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系統用理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14:39: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理線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配電系統用理線裝置。
背景技術:
配電系統中通常需要連接有多臺伺服器,因此,需要較多數量的電源線,較多數量的電源線交叉混在一起,雜亂無章,毫無規範,同時無法快速識別不同的電源線,不利於安裝布線的有效進行,易造成誤操作,為正常的安裝布線工作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並在之後的工作中易發生碰掉、誤拔電源線等故障,目前,市場上出現的理線裝置,大多是將不同的電源線收納在一個理線槽內,該種結構設置的理線裝置,同樣無法快速對不同的電源線進行識別,給前期布線及後期工作過程中帶來諸多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設計提供一種配電系統用理線裝置。
所述的配電系統用理線裝置,包括底板及一體式設置在底板兩側的側板,所述側板上卡接設置有上蓋,所述底板與兩側的側板共同夾合形成一線纜容納槽,其特徵在於所述側板上對稱設置有出線槽,所述側板的上側固定設置有向外彎曲的弧形卡塊,所述上蓋的兩側分別設置有與弧形卡塊卡接設置的卡槽。
所述的配電系統用理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的兩端均設置有安裝孔,且底板的長度大於上蓋的長度。
所述的配電系統用理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出線槽的槽壁上設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內至少設置有與底板相平行的滑竿。
所述的配電系統用理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上設置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內插接設置有分線板。
所述的配電系統用理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的下端設置有支撐板,所述分線板的一端穿過插接孔後與支撐板接觸。
所述的配電系統用理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插接孔沿底板長度方向至少設置有兩組。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確保電源線排放有序,以達到減少線纜佔用空間的目的,且美觀大方,可有效提高電力施工人員的施工效率,通過設置的滑槽和滑竿,以適應不同粗度的電源線,擴大使用範圍及提高使用的靈活度,通過設置的插接孔及分線板,進一步提高電源線的有序排列,實現配電理線產品快速安裝、更換及部署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底板上設置插接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板,2-側板,3-上蓋,4-線纜容納槽,5-出線槽,6-弧形卡塊,7-卡槽,8-安裝孔,9-滑竿,10-插接孔,11-分線板,12-支撐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2示,本實用新型配電系統用理線裝置,該理線裝置用於配電系統中對電纜的走向進行規範,有效防止電纜作業中誤操作現象的發生,提高作業效率,保證電纜安全運行。
本實用新型理線裝置的具體結構為:包括底板1及一體式設置在底板1兩側的側板2,側板2上卡接設置有上蓋3,底板1與兩側的側板2共同夾合形成一線纜容納槽4,側板2上對稱設置有出線槽5,為實現上蓋3的連接,在側板2的上側固定設置有向外彎曲的弧形卡塊6,對應上蓋3的兩側分別設置有與弧形卡塊6卡接設置的卡槽7,為方便該理線裝置的安裝,在底板1的兩端均設置有安裝孔8,且底板1的長度大於上蓋3的長度。
為提高該理線裝置使用的靈活性,在出線槽5的槽壁上設置有滑槽,且滑槽內至少設置有與底板1相平行的滑竿9,滑竿9為光滑的圓柱形,在使用過程中,可根據線纜的粗度調整其位置,從而擴大使用範圍,為進一步對線纜進行分類,更加規範,在底板1上設置有插接孔10,該插接孔10沿底板1長度方向至少設置有兩組,插接孔10內插接設置有分線板11,底板1的下端設置有支撐板12,分線板11的一端穿過插接孔10後與支撐板12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