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ZigBee網絡的土木工程起重機監控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23:15:4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基於ZigBee網絡的土木工程起重機監控系統。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近年來,土木工程起重機在船舶等生產製造過程中的使用越來越頻繁,且安全事故偶有發生,隨之造成的經濟損失也越來越大,因此對其實現安全監控管理變得極為重要。隨著電子技術、無線傳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起重機的安全監控系統已經從早期的有線監控發展到無線監控,監測範圍也從最初的單純金屬結構的應變單參數監測,到涉及起重機安全的多參數,如起重量、高度、風速等的全方位實時在線監控。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基於ZigBee網絡的土木工程起重機監控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於ZigBee網絡的土木工程起重機監控系統,它包括重量傳感器、高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防碰撞傳感器、濾波處理電路、差分放大電路、A/D轉換電路、控制器、電源模塊、聲光報警器、控制單元、ZigBee模塊、網絡協調器和PC機;
所述重量傳感器、高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和防碰撞傳感器檢測負重信號、升降高度信號、風速信號和周邊障礙物信號並將信號輸入至濾波處理電路,所述濾波處理電路將信號進行濾波處理並將信號輸入至差分放大電路,所述差分放大電路將信號進程差分放大並將信號輸入至A/D轉換電路,所述A/D轉換電路將信號進行A/D轉換並將信號輸入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將信號進行整理並將信號反饋給聲光報警器、控制單元和ZigBee模塊,所述ZigBee模塊將信號發送至網絡協調器,所述網絡協調器通過RS232接口將信號輸入至PC機,所述PC機將信號再次並通過網絡協調器和ZigBee模塊將信號反饋回控制器;
所述電源模塊分別與差分放大電路、A/D轉換電路和控制器連接。
優選地,所述控制器還電性連接有存儲單元。
由於採用了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通過重量傳感器、高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和防碰撞傳感器實現起重機工作環境檢測;同時,利用ZigBee模塊實現信號無線傳輸;並且,利用聲光報警器實現危險預警、利用控制單元實現具體工作的調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於ZigBee網絡的土木工程起重機監控系統,它包括重量傳感器1、高度傳感器2、風速傳感器3、防碰撞傳感器4、濾波處理電路5、差分放大電路6、A/D轉換電路7、控制器11、電源模塊12、聲光報警器8、控制單元10、ZigBee模塊13、網絡協調器14和PC機15;
重量傳感器1、高度傳感器2、風速傳感器3和防碰撞傳感器4檢測負重信號、升降高度信號、風速信號和周邊障礙物信號並將信號輸入至濾波處理電路5,濾波處理電路5將信號進行濾波處理並將信號輸入至差分放大電路6,差分放大電路6將信號進程差分放大並將信號輸入至A/D轉換電路7,A/D轉換電路7將信號進行A/D轉換並將信號輸入至控制器11,控制器11將信號進行整理並將信號反饋給聲光報警器8、控制單元11和ZigBee模塊13,ZigBee模塊13將信號發送至網絡協調器14,網絡協調器14通過RS232接口將信號輸入至PC機15,PC機15將信號再次並通過網絡協調器14和ZigBee模塊13將信號反饋回控制器11;
電源模塊12分別與差分放大電路6、A/D轉換電路7和控制器11連接。
進一步,控制器11還電性連接有存儲單元9。
本實施例通過重量傳感器1、高度傳感器2、風速傳感器3和防碰撞傳感器4實現起重機工作環境檢測;同時,利用ZigBee模塊13實現信號無線傳輸;並且,利用聲光報警器8實現危險預警、利用控制單元10實現具體工作的調控。
本實施例具體工作時,由通過重量傳感器1、高度傳感器2、風速傳感器3和防碰撞傳感器4進行起重機工作環境參數檢測,檢測到的數據參數通過濾波處理電路5、差分放大電路6、A/D轉換電路7進行處理並將信號輸入至控制器11,控制器11則將信號進程整理(當發現檢測到存在危險時,則利用聲光報警器發出警報),整理後的信號通過ZigBee模塊13發送至網絡協調器14,網絡協調器14再將信號通過RS232接口輸入至PC機15,操作人員則通過PC機15進行操作,並通過網絡協調器14和ZigBee模塊13將信號反饋回控制 器11,接收信號則通過控制器11產生控制信號,利用控制單元10實現起重機工作的具體調整。
本實施例為優化系統,其控制器10還電性連接有存儲單元9。利用存儲單元9實現信息的存儲。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