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針織橫機的山板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23:15:36 3
專利名稱:一種針織橫機的山板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針織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針織橫機的山板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可以實現在一行中同時進行編織和集圈的針織橫機一般結構複雜, 且成本高,因此,不能普及使用。專利申請號為201120038980.6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針織橫機的山板裝置,該裝置的結構簡單,但對選針器的要求較高,而且此類選針器在國內市場上較少,所以使用不能普及。另外,本申請人前期開發的針織橫機的山板裝置雖然可使用普通選針器,但是每塊山板必須至少使用4個普通選針器,所以生產的山板裝置體積大且較長,使用不方便,另外,還需要開發新的橫機控制系統,增加成本。因此,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且能在一行中同時完成編織和集圈的針織橫機將成為市場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針織橫機的山板裝置,該山板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能實現在一行中同時進行編織和集圈。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針織橫機的山板裝置,包括基板、該基板上設有上山板及下山板,該下山板包括平面歸位山角、可上下活動的針腳起針山角、固定的針腳歸位山角、針腳導向山角、垂直歸位山角及兩個通用選針器,所述基板下方設有兩個通用選針器,所述平面歸位山角水平設於通用選針器上方,所述可上下活動的針腳起針山角設於所述通用選針器下方的中間及兩側,所述可上下活動的針腳起針山角設於針腳導向山角上,所述垂直歸位山角設於所述針腳導向山角下方的兩側。所述通用選針器設於所述針腳導向山角上方,位於所述可上下活動的針腳起針山角之間。所述垂直歸位山角、針腳起針山角可上下活動。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針織橫機的山板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容易實現,使用方便;使用兩個通用選針器即可完成生產全過程,大大縮短了山板長度,節約生產成本;適用現有橫機控制系統,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能夠實現工業化流水線生產,生產過程易控制,故障率小。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雙系統山板的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a——織針;b——選針用第一針腳;c——選針用第二針腳;A—一織針動態路線;B——選針用第一針腳動態路線;C——選針用第二針腳動態路線;D-機頭運行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如圖1所示的針織橫機的山板裝置,其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基板1,該基板1上設有上山板及下山板,其中,上山板包括集圈吊目山角3、翻針山角4及編織山角 5,接針山角6。其中,翻針山角4位於編織山角5的上方及人字山角9的下方,在翻針山角 4兩旁由裡及外依次設有度目山角8及織針復位山角7,翻針山角4上面還設有人字山角9, 在集圈吊目山角3內側設有可上下活動的接針山角6及針腳接力山角18,在集圈吊目山角 3外側設有針腳復位山角11,在該針腳復位山角11上方設有織針導向山角14。下山板包括平面歸位山角10、可上下活動的針腳起針山角12、固定針腳歸位山角13、針腳導向山角15、 可上下活動的針腳垂直歸位山角16及兩個個通用選針器22,其中,平面歸位山角10水平設於集圈吊目山角3及通用選針器22之間,固定針腳歸位山角13設於針腳導向山角15的下方的中間,可上下活動的針腳起針山角12設於針腳導向山角15上,通用選針器22設於針腳導向山角15上方,分別位於四個可上下活動的針腳起針山角12之間,可上下活動的針腳垂直歸位山角16設於所述針腳導向山角15下方的兩側。如圖2所示,通用選針器22均採用電腦控制,當針織橫機使用時,機頭按圖中D方向運行,織針(a)通過針腳(b)頂起按圖中A路線運動,針腳(b)通過針腳(c)頂起按圖中 B線路運動。針腳(c)由上一行預選選出直接被第一個可上下活動的起針山角12向上參與工作,針腳(c)被該可上下活動的起針山角12頂起,推動針腳(b)進入工作狀態,針腳(b) 被集圈吊目山角3頂起,推動織針(a)進入工作狀態,此時第一個可上下活動的接針山角6 下壓不參與工作,針腳(c)經過第一個可上下活動的針腳垂直歸位山角16被歸位。第一個通用選針器22選出用於集圈的針腳(c),然後經過第二個可上下活動的起針山角12頂起針腳(c),推動針腳(b)進入針腳接力山角18,經過第二個接針山角6 (向上運動,參與工作, 同時第一個接針山角6下壓,不參與工作),同時該針腳(b)推動織針(a),進入接針或集圈狀態。針腳C被固定的針腳歸位山角13抬起歸位。第二個選針器預選出下一行的工作針腳(此時第三個第四個可上下活動的起針山角12及第二個可上下活動的垂直歸位山角16 下壓處於不工作狀態)。當機頭反向運動時,如圖3所示,針腳(c)通過第四個可上下活動的起針山角12、第二個可上下活動的垂直歸位山角16、第二個通用選針器22,此時頂起針腳(b)經過第一個接針山角6 (向上運動,參與工作,同時第二個接針山角6下壓,不參與工作),同時該針腳(b)推動織針(a),進入接針或集圈狀態。如此循環,實現了在一行中完成編織和集圈重複過程。本專利可順利的組合成雙系統,如圖4所示,可以更大的提高編織效率。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是讓熟悉該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出的等同變換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針織橫機的山板裝置,包括基板(1)、該基板(1)上設有上山板及下山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下山板包括平面歸位山角(10)、可上下活動的針腳起針山角(12)、固定的針腳垂直歸位山角(13)、針腳導向山角(15)、可上下活動的垂直歸位山角(16)及兩個通用選針器(22),其特徵在於所述基板(1)下方設有通用選針器(22),所述平面歸位山角 (10)水平設於通用選針器0 上方,所述固定針腳垂直歸位山角(1 設於所述針腳導向山角(15)的下方的中間,所述可上下活動的針腳起針山角(12)設於針腳導向山角(15) 上,所述可上下活動的垂直歸位山角(16)設於所述針腳導向山角(1 下方,水平排列於固定針腳歸位山角(13)的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針織橫機的山板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通用選針器 (22)設於所述針腳導向山角(15)上方,平面歸位山角(10)的下方,分別位於所述四個可上下活動的針腳起針山角(1 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針織橫機的山板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垂直歸位山角 (16)、針腳起針山角(1 可上下活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針織橫機的山板裝置,包括基板、該基板上設有上山板及下山板,該下山板包括平面歸位山角、針腳起針山角、針腳導向山角、垂直歸位山角及兩個通用選針器,其中,基板下方設有通用選針器,平面歸位山角設於通用選針器上方,針腳起針山角設於通用選針器下方的中間及兩側,針腳起針山角設於針腳導向山角上,可上下活動的垂直歸位山角設於針腳導向山角下方。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容易實現,使用方便;使用兩個通用選針器即可完成生產全過程,大大縮短了山板長度,節約生產成本;適用現有的橫機控制系統,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能夠實現工業化流水線生產,生產過程易控制,故障率小。
文檔編號D04B15/36GK202298052SQ20112036131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6日
發明者孫永明, 孫熙 申請人:孫永明, 孫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