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單體液壓支柱的自排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3:01:16 2
專利名稱:礦用單體液壓支柱的自排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用單體液壓支柱,更確切地說涉及一種礦用單體液壓支柱的排氣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礦用單體液壓支柱廣泛地用於煤礦採煤工作的支護。單體液壓支柱是一個密閉的液壓系統,現在使用的DZ型、懸浮型、雙伸縮型及其它型號的支柱,均不能將支柱內腔的氣體排空,產生支柱虛支的問題且難以解決,由此造成支柱在注液時,缸腔內因由氣體渦流腐蝕,支柱支撐的壓力為虛假壓力,從而使支柱支撐力不穩、波動值較大、掉壓較大,給煤礦安全生產帶來極大的不安全因素。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適用於懸浮型、雙伸縮型礦用單體液壓支柱的自排氣裝置,完善單體液壓支柱的支護功能,消除安全隱患。本實用新型包括密封堵,密封堵中間有中間孔,其特徵在於密封堵的下端車空,內裝杯蓋形的浮動塞,下端內壁上開有環形凹槽旋接懸掛式、中間有孔的可卸板;密封堵的上端裡平面的外側鑽一排氣孔,下端外平面開一槽I ;所述的浮動塞上端平面開一槽II,安裝一道「O」形密封圈I,最上端設置一個梯形凸柱,梯形凸柱的形狀與密封堵的中間孔一樣、大小相等,可伸進密封堵的中間孔內;所述的排氣孔上面安裝圓形的防塵墊;所述的可卸板下端焊接掛鈎,掛鈎連接復位彈簧;所述的槽I內安裝防擠圈、「O」形密封圈II。工作原理:當對支柱內腔注液時,在液體的作用下,腔內的空氣被擠壓上浮,氣體從可卸板中間孔洞經浮動塞周邊側隙流經密封堵的中間孔頂動防塵墊後從側邊排氣孔內排出。當氣體排盡後, 浮動塞在液壓的作用下上浮,浮動塞上平面上的「O」形密封圈I緊緊頂在密封堵下端的平面上,達到密封目的。腔內壓力越大,密封效果越好。支柱用完回柱時,隨著液體從支柱腔內流出,浮動塞在無壓力的情況下回落到可卸板上。當支柱再使用、注液時,重複以上動作。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為自動排氣、自動密封,不需人工操作;使支柱支撐力增強、安全性增強,排除了氣蝕現象,延長支柱的使用壽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浮動塞的俯視圖。圖中,1.密封堵,2.浮動塞,3.可卸板,4.排氣孔,5.槽I,6.「O」形密封圈I,7.中間孔,8.防塵墊,9.掛鈎,10.復位彈簧,11.防擠圈,12.「O」形密封圈II,13.環形凹槽;21.槽 II,22.梯形凸柱。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懸浮型、雙伸縮型礦用單體液壓支柱,不改變支柱的原有結構,充分利用原支柱活柱頂端內的密封堵I。所述的密封堵I中間有中間孔7。把密封堵的下端車空,內裝杯蓋形的浮動塞2,內壁上開有環形凹槽13旋接懸掛式、中間有孔的可卸板3,上端裡平面的外側鑽一排氣孔4,下端外平面開一槽I 5 ;所述的浮動塞2為膠木或尼龍101材料製作,結合圖2所示,上端平面開一槽II 21,安裝一道「O」形密封圈I 6,最上端設置一個梯形凸柱22,梯形凸柱22的形狀與密封堵的中間孔一樣、大小相等,可伸進密封堵I的中間孔7內,作密封導向用;所述的排氣孔4上面安裝防塵墊8,為圓形的橡膠板,防塵、防煤灰;所述的可卸板3拆卸方便,功用是上託浮動塞2,下面通過焊接掛鈎9連接復位彈簧10 ;所述的 槽I 5內安裝防擠圈11、「0」形密封圈II 12,與活柱的內側密封。
權利要求1.一種礦用單體液壓支柱的自排氣裝置,包括密封堵,密封堵中間有中間孔,其特徵在於密封堵⑴的下端車空,內裝杯蓋形的浮動塞⑵,下端內壁上開有環形凹槽(13)旋接懸掛式、中間有孔的可卸板(3);密封堵(I)的上端裡平面的外側鑽一排氣孔(4),下端外平面開一槽I (5);所述的浮動塞上端平面開一槽II (21),安裝一道「O」形密封圈I (6),最上端設置一個梯形凸柱(22),梯形凸柱(22)的形狀與密封堵(I)的中間孔(7) —樣、大小相等;所述的排氣孔(4)上面安裝圓形的防塵墊(8);所述的可卸板(3)下端焊接掛鈎(9),掛鈎(9)連接復位彈 簧(10);所述的槽I (5)內安裝防擠圈(11)、「0」形密封圈II (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礦用單體液壓支柱的自排氣裝置,解決了支柱內腔的氣體不能排空造成虛支、氣蝕的問題,其特徵在於把密封堵的下端車空,內裝杯蓋形的浮動塞,下端內壁上開有環形凹槽旋接可卸板;密封堵的上端裡平面的外側鑽一排氣孔上面安裝圓形防塵墊,下端外平面開一槽Ⅰ安裝防擠圈、「O」形密封圈Ⅱ;所述的浮動塞上端平面開一槽Ⅱ,安裝一道「O」形密封圈Ⅰ,最上端設置一個梯形凸柱,可伸進密封堵的中間孔內;所述的可卸板下端焊接掛鈎,掛鈎連接復位彈簧。本實用新型為自動排氣、自動密封,不需人工操作;使支柱支撐力增強、安全性增強,排除了氣蝕現象,延長支柱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E21D15/51GK203114306SQ20132015423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30日
發明者趙成信, 牛廣玉, 吳金利 申請人:淮北安來機電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