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釉面堆花一次燒拋光牆地磚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07:05:46 1
專利名稱:一種釉面堆花一次燒拋光牆地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釉面磚上堆花裝飾後一次燒成,特別是涉及燒成後對釉面進行拋光的陶瓷牆地磚。
背景技術:
已知有些一次燒的釉面磚(包括一次半及一次素燒、二次釉燒)在施好底釉(化妝土)後再施面釉,然後絲網印刷所需圖案,形成釉上彩的裝飾效果;也有的在施好底釉之後用絲網印刷出所需圖案然後施上透明面釉形成釉下彩的裝飾效果;還有將成品磚進行印花然後堆上幹粒入窯燒成後進行拋光(即所謂的二度燒或三度燒),所得產品即為市場上所說的拋釉磚或拋晶磚。還有將瓷質素坯進行拋光所得產品即為拋光磚。以上這三種方法所得牆地磚各有其特點一次燒的牆地磚裝飾手法單調,圖案缺乏立體感,同時釉面沒有拋光磚的質感;而拋晶磚系二度甚至三度燒成,儘管裝飾手法多樣,圖案生動豐富,可是二度、三度燒產品幹粒成本高,每燒一次都會降低成品率,特別是拋晶磚系低溫燒成,所得釉面硬度偏低,中間層發育不良,作為地面鋪貼不耐磨,抗後期龜裂性能不佳,所以限制了它的使用範圍。而拋光磚僅有的裝飾手法是滲花、大顆粒、微粉二次布料,要實現圖案花卉的仿真效果,實施起來還非常困難,所以拋光磚目前還沒有人物花卉仿真的裝飾(用水刀等切割後拼花是另一類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的釉面堆花一次燒拋光牆地磚。
具體實施例方式
現已發現,乾粉壓制的牆地磚經乾燥施化妝土後,用通透的絲網(80~100目)在其上面用印刷釉印刷出所需的圖案,如花卉、人物、山水等。若進一步增加其層次感可以在其上面施一層透明或半透明的釉,入窯在1180℃~1230℃,35~60分鐘燒成,將所得牆地磚經過軟拋光後即可得產品。
下面根據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的工藝過程中的主要工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一、化妝土由於要在化妝土上面獲得較好的裝飾效果,所以化妝土的調配必須遵循以下原則1、使用鐵鈦雜質含量低的原料Fe2O3+TiO2<0.30%,保證白度大於82%。
2、使燒成後的化妝土層中的晶相具有較高的折射率,以提高化妝土層的遮蓋能力。
3、提高其始融點,儘可能地減少游離石英的含量而提高Al2O3的含量,嚴格控制其熱膨脹係數。
4、提高化妝土自身的燒結程度,促進中間層的良好發育,並獲得良好的乳濁度。
5、化妝土儘可能地少引進含氣體及燒結收縮大的原材料。
6、增加其釉漿的比重,加大其流動性及其保水性,從而使得與坯體有較好的附著力和為下一道印刷獲得較好的印刷效果創造條件。
根據以上條件給出以下配方,但具體實施時需結合燒成溫度、坯體的膨脹係數及其面釉的情況作出適當的調整。
A、生坯無鋯化妝土煅燒高嶺土20%~30%水洗高嶺土20%~30%長石 20%~28%石英 25%~28%B、含部分高白熔塊的化妝土煅燒高嶺土18%~20%水洗高嶺土15%~18%長石 30%~35%石英 4%~8%鋯白熔塊 15%~20%燒滑石3%~5%白雲石3%~5%
二、印刷釉一般地面釉加上所需顏色的色料經過粉磨過325目調整出適合印刷的性能釉料就可以實施絲網印刷了。特別應注意的是釉面的膨脹係數一定要小於化妝土及坯體的膨脹係數,否則會發生釉裂的可能。
三、透明釉或半透明釉由於本產品定位在中高檔產品,加上系在輥道窯快速燒成,故所用透明或半透明釉以熔塊釉為佳,其釉料的比重宜控制在1.75~1.80克/毫升,粘度以適宜噴釉或淋釉為宜。
該產品整個製造過程在現有的牆地磚生產線上均可實施,不僅解決了拋晶磚成本高、工藝複雜、中間發育不良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拋光磚裝飾手法單一、防滑難的難題,是一種集釉面拋晶、拋光磚優勢於一體的低成本產品。
四、軟拋光將燒結出來的產品有軟拋線上拋光,其拋光材料選用氧化鈰和α-氧化鋁較為適宜。經過上述工序後所得產品即為一次燒堆花拋光牆地磚。
權利要求
1.由乾燥後幹壓陶瓷施化妝土後的坯體,用通透的絲網印刷所得人物、花卉、山水圖案再施一層透明釉或半透明釉入窯一次燒成,將所得半成品軟拋可得的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產品,其特徵是用通透的絲網印刷人物、花卉、山水圖案。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產品,其特徵是在圖案上施透明或半透明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產品,其特徵是一次燒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產品,是將燒成後的半成品軟拋光。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堆釉一次燒拋光牆地磚的製造方法,它是由經過於燥的幹壓坯體施化妝土後用通透的網版印刷出所設計的山水、花卉、人物等圖案,施一層透明或半透明釉入窯燒成後軟拋,所得產品具備了拋晶磚和拋光磚的所有優點,而且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解決了拋晶磚成本高不耐磨,二度、三度燒中間層發育不良,拋光磚裝飾手法單調不防滑的難題。
文檔編號C04B33/34GK101037323SQ200710026590
公開日2007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月29日
發明者何友和, 胡偉豪 申請人:佛山市三水羅馬利奧陶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