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復墾土壤修復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13:38:36 3
本實用新型屬於地質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復墾土壤修復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土壤本來是各類廢棄物的天然收容所和淨化處理場所,當土壤中收容的各類汙染物過多,影響和超過了土壤的自淨能力,從而在衛生學上和流行病學上產生了有害的影響。造成土壤汙染的原因很多,如工業汙泥、垃圾農用、汙水灌溉、大氣中汙染物沉降,大量使用含重金屬的礦質化肥和農藥等等。汙染土壤將導致農作物減產,甚至有可能引起農產品中汙染物超標,進而危害人體健康。因此,需要對汙染後的土壤進行修復處理,將有毒有害的汙染物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從而改善土壤的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方便,有效改善土壤的復墾土壤修復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復墾土壤修復裝置,包括殼體,殼體底面設有萬向輪,所述殼體頂部設有進料腔,殼體內設有位於進料腔下方的混合腔,該混合腔裝接有進液管,殼體外設有修復液儲存箱,進液管與該修復液儲存箱連接,殼體內設有與混合腔裝接的粉碎腔和與該粉碎腔連接的攪拌腔,粉碎腔內設有橫向排布的粉碎葉片,該粉碎葉片與設在殼體外的粉碎電機連接,粉碎腔和攪拌腔之間設有帶漏孔的隔板,殼體底面開設有也攪拌腔連通的出料孔,該出料孔內設有出料閥門,攪拌腔內設有橫向排布的攪拌葉片,攪拌腔通過管路與修復液儲存箱連接。
所述粉碎腔內壁設有噴頭,該噴頭通過管路進水管連接,該噴頭朝向隔板。
所述粉碎腔內上下排布設有上粉碎葉片和下粉碎葉片。
所述隔板通過轉軸與裝在殼體外的轉動電機連接。
所述進料腔內設有振動器。
本實用新型操作方便,一體化操作,直接排出修復後的土壤,能夠方便更好地針對土壤進行修復處理,改善土壤的性能。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對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復墾土壤修復裝置,包括殼體1,殼體1底面設有萬向輪16,所述殼體1頂部設有進料腔6,殼體1內設有位於進料腔6下方的混合腔8,該混合腔8裝接有進液管,殼體外設有修復液儲存箱5,進液管與該修復液儲存箱連接,殼體1內設有與混合腔6裝接的粉碎腔9和與該粉碎腔9連接的攪拌腔13,粉碎腔9內設有橫向排布的粉碎葉片,該粉碎葉片與設在殼體外的粉碎電機4連接,粉碎腔9和攪拌腔13之間設有帶漏孔的隔板12,殼體1底面開設有與攪拌腔13連通的出料孔15,該出料孔15內設有出料閥門,攪拌腔13內設有橫向排布的攪拌葉片14,該攪拌葉片14與設在殼體外的攪拌電機2連接,攪拌腔13通過管路與修復液儲存箱連接。並且先通過混合腔,對土壤與修復液進行混合溼潤,進行一個充分的浸溼時間,起到更有效的修復作用。進料腔內還設有振動器,利用該振動器使進料腔發生振動,有利於土壤從進料腔進入到粉碎腔內。
所述粉碎腔9內壁設有噴頭17,該噴頭17通過管路進水管連接,該噴頭朝向隔板,通過該噴頭,可以施加壓力噴出帶壓力的水,從而對隔板進行一個清洗,使隔板不易發生堵塞情況,保證正常使用。
所述粉碎腔9內上下排布設有上粉碎葉片10和下粉碎葉片11,同時可在外殼設置兩具粉碎電機,分別用於連接上粉碎葉片和下粉碎葉片。通過上下排列的粉碎葉片,能夠更好的對土壤進行粉碎,形成上下兩次旋轉粉碎。
此外,隔板12通過轉軸與裝在殼體外的轉動電機3連接,需要清洗隔板時,利用轉動電機帶動隔板轉動,從而形成一定的離心甩力,可以甩出隔板內的土壤,保證隔板的清潔乾淨。
本實用新型中,將待修復的土壤放入進料腔內先落入到混合腔中,往混合腔內加入修復液,修復液與土壤進行一個混合,先對土壤進行一個預溼潤過程,使修復液充分滲透入土壤中,而且溼潤後的土壤能夠較為輕鬆的進行粉碎。然後再落入到粉碎腔內,開啟粉碎電機驅動粉碎葉片高速旋轉對土壤進行粉碎,在粉碎過程中,還可以加入修液再次混合,使粉碎後的土壤進一步與修復液混合。粉碎後的土壤經隔板落入攪拌腔中,由攪拌葉片再次進行攪拌粉碎,在攪拌腔中還可以加入修復液,從而保證土壤的充分粉碎,利用修復液再次混合,從而利用三次的修復液加入,對土壤進行充分混合。最後打開出料閥門使土壤從出料孔排出。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述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創造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