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排水地漏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4:30:01
專利名稱:雙層排水地漏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漏,特別是一種雙層排水地漏。
背景技術:
目前屋面防水層幾乎全部設置在保溫層上部,一旦防水層遭到破壞,水就會從破壞點處滲漏到保溫層,而保溫層內的水不能排水,造成保溫層長期含水。即便是在將防水層修補後,但由於保溫層內的積水不易排出,所以會不斷地滲透到屋內,導致房間內常年滲漏,這種情況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保溫層長期含水,將大大降低其阻熱係數,使得保溫層保溫隔熱效果大打折扣,給業主帶來很多煩惱與損失。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保溫層內積水不能排出的問題,提供一種既能排出防水層的積水,又能滲透和排出保溫層積水的雙層排水地漏。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層排水地漏,包括地漏頂蓋和地漏本體,所述地漏頂蓋包括垂直固接的上層邊翼和排水短管,該上層邊翼中心設有排水箅子;所述地漏本體包括固接為一體的垂直排水箅子、下層邊翼和排水管,所述垂直排水箅子的側壁上均布有滲水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雙層排水結構不僅能夠及時有效的排出防水層的積水,還能夠逐步滲透和排出殘留在保溫層的積水,解決了保溫層長期含水而排不出去的問題,消除了保溫層長期汗水對保溫隔熱效果的影響,為業主減少了直接的經濟損失,降低能耗。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當上層防水層完好時,雨水可以直接從頂部排水箅子排入雨水管;2.當上層防水層遭破壞失效時,雨水可以從垂直排水箅子將滲入保溫層內的水排入雨水管;3.保溫層冷凝水也可以從垂直排水箅子排入雨水管;4.晴天時,從雨水管通風,再通過垂直排水箅子將溼潤的保溫層風乾; 5.該地漏製造簡單,排水通風效果好,造價低廉。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地漏頂蓋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俯視圖。圖中上層邊翼1,垂直排水箅子2,滲水孔3,下層邊翼4,排水管5,排水短管6,排水箅子7。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參見附圖1-3,本實施例中,這種雙層排水地漏,包括地漏頂蓋和地漏本體,地漏頂蓋包括垂直固接的上層邊翼1和排水短管6,該上層邊翼1中心設有排水箅子7,該排水箅子7與排水短管6連通。地漏本體包括固接為一體的垂直排水箅子2、下層邊翼4和排水短管6,垂直排水箅子2的側壁上均布有滲水孔3。排水短管6插裝在垂直排水箅子2內部,該排水短管6的長度大於垂直排水箅子 2的長度,即排水短管6插入到垂直排水箅子2內後,其下端直接進入到排水短管6內部。地漏頂蓋中,上層邊翼1的寬度為50 IOOmm ;排水短管6的直徑為75 170mm, 高度為150 300mm,厚度為1 4mm。而地漏本體中,垂直排水箅子2高度為50 IOOmm ; 下層邊翼4的寬度為50 IOOmm ;排水管5的直徑為100 190mm,高度為300 500mm, 厚度為1 4mm。由於排水短管6插裝在垂直排水箅子2內,故在實際製作時,根據實際需要的管體的尺寸,排水短管6的外徑略小於排水短管6的內徑。施工時,先將地漏本體固定於基層混凝土預留的地漏孔中,再鋪設防水層至下層邊翼4上,然後鋪設保溫板,地漏上方的保溫板要求打孔;保溫層做完後,抹找平層;找平層抹好後,將地漏頂蓋的排水短管6插裝在垂直排水箅子2內,而上層邊翼1搭接在垂直排水箅子2的上邊沿,將地漏頂蓋固定在找平層處,然後再鋪設第二層防水層。
權利要求1.一種雙層排水地漏,包括地漏頂蓋和地漏本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地漏頂蓋包括垂直固接的上層邊翼和排水短管,該上層邊翼中心設有排水箅子;所述地漏本體包括固接為一體的垂直排水箅子、下層邊翼和排水管,所述垂直排水箅子的側壁上均布有滲水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排水地漏,其特徵在於,所述排水短管插裝在垂直排水箅子內部,該排水短管的長度大於垂直排水箅子的長度。
專利摘要一種雙層排水地漏。它包括地漏頂蓋和地漏本體,所述地漏頂蓋包括垂直固接的上層邊翼和排水短管,該上層邊翼中心設有排水箅子;所述地漏本體包括固接為一體的垂直排水箅子、下層邊翼和排水管,所述垂直排水箅子的側壁上均布有滲水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雙層排水結構不僅能夠及時有效的排出防水層的積水,還能夠逐步滲透和排出殘留在保溫層的積水,解決了保溫層長期含水而排不出去的問題,消除了保溫層長期汗水對保溫隔熱效果的影響,為業主減少了直接的經濟損失,降低能耗。
文檔編號E04D13/04GK201972324SQ20102068812
公開日2011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30日
發明者張國賓 申請人:唐山德生防水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