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件產品的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8:13:5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薄壁件產品的模具。
背景技術:
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根據產品的外形而定,模具結構也很多。由於模具可以實現產品批量化生產,因此,其被廣泛運用在各種領域。一般的模具大多由前模和後模或上模和下模構成,使用時,將前後模或上下模加裝在一起,然後注入熔融料,擠壓冷卻成型,最後脫模。但是模具的模腔深度不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改變,整體設計還不夠合理。
為了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薄壁件成型模具及薄壁件加工方法[申請號:CN201510537308.4],包括模體,衝頭;所述模腔具有兩個鏡像對稱設置的弧形腔,兩個弧形腔內分別裝有左動模和右動模;所述左動模和右動模為鏡像對稱結構,該左動模和右動模上均開設有弧形缺口和弧形槽;所述衝頭的衝壓端為弧面結構;兩個動模的弧形缺口在衝頭衝壓到位時組合形成包繞所述衝頭衝壓端的弧形腔;鏡像對稱設置的所述左動模的弧形槽與右動模的弧形槽在衝頭衝壓前用於放置待衝壓的薄壁件,在衝頭衝壓到位時包繞成型後的薄壁件。
上述方案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但是模具的模腔深度不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改變,整體設計還不夠合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模腔深度能夠改變的薄壁件產品的模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薄壁件產品的模具,包括前模和後模,所述的前模上開有前模腔,所述的後模上開有後模腔,所述的前模的中部開有與前模腔相連通的內澆道,所述的內澆道與澆注口相連接,所述的前模腔內設有深度調節機構,所述的深度調節機構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的兩側分別連接有調節板,所述的調節板和前模之間通過可拆卸固定結構相連接,所述的調節板和底板之間圍成澆模腔。
使用時,將前模和後模蓋合,通過澆注口向模具內注入注塑液,澆注液通過內澆道導流進入澆模腔中,冷卻後,分離前模和後模,然後通過頂針將薄壁件產品頂出即可。深度調節機構能夠根據具體情況調節前模腔的深度,更具體地說,是通過調節板來調節底板的位置高度,從而實現前模腔的深度的調節,調節方式簡單。
在上述的薄壁件產品的模具中,所述的調節板包括上滑動板和下滑動板,所述的下滑動板上開有滑動槽,所述的上滑動板插入到滑動槽中。通過上滑動板和下滑動板的滑動來調節底板的位置,調節方式簡單。
在上述的薄壁件產品的模具中,所述的上滑動板上設有若干彈出塊,且當彈出塊處於彈出狀態時彈出塊的內側面與下滑動板的內側面相齊平。彈出塊使得上滑動板和下滑動板的內側面始終保持齊平。
在上述的薄壁件產品的模具中,所述的調節板包括若干鉸接條,所述的鉸接條之間相互鉸接,所述的鉸接條和前模腔內壁之間通過縱向滑動導向結構相連接。鉸接條之間相互鉸接使得調節板能夠彎曲,能夠靈活調節底板的位置。
在上述的薄壁件產品的模具中,所述的縱向滑動導向結構包括開於前模腔內壁上的縱向滑動槽,所述的鉸接條上設有與縱向滑動槽相配合的縱向滑動塊。
在上述的薄壁件產品的模具中,所述的前模上開有位於前模腔兩側的鉸接條固定槽,所述的鉸接條固定槽的長度與鉸接條相等,所述的鉸接條固定槽的深度與鉸接條的高度相等。利於鉸接條的鉸接條固定槽的固定。
在上述的薄壁件產品的模具中,所述的前模上開有與前模腔相連通的頂出孔,所述的頂出孔上設有堵頭。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薄壁件產品的模具的優點在於:使用時,將前模和後模蓋合,通過澆注口向模具內注入注塑液,澆注液通過內澆道導流進入澆模腔中,冷卻後,分離前模和後模,然後通過頂針將薄壁件產品頂出即可。深度調節機構能夠根據具體情況調節前模腔的深度,更具體地說,是通過調節板來調節底板的位置高度,從而實現前模腔的深度的調節,調節方式簡單。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前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後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1中的調節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2中的調節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前模 1、後模 2、前模腔 3、後模腔 4、內澆道 5、澆注口 6、底板 7、調節板 8、澆模腔 9、上滑動板 10、下滑動板 11、彈出塊 12、鉸接條 13、鉸接條固定槽 1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本薄壁件產品的模具包括前模1和後模2,前模1上開有前模腔3,後模2上開有後模腔4,前模1的中部開有與前模腔3相連通的內澆道5,內澆道5與澆注口6相連接,前模腔3內設有深度調節機構,深度調節機構包括底板7,底板7的兩側分別連接有調節板8,調節板8和前模1之間通過可拆卸固定結構相連接,調節板8和底板7之間圍成澆模腔9。
使用時,將前模1和後模2蓋合,通過澆注口6向模具內注入注塑液,澆注液通過內澆道5導流進入澆模腔9中,冷卻後,分離前模1和後模2,然後通過頂針將薄壁件產品頂出即可。深度調節機構能夠根據具體情況調節前模腔3的深度,更具體地說,是通過調節板8來調節底板7的位置高度,從而實現前模腔3的深度的調節,調節方式簡單。
其中,調節板8包括上滑動板10和下滑動板11,下滑動板11上開有滑動槽,上滑動板10插入到滑動槽中。通過上滑動板10和下滑動板11的滑動來調節底板7的位置,調節方式簡單。上滑動板10上設有若干彈出塊12,且當彈出塊12處於彈出狀態時彈出塊12的內側面與下滑動板11的內側面相齊平。彈出塊12使得上滑動板10和下滑動板11的內側面始終保持齊平。前模1上開有與前模腔3相連通的頂出孔,頂出孔上設有堵頭。
實施例2
如圖1、2、4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在於:調節板8包括若干鉸接條13,鉸接條13之間相互鉸接,鉸接條13和前模腔3內壁之間通過縱向滑動導向結構相連接。鉸接條13之間相互鉸接使得調節板8能夠彎曲,能夠靈活調節底板7的位置。縱向滑動導向結構包括開於前模腔3內壁上的縱向滑動槽,鉸接條13上設有與縱向滑動槽相配合的縱向滑動塊。前模1上開有位於前模腔3兩側的鉸接條固定槽14,鉸接條固定槽14的長度與鉸接條13相等,鉸接條固定槽14的深度與鉸接條13的高度相等。利於鉸接條13的鉸接條固定槽14的固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