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夜讀是沉澱自己的好方法(夜讀讀過的書)
2023-05-29 18:45:23 3
書中發現自己,改變自己。
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三觀是怎樣慢慢變化的?」
有個回答是:「三觀一開始受父母的影響,接著受同學老師的影響,後來受所處環境的影響,一步一步變得有自己的三觀。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讀書。」
讀書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一個人讀過的書,藏在這個人的三觀裡,流露在舉手投足間。
有人說:「如果一個人不讀書,他的價值觀就只好由親朋好友來決定,因為他沒有別的知識獲取渠道。」
讀書影響的,是一個人的眼界和看待問題的態度。
一位作家說:「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的人,以時間和空間而言,是受到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錮的。」
我們沒有辦法無限延續生命的長度,但卻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和厚度,讀書便是最好的方法。
一個愛讀書的人,三觀豐富立體,能夠包容世界的多元,更能以體恤的溫柔,消解自身的情緒。
網上有人問:「為什麼要多讀書?」
得贊最高的一個回答說:「書猶藥也。」
一位作家說:「讀書這項精神功課,對人潛移默化的感染,使人從世俗的渴望中解脫出來。」
對於讀書的人而言,讀書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在書中發現自己、檢閱自己、改變自己。不讀書,一個人就無法正確認識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樣的生活。
而讀書不僅可以增加智慧,還可以豐富一個人的三觀,讓他站在更高的地方,獲得更高層次的認知。
腳丈量不到的地方,在書中可以體驗;眼睛到不了的地方,在書中可以領略。
那些我們讀過的書,會成為此生最寶貴的財富和最大的底氣。
讀書好玩的地方,不止是因為它能夠回答我們已有的問題,更重要的也許是它能讓我們發現一些,以前認為世界上不存在的問題。
讀書可以幫一個人走出自我的狹小,領略世界的浩瀚。
有位哲學家說:「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給你帶來好運,但它們能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愛讀書的人,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懂得明辨是非曲直。
堅持長期讀書的人,思維方式以及談吐舉止都會不同,為人處事也更謙和理性。
有位作家說:「讀書就好比到世界上最傑出的人家裡去串門。」
如果你讀過成百上千的書,就如同對話過形形色色的三觀,你便會有自己堅定的價值判斷。
一個人讀書越多,越能感知多元世界,感受眾生百態。
你讀過的書,也許在將來某個時刻,成為你的鎧甲。
點亮「在看」,和朋友們共勉!
(收看收聽更多《夜讀》文章,請關注新華社微信公眾號、下載新華社客戶端。)
主播 | 吳煒玲
作者:洞見Allergy 來源:洞見(ID:DJ00123987)
監製:姜晨
編輯:雷雯雯、周喆、伍越、袁亨瑞
美術設計:趙丹陽
畫家:吳湖帆
實習生:何凌霄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社音視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