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空籽殼門帘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3:14:56 1
專利名稱:山核桃空籽殼門帘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山核桃空籽殼門帘技術領域[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室門配套裝飾用品,具體是門帘。
背景技術:
門帘是常用的室內門窗裝飾用品;現有的門帘產品種類繁多,有pvc軟門帘、透明 軟門帘、半透明及不透明軟門帘、防蟲軟門帘、防塵軟門帘、防弧光防靜電軟門帘、防紫外線 軟門帘等等。這些品種豐富了市場,滿足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但是對裝飾藝術效果而 言,似乎尚有些不足。另一方面,山核桃是我國江南特有的美味堅果,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但是由於各 種原因,每年的山核桃果實中總有一部分為無果肉的空籽殼。對於這些空籽殼的處理,歷來 都只能作為廢棄物堆積、掩埋或焚毀。不但汙染了環境,費工、費力,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門帘 的改進,該門帘應能有效地利用山核桃空籽殼,具有藝術效果好、可有效利用資源以及製作 方便、成本較低的特點。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山核桃空籽殼門帘,包括懸掛在門框上的多根簾 繩、由簾繩串接在一起的若干飾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飾物是山核桃空籽殼,所述的每根簾 繩串接有至少兩粒山核桃空籽殼。所述的每根簾繩還串接有配套珠子。所述簾繩是麻繩、拉菲草繩、PU皮繩、牛皮繩、仿皮繩、絲帶、彈力繩、牛筋繩中的一 種。所述配套珠子是麻杆、麥稈、瑪瑙、珊瑚、水晶、貝殼類珠子、菩提子、佛珠、雨花石、 玉石、昌化石、琉璃石、玻璃珠、珍珠、陶瓷珠、砭石、軟陶、銀箔、木珠、竹子、琥珀、綠松石、紅 松石、白松石、青金石、硨磲、黑曜石中的一種或若干種的混合。所述的山核桃空籽殼是經過打磨尖角、砂光處理的山核桃空籽殼。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門帘中主要採用了山核桃空籽殼之後,具有了強烈的 原生態視覺效果,不但裝飾效果獨特,迎合了人們不同品位潮流的需求,而且能夠充分利用 資源,使原先的廢棄物得到重新利用,又利於環境保護。另外,由於製作簡單、方便,所以成 本也低,特別適合大眾消費。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該山核桃空籽殼門帘,包括懸掛在門框上的多根簾繩1(為圖面清晰,圖中僅表示2根簾繩)、由簾繩串接在一起的若干飾物2;所述的飾物是山核桃空籽殼,所述 的每根簾繩串接有至少兩粒山核桃空籽殼;空籽殼的大小、簾繩之間的距離以及每根簾繩 中的山核桃空籽殼之間的距離可根據需要確定。對於雙胞果殼(如圖所示),可直接在空籽 殼外部的凹槽綑紮即可固定,對於單粒果殼,則需要鑽孔穿繩串接。所述簾繩是麻繩、拉菲草繩、PU皮繩、牛皮繩、仿皮繩、絲帶、彈力繩、牛筋繩中的一 種。所述的每根簾繩還串接有配套珠子;所述配套珠子是麻杆、麥稈、瑪瑙、珊瑚、水 晶、貝殼類珠子、菩提子、佛珠、雨花石、玉石、昌化石、琉璃石、玻璃珠、珍珠、陶瓷珠、砭石、 軟陶、銀箔、木珠、竹子、琥珀、綠松石、紅松石、白松石、青金石、硨磲、黑曜石中的一種或若 幹種的混合。山核桃空籽殼的處理方式是先將空籽殼兩的頭尖嘴部分用砂輪磨去,再進行拋 光(還可在空籽殼表面進行雷射刻字),然後打孔機打孔,成為原色山核桃。另外,將山核桃 空籽殼和鐵塊、茶葉放在一起煮;與鐵塊一起煮的山核桃空籽殼變成黑色;與茶葉一起煮 的山核桃空籽殼會變成褐色。為了增加門帘的實用性,還可放各種植物香料、草藥一起煮, 使其具備防蚊、防輻射等有益身心健康的功能。
權利要求1.山核桃空籽殼門帘,包括懸掛在門框上的多根簾繩(1)、由簾繩串接在一起的若干 飾物O);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飾物是山核桃空籽殼,所述的每根簾繩串接有至少兩粒山核 桃空籽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核桃空籽殼門帘,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每根簾繩(1)還串接有配套珠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山核桃空籽殼門帘,其特徵在於所述簾繩(1)是麻繩、拉菲草 繩、PU皮繩、牛皮繩、仿皮繩、絲帶、彈力繩、牛筋繩中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山核桃空籽殼門帘,其特徵在於所述配套珠子是麻杆、麥 稈、瑪瑙、珊瑚、水晶、貝殼類珠子、菩提子、佛珠、雨花石、玉石、昌化石、琉璃石、玻璃珠、珍 珠、陶瓷珠、砭石、軟陶、銀箔、木珠、竹子、琥珀、綠松石、紅松石、白松石、青金石、硨磲、黑曜 石中的一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門帘。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的門帘應能有效地利用山核桃空籽殼,具有藝術效果好、可有效利用資源以及製作方便、成本較低的特點。技術方案是山核桃空籽殼門帘,包括懸掛在門框上的多根簾繩、由簾繩串接在一起的若干飾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飾物是山核桃空籽殼,所述的每根簾繩串接有至少兩粒山核桃空籽殼。所述的每根簾繩還串接有配套珠子。所述簾繩是麻繩、拉菲草繩、PU皮繩、牛皮繩、仿皮繩、絲帶、彈力繩、牛筋繩中的一種。
文檔編號A47H23/05GK201822578SQ20102025480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5日
發明者何欣舞 申請人:杭州臨安山妹子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