箍固定在張拉螺杆組件一端張拉板上,張拉螺杆組件另一端的擋板通過螺栓固定於管模的下部,所述的尾板安裝在尾板卡箍上,尾板卡箍通過螺栓固定在管模的尾端;管模上下部合模通過螺栓緊固,張拉螺杆組件連接張拉機實現張力。
[0005]所述的卡箍由上卡箍、下卡箍組成,並在內側兩端各設有一個限位臺,張拉板與頭板上設有的凹槽分別與下卡箍內側兩端的限位臺配合。
[0006]所述的尾板卡箍由上尾板卡箍、下尾板卡箍組成,尾板卡箍上設有一個限位臺與尾板上的凹槽進行配合。
[0007]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大大降低了頭尾板的重量,降低了裝籠工人的勞動強度、搬運裝籠操作簡單方便,也提高了裝籠工人的安全性,另外新型頭尾板受力合理,將內張拉轉化為外張拉,四周均勻受力避免了端板歪斜導致的質量問題的出現。其頭板重量是原頭板重量的1/3 ;尾板重量是原尾板重量的1/3。【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安裝後的主剖視圖。
[0009]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爆炸示意圖。
[0010]圖中:1是頭板、2是卡箍、3是管模、4是張拉板、5是擋板、6是張拉螺杆、7是張拉螺母、8是尾板、9、尾板卡箍、10是放張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由圖1知,一種生產預應力管樁的新型張拉組件結構,由頭板1、卡箍2、管模3、張拉板4、擋板5、張拉螺杆6、張拉螺母7、尾板8、尾板卡箍9、放張板10組成,所述的張拉螺杆組件由張拉板4、擋板5、張拉螺杆6、張拉螺母7和放張板10組成,張拉螺杆6連接張拉板
4、擋板5及放張板10後用張拉螺母7鎖緊;頭板I通過卡箍2固定在張拉螺杆組件一端張拉板4上,張拉螺杆組件另一端的擋板5通過螺栓固定於管模3的下部,所述的尾板8安裝在尾板卡箍9上,尾板卡箍9通過螺栓固定在管模3的尾端;管模3上下部合模通過螺栓緊固,張拉螺杆組件連接張拉機實現張力。管樁完成後,先將尾板卡箍9上緊固件鬆開,再將管模3上緊固件鬆開、管模3打開,此時只需再將頭板I與張拉板連接的卡箍2上分開,就可以直接吊走管樁,節省了張拉組件零件拆卸時間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所述的卡箍2由上卡箍、下卡箍組成,並在內側兩端各設有一個限位臺,張拉板4與頭板I上設有的凹槽分別與下卡箍內側兩端的限位臺配合。所述的尾板卡箍9由上尾板卡箍、下尾板卡箍組成,尾板卡箍9上設有一個限位臺與尾板8上的凹槽進行配合。
[0012]由圖2知,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爆炸示意圖。卡箍2分為上、下卡箍;張拉螺杆組件由張拉螺杆6連接張拉板4、擋板5及放張板10後用張拉螺母7鎖緊張拉螺杆6形成,尾板卡箍9分為為上、下尾板卡箍;管模3分為上管模、下管模。頭板I通過卡箍2固定在張拉螺杆組件一端張拉板4上,張拉螺杆組件另一端的擋板5通過螺栓固定於管模3的下部,尾板8安裝在尾板卡箍9內,上、下管模合併,通過法蘭或螺栓緊固管模3 ;再將尾板卡箍9通過螺栓固定在管模尾端;後用張拉螺杆組件連接張拉機實現張拉,受力後將內張拉轉化為外張拉,圓周均勻受力,由卡箍2的承受拉力。管樁完成後,先將尾板卡箍9上緊固件鬆開並與尾板8分離,再將管模3上緊固件鬆開、管模打開,此時只需再將頭板I與張拉板4連接的卡箍2鬆開,就可以直接吊走管樁,節省了張拉組件零件拆卸時間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生產預應力管樁的新型張拉組件結構,由頭板(I)、卡箍(2)、管模(3)、張拉板(4)、擋板(5)、張拉螺杆(6)、張拉螺母(7)、尾板(8)、尾板卡箍(9)和張拉板(10)組成,所述的張拉螺杆組件由張拉板(4)、擋板(5)、張拉螺杆(6)、張拉板(10)和張拉螺母(7)組成,張拉螺杆(6)連接張拉板(4)、擋板(5)及放張板(10)後用張拉螺母(7)鎖緊;其特徵在於:所述頭板(I)通過卡箍(2)固定在張拉螺杆組件一端張拉板(4)上,張拉螺杆組件另一端的擋板(5)通過螺栓固定於管模(3)的下部,所述的尾板(8)安裝在尾板卡箍(9)上,尾板卡箍(9)通過螺栓固定在管模(3)的尾端;管模(3)上下部合模通過螺栓緊固,張拉螺杆組件連接張拉機實現張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預應力管樁的新型張拉組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卡箍(2)由上卡箍、下卡箍組成,並在內側兩端各設有一個限位臺,張拉板(10)與頭板(I)上設有的凹槽分別與下卡箍內側兩端的限位臺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預應力管樁的新型張拉組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尾板卡箍(9)由上尾板卡箍、下尾板卡箍組成,尾板卡箍(9)上設有一個限位臺與尾板(8)上的凹槽進行配合。
【文檔編號】B28B21/60GK203779669SQ201420069300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18日
【發明者】張紅星 申請人:江蘇鴻業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