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油封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04:09:51 2
專利名稱:組合油封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組合油封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封件,尤其是一種組合油封。
技術背景[0002]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對油封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所使用的油封中,旋轉軸油封所要承受的工作條件越來越苛刻。它必須能承受高低溫、高線速、負荷大的工作條件,並且要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和較好的密封性能。現有的旋轉軸油封一般為單體密封件,這種油封的密封性能較差,經常會出現滲油和漏油的現象,並且隨著密封腔體內油量增多,油封密封唇口處的溫度過高,很容易導致油封失效,因此現有結構的油封已不能適應目前的密封需求。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了一種組合油封,其實現了油液在油腔內的循環流動,不僅對密封唇口起到了潤滑作用,同時也降低了密封唇口處的溫度,保證油封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密封性,延長了油封的使用壽命。[0004]本實用新型是採用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組合油封,包括外油封和內油封, 外油封包括與軸呈過盈配合的外油封密封唇口和外油封骨架,內油封包括與軸呈過盈配合的內油封唇口和內油封骨架,內油封位於外油封的內側,並且內油封骨架的外表面與外油封骨架的內表面之間呈過盈配合,其中,所述內油封的端面骨架處設有通孔,內油封唇口為具有旋轉方向的螺紋式唇口。[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過在內油封的端面設置通孔,既能減少油液對油封主唇口的衝擊又便於油液進入油封內腔;第二,通過內油封的螺紋式唇口,便於油封內腔中油液的排出,同時提高了排油量;第三,當通孔和內油封唇口同時作用時,油液可以沿通孔中進入油封腔體內,在油腔內循環流動後由內油封的螺旋式唇口排出,既防止了外油封密封唇口因缺少潤滑而產生幹摩擦,還可以利用流動的油液帶走油腔內的部分熱量從而降低外油封密封唇口部位的溫度,防止密封唇口處溫度過高,保證油封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密封性,延長了油封的使用壽命。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半剖視圖;[000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結構示意圖。[0008]圖中1外油封;2內油封;3通孔;4內油封唇口 ;5外油封密封唇口 ;6油封;7座孔;8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0010]圖1和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組合油封。該油封包括外油封1和內油封2,其中外油封1包括外油封密封唇口 5和外油封骨架,內油封2包括內油封唇口 4和內油封骨架。 內油封2位於外油封1的內側,並且內油封骨架的外表面與外油封骨架的內表面之間呈過盈配合,從而實現了外油封1和內油封2的連接。內油封2的端面骨架處設有通孔3,通過設置通孔3 —方面可以減少油液對油封主唇口的衝擊,另一方面當設備工作時,油液可以沿通孔3進入油封腔體內。同時內油封唇口 4為具有一定旋轉方向的螺紋式多唇口,該結構的唇口可以便於油液從螺旋式內油封唇口 4處排出,並且提高了內油封2的排油量。[0011]設備工作前,首先使外油封1和內油封2裝配成為一整體油封6,然後將油封6安裝在座孔7與軸8之間,其中外油封1的環形外表面與座孔7之間呈過盈配合,內油封唇口 4和外油封密封唇口 5與軸8之間均呈過盈配合,從而使油封6起到了密封作用。當設備工作時,油封6的外油封密封唇口 5起到了密封作用,同時油液可以從通孔3進入油封6 腔體內,然後由內油封唇口 4排出。油液通過在油封6腔體內的循環流動,既可以對外油封密封唇口 5起到潤滑作用,防止外油封密封唇口 5與軸旋轉接觸時因缺少潤滑而產生幹摩擦,還可以利用流動的油液帶走油封腔體內的部分熱量,降低油封密封唇口處的溫度,使油封具有較好的密封性和穩定性,延長了油封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 一種組合油封,包括外油封(1)和內油封0),外油封(1)包括與軸呈過盈配合的外油封密封唇口( 和外油封骨架,內油封( 包括與軸呈過盈配合的內油封唇口(4)和內油封骨架,內油封⑵位於外油封(1)的內側,並且內油封骨架的外表面與外油封骨架的內表面之間呈過盈配合,其特徵在於所述內油封O)的端面骨架處設有通孔(3),內油封唇口(4)為具有旋轉方向的螺紋式唇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封件,尤其是一種組合油封。該油封包括外油封和內油封,外油封包括與軸呈過盈配合的外油封密封唇口和外油封骨架,內油封包括與軸呈過盈配合的內油封唇口和內油封骨架,內油封位於外油封的內側,並且內油封骨架的外表面與外油封骨架的內表面之間呈過盈配合,其中,所述內油封的端面骨架處設有通孔,內油封唇口為具有旋轉方向的螺紋式唇口。其實現了油液在油腔內的循環流動,不僅對密封唇口起到了潤滑作用,同時也降低了密封唇口處的溫度,保證油封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密封性,延長了油封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16J15/32GK202274106SQ20112031647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6日
發明者姜成林 申請人:青島開世密封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