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最美的青春觀後感(評電視劇生命中的好日子)
2023-06-07 07:43:08
電視劇《生命中的好日子》劇照
一段特殊的歷史,沉澱為一座可供影視創作者們挖掘的富礦,「知青」題材電視劇因此屢見不鮮。在創作思路上,此前的影視劇更多是表現知青群體在特殊歷史時期所承受的苦難與創傷,《生命中的好日子》則另闢蹊徑,著重講述了「後知青時代」的奮鬥成就美好生活的故事。該劇從知青返城開篇,至香港回歸結束,以男主人公跨越二十餘年的情感婚姻生活為主線,幾乎涵蓋了從1977年至1997年的所有重要歷史節點,如知青返城、恢復高考、農村改革、引進外資、「下海」潮、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香港回歸等等。
電視劇藝術地展現經歷了苦難和創傷之後知青們如何面向未來。劇中李紹棠和陳主任兩位主人公二十幾年的恩怨最終冰釋,這也闡釋了電視劇的主題——如果你面向未來,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生活中都是好日子;如果你在創傷中不能自拔,好日子就可能會離你遠去。
「好日子」都是爭取來的,這個道理寄寓在電視劇中一個個豐滿的人物身上。韓墨池的形象是那個時代的典型代表,敦厚、誠信、大膽、不屈不撓,他遭遇了諸多苦難,也直面了諸多機遇,其果敢與奮鬥鑄就了傳奇精彩的人生;鍾思存的生命因果,皆烙有文革、知青、改革的標記;柔嘉歷經愛情破滅、無家可歸、遇人不淑、錯失高考等一連串的坎坷磨難,淬鍊出了剛毅、知性與堅強的個性;老一輩的韓秉先則是一個銳意進取,為群眾謀福利的好幹部形象,是那個變革年代的突出代表。在劇中,國家的歷史、改革之路與個人、群體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既是一部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的時代畫卷,又是一部反映普通人精神命運的心靈史詩。在艱苦中選擇堅強,在絕望中守護希望,在奮鬥中成就夢想,是這部劇頗具現實意義的正能量。
劇中的「知青」群體,雖然知識結構斷裂,但他們從「社會」這部大書中讀到了理想信念、使命責任的深刻內涵。他們靠著堅強的意志,絕處逢生,在奮鬥中實現了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的同步推進。雖然寫的是一個特定時代,但對於生活本質的體會與發現,與當下一脈相承,因而該劇的格局顯得波瀾壯闊,其思想深度與歷史厚度,引發了諸多共鳴。
年代劇歷史質感與生活質感如何還原?整部劇略去斑駁沉重的「文革」歷史,將更多筆墨集中於時代人物的刻畫和幽默風趣的日常生活,通過情景與表演還原歷史和生活。不苦情、不矯情、不灑狗血,也沒有一線的明星大腕,憑藉嚴謹的劇情,精良的製作,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該劇不僅給當下電視劇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也大大提振了影視劇創作者們堅守創作品質的信心。錢 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